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那点事之二风俗篇
文|冀城晨光
村,构成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根基,承载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元素,其特有的血缘、地缘特征使其在生产生活、文化传承方面有特殊作用。
(一)那村·那道·那渠
朱山渭水之间,也有我成长的村——王家村。村子南依朱圉山之火龙岭、北滨渭河。清志云:
史王家村,在县城正西,十里铺正东,距城八里,一百二十一户,五百二十五人,庄内有石作蜀祠一所,圣门石子故里,井二口。耆民王永德。
西十里铺,在县城正西,距城十里,九十七户,四百二十七人。军功史重三
村间有两条道:官道和家道。
家道 南北之间有一条家道纵贯村落,从山脚下直抵河边。此为家道,也是本村的中轴线,凡附属院落建筑皆以此展开。
官道 汉唐间丝绸之路经由此处,元明清的驿站也经过此处,此道既为古时官道。新中国成立后,经整修,改为316国道。至今人们称之为官道。
村中东西横贯两条渠,一条就是通济渠和中渠。通济渠,又称官渠,清巩建丰志云:
通济渠,自西十五里接渠口,经城东北,灌田二十里,至蒋庄止。耆民王世雄出资管修,水利通行。
巩建丰记,通济渠灌溉20里,到蒋家庄为止。但随后的叶芝记载:
通济渠,自西二十里接渠口至城分派一支穿坑一支绕城东南。灌地四十余里,至陈庄止。明景泰年知县王珣创开。
通济渠又开一支渠,绕城东南,直到陈庄。灌溉4余里。可见,随后对渠进行了延长。此外,叶芝记载该渠是明景泰年间(1450-1456),由知县王珣主持创开。距今已有560余年。乾隆三十四年(1769)知县周铣查勘督修。
这条曾经发挥着重要灌溉和防洪功能的渠,已经很小了,只有在村西一带看到官渠过去的壮阔。李家段保存的很完好,因为渠边的人知道它的利害。水利,水通则利,不通则不利。或言,百年无一害,一遭害百年。所以古人很重视水利。
中渠,即磨渠,顾名思义,就是古时用于灌溉同时兼有水磨功能的渠,此渠在村北河滩地。引河水自李家入渠,经樊家王家一直流到东川。清志载:
自西十里至县东石人里止,灌地廿里余。
石人里,在东川一带。
对这条渠的记忆,是磨渠下的渗水泉。小时候跟着伙伴们去河边,磨渠边有许多渗水泉,渴了就用双手掬一捧清水,甘甜清爽,解渴解暑。还记得磨渠边的柳树,在阳光下摇曳,小桥下的流水在轻轻地流淌,几条小鱼能让大家兴奋半天。最后,还是那芦苇丛中的斜阳,提醒我们该回家了。
我的启蒙老师梁明珠老师曾常给我们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儿时不解话中味,长大已是话中人。长大以后,才知道时光最是匆匆。多少往事如烟,多少岁月如歌。变的永远在变,不变的至今没变。曾经柳树夹道的家道,已经变成了水泥路,村里的面貌也在一天天变化,村中的风俗却没变,因为它凝聚着村子的记忆和情感,维系着每个人的乡情和乡愁。
(二)泰山之祀
有人的地方,就有信仰和习俗,王家村也是一样。村里中心广场有一院落供奉二郎尊神,这是古时就有的。此外,村里还有皇天后土信仰、泰山信仰等。
今天八月,村里举行了祭祀皇天后土、泰山民俗活动。在此期间,伴有旋鼓舞表演。古时的祭祀活动,一般持续四天,进行一系列活动:
第一天:
破纸
第二天:
预告,暖坛
第三天
白天:开邦鼓,耍鼓,锻毛神、伐武超,展案,安神,放饭。
夜间:摆网子,唱《过夜曲》,秉蜡,交愿,说供养,打路,
第四天:散神,送神。
泰山神,又称东岳天齐大帝、东岳天齐仁圣大帝,道教民俗神,由古代崇奉泰山的民俗发展而来。泰山亦名岱山、岱宗、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县境,山势特别高峻,为五岳之首,群山之祖。
中国古代各朝各代帝王大都要朝祭泰山,举行隆重祭奠仪式。历代泰山神进行加封。对泰山神的信仰起源很早。商周之时,齐地(今山东)信仰泰山神极盛。战国以后,成为君主告成于天的封禅圣地,秦汉时为天子的封禅圣地。其后,历代帝王都对泰山神加以褒封,唐玄宗封之为“天齐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封为“东岳天齐仁圣大帝”。
泰山神,戴苍碧七称冠,着青袍乘青龙,佩通阳太平印。古代各地多有东岳庙,每年夏历3月28日为祭祀日。甘谷自古就盛行泰山信仰,据清志:
南关内有关帝庙,关外天门山顶有泰山庙。山西足下有龙王庙各一宇,井四口。
天门山,邑南一里
古时的泰山信仰在甘谷渭河以南盛行的原因,一是旧时官方提倡,二是人们对生活的祈愿。
泰山信仰,更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从帝王的追求,百姓的向往。一种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生命观,随着信仰的传播到全国各地,无形中加强了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统一。泰山信仰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随着近年来甘谷秦文化的持续展开,如果将泰山与新发现的秦文化遗址相联系,似乎另外一条线索正浮现出来。泰山信仰最早是山东一带祭祀山岳之尊泰山的,而秦人在西周时从山东迁徙到了天水,甘谷就有秦人早期活动的遗址。这样,我们不得不考虑,甘谷泰山信仰与秦文化之间的联系。或许,凝结在今天甘谷泰山信仰民俗活动的文化因素,其中包含着秦文化的某些因素。
现代社会,科学和理性成为主流,但是人们面临的基本问题并没有改变,人们对生命的追寻也没有改变。如今的泰山信仰已经没有了封建社会浓重的迷信色彩,而多了几分祈愿和仪式感,在更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民俗活动。
在整个活动中体现出的对华夏民族文化根脉的认同,对地方文化习俗的传承,是对祖先的追思。其中,也少不了我们对于远古文化的记忆。
(三)旋鼓震天
举行仪式时,村里比过年还热闹,村子中央的家庙院子外是个广场,以往搭好的棚子里面,长辈们唱着最具当地风土味道的小曲,唱着一辈又一辈的故事。司公(应是师公)每天都有旋鼓(羊皮鼓)表演,不分昼夜。
每逢村里有大型活动,少不了要埋锅造饭。村里备有桌凳碗碟,毕竟后勤保障是首先要解决的。村里还办了村宴,有厨师做饭,妇女们上锅,全村老少一起吃饭,规模之大,场面之壮观,可比当年农业合作社时期,不知大锅饭时期可有此壮观。
夜里,家庙院子里人声鼎沸,水泄不通,中心堆起了火,司公围着火在击鼓祈神。时而分成两队,时而围成一圈,烈火熊熊,鼓声震天。望着熊熊的烈火,听着铿锵的鼓声。人们都会静静地聆听,振奋人心的鼓声,激荡着每个人的心灵,这鼓声里雷动的是前人的脚步和岁月的故事。
(四)村西口的守候
按照传统,要祭祀村里的土神。在村子四角各找了几个点,随后挖了几个直径1米、深度1.6米的圆坑。分布在村子东南西北和村中央广场。选好址后,安排人守在路口,不能让人踩踏。村西口的坑,就在我家屋后。傍晚时分,村西南巷子里的人陆续赶来,带着铁锨,大家开动了。很快,一米多的坑就显了雏形。此时,暮色渐浓。邻居们互相奔走,有的找灯,有的找工具,平时安静的村口喧闹了起来。邻居们的灯都亮了,男的都围在一起挖土,妇女们在一旁掌灯,还提来了水壶。大家说着,笑着,劳动着。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的场面,此刻,大家只有一个目标,就是齐心协力挖好这个坑,不能落在其他几处的后面。
大家争先恐后,热火朝天劳动场面,驱走了疲惫与困倦,欢声笑语久久地回荡在秋天的夜空中。这是邻里之间该有的气氛,热情需要一个燃点。挖坑,点燃了大家的热情。
夜里9点,坑挖好了,大家说这可能是村里挖的最快最好的。夜深了大家都回去休息了,只有几个人围在一起聊天。
不一会儿,村里传话,这个坑得守四天四夜。先是一愣,随后大家讨论起轮流值守。大家让老人们先回去休息,年轻人决定轮流值班。此刻,大家守的是一份责任,是出于一种集体荣誉感而产生的个体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促使大家去值守。邻居们排好了班,年轻人守后半夜,老人们白天守。我每天从夜里3点守到早上6点。
八月初三,半夜三点,我又换了班。那天夜里,有感而发,写了一段《守候》。
《守候》
黄晨光
凌晨三点
蛐蛐儿还在叫
我却
惊醒在梦乡
我立刻起身
披上了棉衣
我来到村口西
不是失眠,也不为浪漫
只为一声召唤
我愿守在
这夜的乡
柳树还在溪边壮,
我自独守我的乡。
虽然是几米的距离
似乎隔着多少年
门口的官渠
两边的柳树还在
渠里已经没有水了。
看不见
满渠春水流
听不见
蛙声一片
眼前的溪水边
父母和邻居们
曾经
每当傍晚
他们总在渠边闲聊与欢笑
那么年轻
作者简介:
黄晨光,大像山镇王家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