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启伟
博山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近代以来,博山人民为反抗压迫剥削,争取自由民主、民族解放,一次次揭竿而起,同反动统治阶级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博山地处鲁中腹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五四运动时期,博山的有识人士就高举反帝爱国的义旗,从事革命活动。1921年9月,中共“一大”代表、山东党组织的创建者和负责人王尽美即来到博山矿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点燃革命之火。1926年11月,中共博山小组的建立、集成石印局的创办、中共博山支部的建立,使博山地区的革命活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革命失败后,博山党组织虽屡遭破坏,但仍播下了燎原的火种。1937年1月,张敬焘、蒋方宇等加入并建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为党组织在博山重获新生奠定了基础。同年6月,中共博山特支的建立,更是将博山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向高潮。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博山的共产党人和人民一道前赴后继,奋勇抗争,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胜利,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1926年中国共产党博山第一个党小组旧址
第一节 星火燎原
博山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因其拥有一支庞大的工人阶级队伍,引起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王尽美就曾三次来到博山,与矿区人民结下了不解下之缘,也为后来博山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博山的革命活动,使大革命时期的博山民众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
一、王尽美与博山的革命情缘
1921年的冬天出奇地冷,寒风像刀子一样往人们身体里钻。在这寒冷的季节,博山意外迎来了两位神秘人物,其中一位叫王尽美,身份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的负责人;另一位是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分部主任罗章龙。
王尽美
王尽美,原名瑞俊,字灼斋,1898年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的一个佃农家庭。他酷爱阅读进步书刊,关心国家大事,年轻时即萌发了民主主义思想与救国救民的志向。1918年,王尽美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0年秋,他与贵州荔波籍的省一中学生邓恩铭等发起组织“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研究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同一批向往共产主义的青年学生,秘密成立了“康米尼斯特学会”(即共产主义学会)。后来在北京、上海等地共产主义者的影响下,于1921年春,秘密建立了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是年6月,王尽美和邓恩铭作为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成为党的“一大”代表。
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其成员王尽美、邓恩铭、王复元等,在研究开展工人运动计划时,决议派员到博山、淄川、章丘一带矿区发起煤矿工人运动,并首先选中博山作为开展工人运动的重点地区。
1921年4月,由王复元利用曾在淄(川)博(山)章(丘)矿局干过书记(文书)的有利条件,介绍王用章到博山城郊沙子顶煤井 [1]当机工。王用章到博山的沙子顶煤井,利用其在法国就精通蒸汽机技术的特长,很快取得工友们的信任,并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继而,他又千方百计与博山附近各煤矿(井)的工友们接触,逐步建立起联系,为开展工人运动打下群众基础。1921年5月,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劳动周刊》出版后,在王尽美等授意下,在煤矿工人中进行散发传播;并组织读报会,向工人群众介绍苏俄情况及全国南北各地工人运动的消息,宣传革命道理,启发工人群众觉悟。从而打下了开展工人运动的基础。
沙子顶煤井旧照
见时机成熟,1921年冬天,王尽美陪同罗章龙来到了博山,深入到博山东郊沙子顶等煤井,实地考察矿业工人的劳动生活状况,物色工人运动先进分子。在矿山,王尽美循循善诱地启发工人要摆脱受苦受难的困境,必须组织起来,团结一致,与中日资本家作斗争,谋求自身解放。先进的思想,恳切的话语,就像一盏灯在漆黑的夜里忽然发出了光明,深深地触动了生活于社会最底层的煤矿工人的心声。王尽美主动与满身煤灰的工人们热情握手,情真意切,工人们深受感动。王尽美的首次博山之行,开创了共产党人在博山开展革命活动的先河。
1922年6月,王尽美再次来到博山、淄川等矿区工人中。在洪山镇马家庄机器图算学校,他多次召集博山和淄川的矿工开会,听他们诉说受帝国主义侵略和资本家剥削的苦难生活。王尽美怀着对矿工的深切感情,评述矿工苦难生活的根源,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和资本家剥削的罪行。他以自己在苏联的所见所闻,介绍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人民的生活和日新月异的变化,使矿工们看到了希望,找到了斗争的方向。为了让矿工们更直接的了解组织工会的目的,他在矿工中散发《劝工友们快来入会》传单,明确提出:“我们发起这个工会,就是想将我们全体工人组成一个团体,专给工友们谋利益。” [2]他还编了歌谣,流传在矿工中:“工人白劳动,厂主吸血虫。工人无政权,世界太不公。工人站起来,革命打先锋。”以鼓舞矿工的斗争热情和士气。
矿工的觉悟逐步提高,建立工会组织的时机逐渐成熟。6月25日,王尽美、王用章等在马家庄机器图算学校内召开了矿业工会淄博部发起会,博山、西河、淄川、南定一带的煤矿工人代表250余名煤矿工人代表到会。会议选举成立了淄博第一个工会组织----山东矿业工会淄博部。会上,王尽美怀着对工人阶级的深厚感情和热切希望,发表了生动深刻、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工人是创造世界的主人,可如今我们数万炭矿工友们,还长久屈服于资本家剥削之下,每天埋在矿井下的煤堆里,一滴汗一滴血地做十几个钟头的工,像埋在地狱里,暗无天日,稍有不慎,还要连命舍上,而工钱仅得二、三角钱,还要受冻挨饿。我们创造的亿万财富,哪里去了呢?被资本家剥削去了!这是何等不公平的事啊!” [3]王尽美满腔热情的一席话,博得了矿工们一片如雷的掌声。长期处于黑暗势力的统治下,祖祖辈辈受屈辱受压榨的“煤黑子”,听了王尽美痛快淋漓的演说,群情激昂,决心“团结起来,谋自己的利益,争自己的人格。”王尽美被矿工们的热情所感动,亲自撰写《矿业工会淄博部发起会志盛》 [4]一文,记述了这次大会召开的盛况。7月9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独立创办的《山东劳动周刊》,在第1号上发表了王尽美的这篇檄文。文章中热情赞扬淄博矿工的新觉悟,称赞矿业工会淄博部的成立“是中国劳动运动之曙光”“山东劳动界空前之盛举”,这既是对矿业工会淄博部成立的赞颂,也表明当时博山、淄川矿区工人的革命活动也影响到全省乃至全国。
1924年10月,孙中山在中共的倡议与支持下,发起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人民运动。12月下旬,孙中山于北上途中,在天津接见并委任国民党山东党部负责人王乐平,中共山东党组织负责人王尽美及王哲等为国民会议特派宣传员,负责在山东发动群众,开展促成国民会议运动。
1925年2月,王尽美偕同由烟台筹建国民会议促成会后归来的王哲,第三次来到博山,两人以国民会议特派宣传员的身份,首先与国民党博山县党部负责人、执行委员贾慕谊、蒋敦鲁等接洽商妥。又来到位于繁华路段的大街财神庙,与博山商会会长、前清进士张焕宸等人交谈协商,议定在县商会设立“淄博国民会议促成会筹备处”。此时,由于王尽美的忘我工作,肺结核病复发,经常吐血。但是,为了革命,他仍努力坚持着。
当时的博山县商会实行董事制,由炉、窑、炭、铁、药、鱼、酒、布、银钱、杂货、皮毛等11个同业公会推举的12名董事组成。商会虽是民间自治组织,但其董事上至达官贵人,下联商号场矿,有雄厚的经济势力,地位举足轻重。会长张焕宸,原名新曾,系清光绪癸卯科进士,曾干过直隶肥乡县、昌黎县知县,兼擅书法,在博山影响力很大。王尽美和王哲认识到这一点,决定重点做好张焕宸和商会工作,充分发挥商会的重要作用,来推动促成会工作进展。在公开开展这项工作同时,王尽美还不顾自己病体,抽空深入安上村沙子顶煤井,找矿工谈话,在矿工中演讲,宣传革命道理。其间,王尽美介绍了同兴煤矿公司大昆仑炭栈的宋寿田入党,并指示其利用公开身份掩护,建立联络交通站,开展党的工作。
宋寿田于1924年春来到博山,进入同兴煤矿公司工作,他有文化、脑子灵活,又善于交际,很快被提升为经理。在其往来济南、青岛,押运煤车或外出开辟煤炭营销任务期间,结识了王尽美和在淄博矿区搞工运的邓恩铭等共产党人,后经王尽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煤栈职员的公开身份开展党的工作。在王尽美来博活动这段期间,宋寿田以同乡身份引荐王尽美与宋次陶等见面会晤,了解博山各界代表人士的反映及县党部、县商会等机构组成情况,为王尽美等做好博山上层代表人物工作牵线搭桥。
由于县党部和县商会的配合协同,王尽美和王哲筹备工作进展顺利。2月中旬,由张焕宸出面,邀集博山县11个行业公会的董事、会长及文化、教育、医务界的知名人士和老同盟会员40余人,在名噪一时的聚乐村饭庄集会。这天,位于西冶叠道街北首的聚乐村院内,红灯高挂,宾朋满座。王尽美在会上作了演讲,重申了孙中山北上宣言的重要性,号召各界联合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和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要求各界人民努力拥护国民会议的召开。王尽美身躯羸弱,面容憔悴,但生动有力地演讲,仍不时被热烈掌声和叫好声打断。会议宣布淄博国民会议促成会成立,并通过了《宣言》和致孙中山、段祺瑞以及各省法团的通电。短时间内,鲁中一带各界民众团体几乎全部参加了国民会议促成会。他们纷纷以集会、游行、联谊、演讲等不同形式,表示拥护孙中山提出的召开国民会议主张,反对段祺瑞提出的召开善后会议,形成了一股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浪潮。
王尽美这次博山之行,被评价为是鲁中地区共产党人和国民党人精诚合作的一次成功实践 [5]。之后,王尽美回到青岛,继续宣传国民会议,发动工人运动,不幸于1925年8月19日病逝于青岛。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驱,王尽美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用他短短二十七载的生命,书写了辉煌的人生。在他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就有三次来到博山开展革命运动,播撒革命火种,与博山结下了不解的革命情缘,这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
注 释:
[1]该煤井在安上村与东万山村之间,今淄博市博山区五龙煤矿沙子顶井址。
[2]《山东党史资料》,1986年第1期,总第22期,第15-16页。
[3]中共淄博矿务局委员会、中共淄博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煤海风云录》,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3页。
[4]《山东党史资料》,1986年第1期,总第22期。
[5] 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鲁中地方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