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承父业,这几乎是人们的一种共识,父亲死后,他的事业将由儿子继承,三国的那些枭雄,袁绍、刘表、曹操等人,也都遵循这个规则,将自己的事业交给了儿子,但有一人却是例外,他就是江东之主孙策,他没有将江东的权力交给自己的儿子孙绍,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弟弟孙权。

孙策是三国时期有名的雄主,其父孙坚战死后,他的地盘几乎全部落在了他人之手,但是孙策长大后,和好友周瑜又联手夺回了孙坚的地盘,同时还让江东变得更加强大,有了雄霸天下的实力,但能力再强,还是逃不过天妒英才这四个字的魔咒,孙策准备大干一场之际,却遭遇了被仇家杀害的厄运。

孙策为什么让位孙权(孙策为何不传位给儿子孙绍)(1)

孙权擅长治国理政,但在带兵打仗、开疆拓土方面,与孙策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在孙权的手中,江东的地盘几乎没有扩大多少,孙权本人在开疆拓土时,还遭遇了合肥之战,以十万人惨败三千人的耻辱战绩。孙策和孙权两人很不相像,那孙策为何要放弃儿子孙绍,选择弟弟孙权?

一、孙绍年龄尚小,掌控不了江东。

孙策死时,孙绍才9岁,还没有能力执掌江东。当时曹操和袁绍正陈兵官渡,要展开决战,孙策想乘此良机袭击许昌,迎奉汉献帝,可惜被仇家杀害,这也将江东置于了危险之地。曹操和袁绍不论谁取胜,都会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到时候赢家必会南下夺取江东荆州等地,江东也会陷入危难之中。

孙策为什么让位孙权(孙策为何不传位给儿子孙绍)(2)

江东还面临着刘表等强敌,不可大意。除此之外,江东内部也不稳定,很多世家家族并没有真心归顺孙策。还有,孙绍年幼,很难驾驭住江东的一种文武重臣,所以他并不适合做江东之主。

孙权年长于孙绍,而且才能已经得到了部分证明,即使这样,江东诸将还出现了“宾客为礼尚简”的情况,并不敬重孙权,还是周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这才使孙权稳住了阵脚,让江东文武重臣开始敬重他。

孙策为什么让位孙权(孙策为何不传位给儿子孙绍)(3)

二、孙权能力出众,孙策可以放心将江东托付给他。

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打天下你不如我,用人、守江山我不如你。孙策对孙权的能力是很认可的,当时江东面临着内忧外困的局面,需要一个有能力的君主,而孙绍才9岁,还看不出有什么过人才能,所以选择孙权接班是个理智的选择。其实孙策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力培养孙权,想让他将来接班。

孙策夺得江东后,就让弟弟孙权做了一个县令,让他在地方上锻炼自己,孙权也没让孙策失望,在县令任上展现出了自己不凡的理政能力,这让孙策对他青睐有加,在一次在参加与文武重臣的聚会时,孙策还笑着对孙权说:“此诸君,汝之将也。”言中之意是,这些人将来都是你的将士。

孙策为什么让位孙权(孙策为何不传位给儿子孙绍)(4)

孙策有将江东交给孙权的意愿,江东也需要孙权这样的英主来掌舵。孙策死后不久,曹操就率兵南下,强大的阵势让江东陷入了恐慌之中,很多大臣主张投降曹操。若江东的主公是9岁的孙绍,他没有能力决定江东的未来,这会使江东陷入更加混乱之地,主战派和主和派会出现决裂的情况。

而孙权在抗曹一事上就处理着非常智慧,他先不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让文武重臣去争论,当周瑜、鲁肃等主战派占据了上风时,孙权才站出来用剑砍断桌案的方式,表达自己抵曹的决心,统一了东吴内部的意见。

孙策为什么让位孙权(孙策为何不传位给儿子孙绍)(5)

表面上看孙权是选择站在了势力更强的主战派一方,但其实在决定抗曹前,孙权已经做好了抗曹的准备。可见孙权是主张抗曹的,但他让大臣自己提出抗曹,然后交给他们去做,让一切显得顺利成章,没有任何阻碍。孙权这样做,既激励了东吴将士的斗志,也消除了东吴内部的反对声音,体现了他高超的驾驭之术。

三、江东有在家族晚辈中选择更年长的人做接班人的传统。

孙坚是江东的第一任主公,虽然他的能力出众,但他的实力与袁绍、董卓等人相比,要差太多,所以要想生存下去,他需要为自己找一个好靠山,而他选择的这个人就是袁术,为此他还为袁术四处征战,跟随袁术讨伐董卓等。但不幸的是,孙坚在攻打刘表时,被刘表的部将射杀,孙坚临死前,并没有选择让孙策接自己的班,而是选择了家族中更年长的孙贲,接手了他的军队。

孙策为什么让位孙权(孙策为何不传位给儿子孙绍)(6)

孙策的能力在孙贲之上,但孙坚死时,孙策才是一个十几岁的毛头小子,并不适合掌管一直军队,所以他选择了孙贲。孙策死时,他面临的情况比孙坚还尴尬,因为他的儿子才9岁,需要管理更大的家业,也更加的不合适,所以他继承了父亲的传统,让家族中较年长的孙权做了江东之主。

孙绍虽然没有继承孙策的江东之主之位,但他的结局很好,孙权当上江东之主后,就将孙绍封为了吴侯,后来改封为虞侯,他病逝后,他的爵位也被子孙所继承,可惜的是,东吴也是一个短命王朝,没多久就被曹魏所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