《日出》

作者:浪英明)

每天都珍惜

还能出门的日子

如同珍惜

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

这首小诗,韵味奇异,却情真意切,仔细玩味后,窥见诗人内力。

初读虽节律舒适,但意向似有生拉硬拽之嫌,只觉脑洞吊诡,“太阳从东边升起”为什么值得珍惜?你珍不珍惜,地球上照样每天日出,几十亿年来,太阳未曾有一天翘班,即便被阴雨等气象条件遮蔽,也未改变阴云背后亦有日出的事实。

而诗人想表达的,对铁腕防控之下的个人自由被迫地、过度地让渡的担虑,与“日出”实难形成意向上的准确勾连。

再三细品该诗作后,方觉有深意。

可以从三层结构上理解,层层升维:

1)如果出门成为一种奢望,那么,大千世界便会被一个个四方水泥屋子隔离——从我们的物理感官中隔离,那么,见不到日出(虽然它发生了但我们无法亲见),便成了主观上的事实,而“日出”作为被隔离在我们感官之外的大千世界的代表意向——加上其本身就具有的希望的意向——无疑是最佳选择;

2)出门,是一项人身自由,天然且应然,即便是在极端环境下,诸如自然灾难、战争等条件下,只要个人愿意承受风险,理论上仍应保有此项权利。在这一层上,出门与日出,达成了一种相似性。虽前者是文明属性,后者是物理属性,但超越思维束缚的直觉连接本就是诗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也是诗人特质的展现之处;

3)太阳每天升起真的是必然吗?并不。在绝对意义上,这是一起独立的偶然事件,只不过已经在地球上连续发生了45亿次的365-366次,让我们误以为这是亘古不变的永恒——虽然它确实比人类绝大多数自谓的永恒更有资格被视为永恒——但即便它再发生45亿次的365-366次,依然无法改变每一次都是一个独立事件的本质事实。宇宙中存在的小概率事件随时可以改变甚至彻底消除这一事件,虽然这个概率无比渺小,但它存在,可能性的存在,致使“必然”被瓦解、被消弭,也即是说,太阳在每一个明天,并不必然升起。

在这近似上帝视角的悲悯,和宇宙尺度的关怀中,太阳每天从——地球上的人类所定义的——东边升起,成了一件无比值得珍惜的事。就太阳对地球上一切生命 / 一切能量的源泉意义而言,这几乎是人类最值得珍惜的恩赐了。

太阳系之内,难有比这更精微又宏阔的诗意表达了。

只寥寥四句,25字,诗人的用力用心用情之深,令人折服。

一起珍惜吧。

小时候写一首小诗(解析一首小小诗)(1)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