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种植季护林团队需要每天往返林地,一般是开车3-4小时后再步行约40分钟至1.5小时,将树苗及工具背上各个林地。”大理云龙县村民杨海山说,从2019年开始参与蚂蚁森林“云龙滇金丝猴廊道修复项目”后,他主要负责开车向平均海拔3000米的高原林地运送树种,“现在年收入大约3-4万元,比以前务农收入要好一些。”

近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简称“COP15”)上,“云南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入选18个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其中蚂蚁森林捐资参与的“云龙滇金丝猴廊道修复项目”即是该案例中首个落地实施的保护项目。

COP15会后,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入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保护区”),探访生态修复的“中国方案”。

作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滇金丝猴主要栖息在海拔3000米以上,由云杉、冷杉、华山松等组成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然而,近半个世纪高山森林的不断退化导致猴群栖息地破碎,南北两侧猴群长期“分居”。为解决近亲繁殖带来的种群退化风险,2019年“云龙滇金丝猴廊道修复项目”上线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种树为南北猴群沟通搭建“鹊桥”。

“林牧矛盾是目前保护地生态修复中面临的最大冲突。”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生态修复项目总监赵铭石表示,目前正通过聘用当地护林员等方式逐步缓解林牧矛盾,降低生态退化驱动因素强度,“去年林地树苗成活率超80%,猴群对廊道连接适宜生境的利用强度显著增强。”

在蚂蚁森林页面,用户种下一株云杉需要积累19.8万克绿色能量。在保护区内,一株云杉从种下到成林需要至少10年。这场生态“抢修战”才刚刚开始。

滇金丝猴生活在海拔多少米的地方(在云南海拔3000米种一棵树有多难)(1)

(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蚂蚁森林753号林地,郑玮/摄)

高山森林退化导致滇金丝猴栖息地破碎

在植被茂密的云南种树,乍一听像是个伪命题。云南是我国森林覆盖率较高的省份之一,“十三五”期间森林覆盖率达65.04%,位居全国前列。然而除荒漠化外,云南更需要解决的是原始森林退化对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冲击。

其中,滇金丝猴作为除人类外唯一能在海拔4000米以上生活的灵长类动物,其栖息地的退化就是一个典型体现。

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仅分布在中国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海拔3000米以上的云岭山脉高寒山地,由于偷盗猎和砍伐森林等人为活动影响,一度濒临灭绝。近年在政府、科学家和公益组织等各方努力下,滇金丝猴种群数量有所回升,但猴群栖息地退化、破碎化问题仍然严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云南省辖内云龙天子山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道路、村庄、农田等的扩张造成森林破碎化,逐步演变成斑点状树丛。

“森林破碎化不是一两天内形成的,而是一个逐步蚕食的过程。过去由于放牧、农耕等人为活动,高原森林被破坏后形成空地,而且由于这种干扰和影响是持续进行的,所以森林无法实现自我修复,空地范围逐步扩大。”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研所所长徐会明表示。

随着森林退化,滇金丝猴种群栖息地也被大片空地分割成一个个孤岛。胆小且谨慎的滇金丝猴不敢从空地上经过,不得不“分居”在一座大山的南北两侧,相隔四十公里。这导致猴群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基因交流,近亲繁殖将带来种群退化甚至灭绝的风险。

目前,在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就有2个猴群,约170余只滇金丝猴被破碎的生态区分隔。“人类活动造成猴群栖息地退化,难以实现自然修复。”赵铭石说,“栖息地面积狭小对猴群生存和繁衍产生影响,而适宜生境的破碎化、孤岛化使猴群无法实现迁徙和交流。”

滇金丝猴生活在海拔多少米的地方(在云南海拔3000米种一棵树有多难)(2)

(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退化,郑玮/摄)

值得注意的是,除滇金丝猴外,目前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还生活着白尾海雕、云豹、金雕、小熊猫等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5种。从更大范围来看,滇金丝猴栖息地所属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拥有中国20%的高等植物和25%的脊椎动物,是全球公认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滇金丝猴是旗舰物种,它对森林质量要求特别高,滇金丝猴的主要食物——松萝对环境要求也很高,猴群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整个森林基础生态得到完整保护。”徐会明表示,对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的全域保护对维护区域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构建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2015年大自然保护协会即开始与多方合作启动滇金丝猴栖息地植被恢复项目,2019年蚂蚁森林上线华山松、云杉等树种进一步支持生态廊道建设,截至2021年项目已累计完成植被修复面积超过16000亩,通过高山种树为滇金丝猴搭建起相会的“鹊桥”。

林牧矛盾成保护地生态修复最大冲突

2020年联合国发布《世界森林状况》报告指出,全世界有3480万片森林,面积从1公顷到6.8亿公顷不等,全球迫切需要做出更大努力,把碎片式分布的森林重新连接起来。但是,在恢复森林生态的过程中,在当地百姓高度依赖林下种植、采集、放牧等生产方式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的冲突成为最大难题。

徐会明告诉记者,植树造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难的部分在于长期养护,“目前每棵树苗种植成本大约在10-20元,但种下去后还要持续进行养护,死掉的树要进行补种,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放牧。”

此前,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居民大部分是靠养殖羊、牦牛,种植庄稼或是售卖云南野生菌为生,这也是森林持续退化的原因之一。

“我们一路上来可以看到很多动物粪便,实际这座山上村民放养的牛羊是很多的,牛羊对树苗的啃食和踩踏都会对林地形成破坏。”赵铭石说,“尤其在冬春季节,四周的草都干枯了,只有树苗是绿的,它不管好吃不好吃,它会尝一口,这对树苗来说就是致命危害。”

为了让树苗安全度过3-5年的关键生长期,在林地落地生根完成初步木质化,护林员在每个树苗周围扎下木桩和铁丝网进行围护。

滇金丝猴生活在海拔多少米的地方(在云南海拔3000米种一棵树有多难)(3)

(蚂蚁森林753号林地内种植的云杉树苗,四周环绕保护网防止动物啃食,郑玮/摄)

对树苗进行管护的过程其实也是与当地社区进行磨合、实现共赢、促进协作的过程。

“我们没有完全禁止放牧去加剧与地方社区的冲突,而是从在林地四周设置大围栏,逐步改成单个树苗设置小围栏的模式,牛羊还是可以在围栏间吃草。同时我们还聘用当地村民担任长期护林员,他们会持续加固因为牛羊踩踏等导致的围栏松垮等问题。”赵铭石说。

据悉,2020年,参与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怒江州兰坪县、迪庆州维西县开展的蚂蚁森林滇金丝猴栖息地植被修复造林项目造林工作的人员包括来自汉族、彝族、傈僳族、白族、藏族等超过489人。

“处理林牧矛盾就是一个平衡各方利益,持续磨合的过程。”徐会明表示,解决林牧矛盾不是牺牲社区利益,而是要在生态保护的过程中实现双赢,“我们一是为当地社区预留了一定牧场,让他们得以保有放牧的收入,二是通过让村民亲身参与林地管护,获得额外收入的同时进一步规范放牧行为,避免因为一刀切的禁牧而与地方社区产生对抗。”

赵铭石透露,滇金丝猴栖息地植被恢复项目整体预计投入资金量超过3000万元,其中大部分将由当地社区居民通过劳动参与获得。

其中,2020年在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怒江州兰坪县、迪庆州维西县开展的蚂蚁森林滇金丝猴栖息地植被修复造林项目共计投资603万元,种植华山松180000株,云杉150000株,恢复栖息地3244亩,目前,各保护区均已完成造林工作进入管护期。

“去年林地树苗成活率超过80%,效果算比较好的,只要有30%左右的树苗能长到10年后,这片森林就已经很密了。”在蚂蚁森林位于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天子山上的753号林地内,徐会明说。

探索构建政商社区多方合作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赵铭石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作,“我们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需要保护区管理机构实施保护管理行动,需要科研机构提供科学指导,整个保护活动也离不开当地社区的支持,以及企业、公众、公益组织的关注。”

“云龙滇金丝猴廊道修复项目”的实施就是一个多方合力的成果。

2019年,“云龙滇金丝猴廊道修复项目”上线支付宝“蚂蚁森林”绿色公益平台,网友们通过低碳生活积累绿色能量,即可申请在云龙种下云杉和华山松。之后,由蚂蚁集团作为资金捐赠方,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负责在云龙组织实施种植养护,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提供科学指导,再由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负责协调保护地周边社区参与。

“我们在实践中形成了政府、协会、企业、社区等多方合作模式,也是因为这个模式才使项目进展取得好的效果,使大部分森林得到恢复。”徐会明表示,多方合作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推动生态修复项目更好实现预期效果。

作为科学指导单位,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的加入就为“云龙滇金丝猴廊道修复项目”开发引入了“全境滇金丝猴栖息地巡护监测管理平台系统”等新技术。

“相比于原先护林员手写记录巡护过程,智能巡护系统可以搭载在普通智能手机上运行,内设程序可以直接勾选相关项目,护林员操作起来更便捷,对保护地整体信息的记录也更精准全面。”徐会明表示。

而作为互联网企业,蚂蚁集团强大的用户触达渠道也让生物多样性项目的主流化跃上一个新台阶。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蚂蚁森林”已带动全国1230万人次通过低碳生活积累“绿色能量”,申请在云南大理云龙、迪庆维西、怒江兰坪三地种植华山松、云杉及冷杉共计104万株,总面积近10000亩,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从线上到线下”的有效互动。

同时,赵铭石透露,目前滇金丝猴栖息地植被恢复项目造林及补植补造面积超过16000亩,种植各种苗木超过120万株,预计将吸收固定二氧化碳36万吨,促进气候变化减缓。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目标的协同性在这一项目上也得到充分体现。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明确要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效机制,并提出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数保护率达到77%的总体目标。

“其实减少人为影响因素后,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很强的。”徐会明表示,通过多方协作的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降低自然保护区生态退化驱动因素强度,从而加快大自然的自我修复速度,“我们也呼吁更多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当中,共同推进自然生态修复。”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