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牛汝辰

岭南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而言,岭南文化的历史不如中原等地文化那样悠久,但自秦汉以来岭南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诸多宝贵财富。尤为可贵的是,岭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

一、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是指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等“五岭”以南,今广东、广西、海南及港澳等地区的文化。“五岭”在中国南部,亦称“南岭”。“南岭”以南,称“岭南”或“岭外”。范晔《后汉书》载:“秦并天下,始开岭外,置南海、桂林、象郡。”(范晔《后汉书·南蛮列传》)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五岭以南地区设置“岭南道”,“岭南”从此成为官方确定的地名。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全国分为十五路,在岭南设置广南东路、广南西路,这是广东、广西名称的由来。岭南背依五岭,面临南海,地形复杂,气候独特,山川毓秀,物产丰庶,历史悠久。

岭南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岭南文化及其源流)(1)

岭南文化最早可溯源至旧石器时代的马坝文化,新石器时代的石峡文化和西樵山文化。但岭南文化则是在土著文化的基础上,接受中原及各地优秀文化,并吸收海外文化精华,从而形成的富有活力和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

所谓土著文化,是指土著居民的越族文化。越族即“百越”族。岭南的越族称“南越”,南越乃百越中的一支。百越分布于东南沿海及今越南一带的广大地区,包括今浙江一带的于越、今福建一带的瓯越和闽越、今江西一带的扬越、今广西和越南北部一带的骆越等。

从秦末开始,百越族的一部分逐渐与汉族融合。壮侗语族各族(壮族、侗族、水族、仡佬族、毛南族、布依族、傣族、黎族等)的祖先为我国古代南方的古越族。古越族为南方仅次于荆楚族的一个强大的民族共同体。地域辽阔,支系庞杂,族属众多。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百越族被汉族同化,仅遗两广西部的壮、侗等族保持其民族文化的特征。

岭南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岭南文化及其源流)(2)

“越”与“粤”通,为与浙江的别称“越”相区分,广东简称“粤”。岭南文化在越族文化的基础上得以繁荣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接受中原和各地优秀文化。岭南文化区包括两广、海南和港澳特区。

二、岭南文化源流

由于环境、历史背景和语言习俗的差异,从宋元时期起,岭南形成广府、福佬和客家三大民系,有鼎足之势。

1.广府文化

广州是广东的首府,以广州为中心的民系俗称广府民系。在岭南三大民系中,广府民系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中原人士逐渐南下,与南越部落融合,形成广府民系。北人翻越南岭,大都取道粤北南雄珠玑巷。公元264年,吴永安七年,设广州。广州是岭南首府,简称广府,这是广府一词的由来。

自从唐朝以来,广州便是全国重要的对外贸易中心,每年进出港域船舶达4000余艘。唐时在光塔路一带设立蕃坊,供外商居住,也是古代的特区。坊内由外国人选出代表自行管理,也可以自由传教,也可以保留自己的风俗习惯。现今光塔路一带仍有阿拉伯人的后裔。明清两朝实行锁国政策,广州是唯一开放口岸,所以岭南的新思潮、新文化,大都源自广府地区。

2.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又称福佬文化,“福佬”是福建佬的简称。秦统一岭南前,潮汕地区闽越族与闽南民情相通,语言相近。唐末至两宋,从中原迁居福建的先民辗转进入潮汕平原。潮汕人勤劳刻苦,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团结力。在经济活动中,潮汕人精于农艺,巧于工艺,善于经商,向外拓展工商业,促进了潮汕文化的发展。

岭南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岭南文化及其源流)(3)

3.客家文化

在岭南,因客家先民来自中原,所以客家文化的中原色彩最浓。历史上的客家先民,经历五次大规模迁移,前三次是北方向南方垂直迁移;后两次是由南方向西南、华中的水平迁移和返回迁移,同时迁向海外。南迁时,先集中在粤、闽、赣交界地带,然后逐渐向内地蔓延。

史籍记载,多数客家人在宋末元初迁入粤北、粵东。“无山不住客,无客不住山”。客家人到广东时,自然条件较好的平原、三角洲已被广府民系和福佬民系占据,晚到的客家人只能开发山区,而东江流域则是广东客家人的大本营。粤闽山区土地贫瘠,客家人口增加,求生不易,清朝初期有“湖广填川”和“迁海复界”两大移民举措,引起客家先民第四次大迁移。

明末清初,四川连年战火,户口凋零。康熙晚期,清政府组织大批客家人内迁四川。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推行海禁政策,东南沿海30里到50里禁止百姓居住,形成无人区。1684年开禁,以客家人为首的内地贫困居民大批迁入沿海一带。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新界的客家人大都在这一时期迁入。

岭南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岭南文化及其源流)(4)

客家人是中原望族南迁,“以郡望自矜”,不忘先祖荣耀,续修家谱,聚族而居,修建规模庞大结构特殊的聚落。“有村必有围,无围不成村”。在梅州一带,客家民居的主要形式是围屋,以宽敞的厅堂为中心,由通廊联络,中轴对称,主次分明。客家围屋后部有马蹄形“围龙屋”。大型围龙屋可住一二百户,院落层层,蔚为壮观。逢年过节,客家人在围屋醒目处贴有堂联,以示慎终追远,不忘先祖。

4.多元交融的港澳文化

香港、澳门文化是存在于岭南文化内的一种具有特殊风格的华人社区文化。它是在“中国近代局部殖民地条件下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的华人区域文化。在这里,华人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进行碰撞、交流、拼接、杂交而成了一个五光十色、独此一家的区域文化圈”。

岭南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岭南文化及其源流)(5)

应当指出,香港、澳门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血脉相通,无论在语言、传统的生活习俗、心理与感情等方面,都与相邻的广州基本一致。只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文化的风格才开始发生变异,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香港从一个传统的殖民地转口港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旅游中心,因而西方文化像潮水般地涌进这个特殊的华人社区中,逐渐形成了香港、澳门光怪陆离的文化色彩。

欢迎关注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