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大多用白开水送服,可有些中成药不宜用白开水送服,而有特殊的服法以增强疗效。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788种中成药中,几乎每一种都记述了特殊的服用方法。下面这些中成药就不宜用白开水送服。

藿香正气丸加减(藿香正气丸宜用生姜煎汤送服)(1)

六味地黄丸宜用淡盐汤送服

六味地黄丸处方源自宋代名医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为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以补阴为主,补中寓泻。

此方最早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来钱乙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方中重用熟地滋阴补肾、填精补血为主药,辅以山萸补养肝肾,山药补脾固肾,为“三补”,用以治本。佐以泽泻利水,丹皮凉血、清泻肝火,茯苓渗湿利水健脾,为“三泻”。

此药补泻并用,甘淡和平,传统上应用于各种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引起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聋耳鸣、遗精盗汗、骨蒸潮热等症。

藿香正气丸宜用生姜煎汤送服

藿香正气丸由《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加减化裁而成,是祛暑中成药的代表方剂。

暑病常因暑天劳作奔走或贪凉饮冷所致。又因暑天多湿,故暑病易伤气,並常夹寒、夹湿,常见寒热往来、身体倦怠、头沉身重、呕吐腹泻等症。

藿香正气丸中方用藿香解表祛暑、化湿和胃为主药;紫苏、白芷发散风寒,陈皮、厚朴行气去湿、宽中,半夏降逆止呕和胃,共为辅药;茯苓、苍术健脾止泻,大腹皮行气利水消胀,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上药配伍,为外散风寒,内祛湿滞之剂,主治四时外感、中暑头晕、脘腹胀痛、呕吐泻泄等症,适用于暑天感寒或伤湿,而以腹痛、呕吐、泻泄等症突出者最为相宜。其他季节见有以上症状的也可应用。服用时可取2~3片生姜煎汤送服。

生姜也是一味中药,性温,味辛,具有发表、散寒、止呕、解毒的功效。

藿香正气丸加减(藿香正气丸宜用生姜煎汤送服)(2)

现代医学研究,生姜有抗菌作用,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

服藿香正气丸以生姜汤送服,可增强其散寒、止呕的功效。

服用辛温解表药九味羌活丸、表里双解类药五积散、散寒理气药十香止痛丸、五香丸等也宜用生姜煎汤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