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区西田各庄中学坚持“阳光教育”的办学理念,希望通过学校的培养,每一位学生毕业时都能带走“温暖的心、聪明的脑、健康的体、爱美的眼、勤劳的手”,成为阳光向上、志存高远、自尊自信、敢于担当的生命个体、家庭支柱、社会栋梁。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密云区西田各庄中学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分析农村学生的发展需求,挖掘本土教育资源,逐步构建乡村教育合伙人,赋能乡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乡村教育特色品牌。

北京市密云区西田各庄镇中心小学(北京市密云区西田各庄中学)(1)

学生参与劳动

北京市密云区西田各庄镇中心小学(北京市密云区西田各庄中学)(2)

校园丰收节

着眼学生成长 丰富课程供给

  在学校“阳光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学校特色,西田各庄中学用环境熏陶,用文化浸润,用德育修身,用课程增智,逐步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精细化、校本课程多样化。学校精心设计了“三层—五类”的课程模型。

  三层分别是: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发展类课程。五类对应的五大领域分别是:“人文与社会”“数学与科技”“身心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实践与创新”。在坚持主体意识和特色意识的基础上,整合了学校现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目标指向“阳光少年”的核心素养:阳光向上、志存高远、自尊自信、敢于担当。

做精乡村教育合伙人项目 践行五育并举

  劳动教育调查问卷显示,农村中小学生的成长模式基本城市化,在劳动技能上并没有显著优势。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不懂农村,不会农活,不想劳动。义务教育是奠定人生理想、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让乡村青少年亲农、爱农,需要从义务教育抓起。优质均衡的乡村教育是现代乡村教育的发展目标。乡村学校根植于乡域本土,利用乡土特色帮助学生了解、认同、融入乡土,深入了解家乡生活,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构成个体与乡情的连接。

  为了让农村孩子重新认识劳动,享受劳动,同时遵循对劳动课程的要求,学校变废为宝,将校内荒地开拓为劳动实践基地,命名为“阳光农场”。生物老师根据学科特色,设计了不同区域的种植内容:草莓、豌豆、红薯、花生、玉米等。四季更替,周而复始,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植物的生长过程,亲自播种、除草、收获,真正融入劳动,享受劳动的乐趣,感受丰收的喜悦。从充满“乡土气”的农场中逐步唤醒乡村少年的乡土情。

  在学校农场的北侧还放置有一架原始水车,而在农场中使用的却是现代化的智能滴灌设备。原始与现代的碰撞,提醒同学们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从收获知识到收获能力,从收获果实到收获成长,大家更能体会到劳动的价值。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以来,为培养学生烹饪能力,学校重新规划食堂结构,为同学们提供了崭新的烹饪空间。在初见雏形的“四个一”(一周校园执勤、一次帮厨体验、一道拿手好菜、一个家庭展示)实践课程中,学校将烹饪正式设定为每周一次的必修课程。同时充分利用校园教学资源,聘请食堂师傅作为烹饪课程的讲师,手把手教会学生一道拿手好菜。烹饪课堂上,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从准备食材到厨具使用,从菜品搭配到面食造型,学生在充满“烟火气”的烹饪中了解生活,感受劳动。

  西田各庄地区有着悠久的榨油历史。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榨油的原理及作坊发展历史,学校为同学们打造了榨油作坊,满足全校学生参与榨油制作的需求。从农业到手工业,让同学们了解不同职业的发展。

  烹饪课程、农场实践、手工作坊,西田各庄中学着力打造高质量劳动教育,实践五育并举。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劳动乐趣、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热爱劳动,让农场实践更接地气,让劳动教育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让乡村教育在校园真实发生,让乡村教育合伙人项目惠及乡村的千家万户。

深挖区域资源 促进特色发展

  武术、舞龙、舞狮是西田各庄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武术还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多名非遗传承人。为充分传承区域特色,学校开设了武术、舞龙、舞狮、空竹等地域特色素质拓展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满足多样化的课后服务需求。

  学校每次举行的大型活动,都是舞龙、舞狮社团的同学们大展身手的时候。很多时候气温很高,道具下的学生满头汗水,休息时都累倒在地上,但是他们表现出来的,都是满满的自豪。让乡村的学生充满自信,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付出的价值,就是帮助他们展现自我,超越自我。

做强家庭教育合伙人 携手共护成长

  据统计分析,学生的问题有很大比例根源于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而问题学生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家庭的健康发展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通过梳理,发现本区域的家庭存在以下情况:

  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这类家庭多体现在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安静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在家庭中完成的学习,如作业、网课等监管不够;且家校合作意识薄弱,将学校看作孩子的托管场所,全权托付。

  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法不当。家长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并没有更新观念、提升理念,加之教育方法不当,使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更容易叛逆,与家庭成员发生矛盾,影响到身心健康发展。近几年,多次出现学生辍学的现象,经学校多次家访,频繁做工作仍然没有效果,家长束手无策,严重影响到义务教育普及率。

  与学校合作深度不够。家庭、学校的宗旨相同,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必须相互支持、配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但时常会有家长不理解相关政策,与学校老师发生矛盾,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还需要家校精诚合作,才能让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

  学生成长的过程,家长必不可少,所以家长是构建教育合伙人的关键一环。想要合力强,则每部分都要质量高,所以需要先培养家庭这个教育的合伙人。

  基于学校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学校与西田各庄镇政府持续沟通,将“正家风、淳民风、转作风”主题活动与学校每周都进行的“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标准挂钩。在家风建设中,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校表现、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家校合作态度作为评价细则纳入乡镇评选机制,形成全面、多元的评价,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综合考虑每个家庭的情况,学校采取了“走出去”的方式主动与家长沟通,与家庭建立联系,开展西田各庄中学特色的“暖心教育”。每个学期,班主任与任课教师都要走遍每个学生的家庭,代表学校开展系列化家访。让家庭和学校能够锚定同一个方向,形成同心圆。“暖心教育”覆盖了初中三年的每个孩子,拉近了教师、班主任与学生和家庭的关系,以及学校与家庭的关系。

  为增强家校合作的效果,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学校以区级课题“乡村中学家校共育策略研究”为抓手,由骨干班主任领衔,开展班主任工作坊活动,定期开展研讨,沟通想法,交换看法,确保家校合作顺利开展。

  学校开展“暖心教育”发现,一些家长的时间虽不确定,但看手机的时间是有的。针对这些教育无法但学习心切的家长,学校专门为家长定制了教育资源,从不同年龄段学生如何沟通和教育,不同情况下如何增进情感,如何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确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等方方面面,为家长支招,从而培养高质量的教育合伙人。

  西田各庄中学以“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教育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总目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将一切资源用于学生发展。充分发挥乡村教育合伙人功能,使学校发展目标与学生个人成长目标、家庭奋斗目标、社会前行目标同向同行,同频共振,赋能乡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资源,为现代化乡村发展贡献不竭动力。

(文/周长富 北京市密云区西田各庄中学校长;学校供图;来源:现代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