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男子卖掉加油站,在自家十几平方的屋顶上养一种“会行走的鱼”,被当作疯子。如今连鱼鳞、鱼骨这种没人要的东西,在他手里也成了抢手货。

广西小伙养鱼一星期卖百万(小伙卖掉加油站)(1)


与鱼结缘

2009年,正在勐腊县开加油站的岩坎凡突然向家里人宣布,自己要养一种“巴西哩鱼”。这种鱼因为个头小,鱼刺多,所以被当地人当成杂鱼处理掉,根本没人收购。

在家人看来,岩坎凡就是个疯子,好好的加油站都不做,非要养鱼。

广西小伙养鱼一星期卖百万(小伙卖掉加油站)(2)

对于这种人人都不愿意养的鱼,岩坎凡却有一种捡到宝的感觉。原来,就在不久之前,岩坎凡在北京见过这种“巴西哩鱼”,竟然卖到了三千多块钱一公斤!

岩坎凡惊讶地发现,这种三千多元的鱼,就是当地一种濒临消失的土著鱼,当地人都叫它吧西哩鱼。“巴西哩鱼”的学名叫攀鲈,也叫步行鱼、会走路的鱼。攀鲈原产于中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地,是小型亚洲淡水鱼。

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在当地建一个规模养殖场。为了尽快得到鱼种,他和姐夫每天都在农贸市场蹲守,不计成本地将每一条鱼都收购回来。

广西小伙养鱼一星期卖百万(小伙卖掉加油站)(3)

到2010年5月,岩坎凡花了一年时间,好不容易收集了200多条巴西哩鱼,把自家10平米的屋顶改造成鱼塘。

谁都没有想到,岩坎凡在自家屋顶养了三个月后,竟然有了两个重大发现!

这两项发现使他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还把鱼卖到了全国各地。

广西小伙养鱼一星期卖百万(小伙卖掉加油站)(4)


意外发现

2010年5月的一天,岩坎凡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原本在三层楼顶养的巴西哩鱼竟然出现在一层,鱼怎么跳楼了!

更让岩坎凡惊讶的是,这些鱼在离开开水至少一夜之后,竟然还活着。

原来,巴西哩的鳃器非常发达,能呼吸空气,离水时间长了也不会死,潮湿环境中能活一周,常依靠摆动鳃盖、胸鳍、翻身等办法移动。此外,岩坎凡还有另一个发现,过去,野生的巴西哩身长只有2指宽,最大的鱼也不过半个手掌,而经过长时间的人工养殖,岩坎凡发现这些鱼的体型越来越大,最大的一条比野生鱼还要大上三倍,味道也更加鲜美。

广西小伙养鱼一星期卖百万(小伙卖掉加油站)(5)


收获财富

凭借着鲜美的味道,岩坎凡的鱼庄很快就远近闻名。

每一条鱼岩坎凡都分割成鱼鳞、鱼肉、鱼骨等几个部分,鱼鳞鱼骨都可以做菜,鱼肉就切割成条状,再加上云南特有的天然食材,加工成生鱼罐头。每瓶鱼罐头定价40元,不仅游客喜欢,在本地市场也很受欢迎。2015年上市10个月,就卖出了四五百万瓶。

广西小伙养鱼一星期卖百万(小伙卖掉加油站)(6)

一个小小的鱼庄,到了吃饭的时候门口都是车水马龙,很多人都专程从外地赶过来,因为这个鱼,鱼庄甚至改名为吧西哩鱼庄。

如今,即便是因为疫情的原因,餐饮业收到冲击,岩坎凡还是带领着大家致富,也把这种当地濒临灭绝的“土著鱼”保留了起来。

广西小伙养鱼一星期卖百万(小伙卖掉加油站)(7)

2022年,预计巴西哩产量十多吨,合作社实现销售额400多万元。

岩坎凡也在不断地尝试中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