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本金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第331期

四、吴天河纸行

来到横街进入札门口,第一家大户就是“吴天河纸行”的大房子。水东镇生产草纸的历史悠久,声名远播,之所以盛产草纸,是和他的所处地理环境置关的。解放前,水东临近广德、郎溪、宁国等地大量出产毛竹和木材,这些原料是生产纸张的好原料,所以这些地方纸槽很多,但都交通不便,而水东水运相当便利,所以自然成了这些山区纸张的集散地。加之水东本身造纸业也比较发达,纸槽星罗棋布,故此成了江南重要的纸市,“吴天河纸行”就应运而生。解放前,正常情况下,每天表芯纸的上市量可达千担,土纸也可达到400多担。每年造纸祖师蔡伦生日(农历九月二十四)的前几天,上市量最多,主要靠肩挑、独轮车、骡子驮运等方式,运到水东进行交易,当时纸张吞吐量确实惊人,销路很广。除宣城本地靠船运到芜湖、南京、滁州、徐州、河南商丘等地。大船可装200担,小船也可运100担左右,而水东正常交易量每天可达1500担左右。

表芯纸主要做手纸,多为妇女用。因为每刀为36张,故又称三六表纸。大纸也叫土纸,主要用做祭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水东的纸市声名远播,几乎统治了江南纸市。但到了1959年,杨林修建了水坝,水东不能够对外通航,临近山区的纸张再不能送往水东,交通成本的上升也导致本地生产纸张的厂家利润很低,所以纸市逐渐淡出了水东。现在只保留了很少的一些小作坊。随着时代的变迁,水东纸市的复兴已经不在可能了,曾经的繁荣也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消逝在人的记忆当中。

五、大夫第

老街上唯一一家古时做官的人家,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徽派建筑,青砖灰瓦,马头墙,造型古朴典雅。大夫第坐南朝北,前、中、后共三进,木质结构。整幢房子都采用素色、原木、高大的墙板,虽没有过多的雕饰,但在行廊简洁的框架间,却行走着刚柔相济的回纹线条,高大的门框和八字墙曾为大理石筑成,做工极为精细,使整个门楼尽显高官豪宅风范。

越州土桥古墓(宣州水东镇寻古)(1)

越州土桥古墓(宣州水东镇寻古)(2)

相传,大夫第主人最初乃朝廷命官,官至四品,曾掌管着城南一带的盐务。因当时水东水路畅通,交通便利,商贸繁荣,既便于盐业的管理、经营,又是一处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便决定将府第建于水东当时最为繁华的横街,题名“大夫第”。这位官员后来因年岁渐高,心存落叶归根,衣锦还乡之念,于是将“大夫第”卖给一梅氏富商,而后成为梅家祠堂。如今,这座建筑整体依然透出官宦人家的恢弘,大气和巍峨的景象。大夫第现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十八踏

古建筑学家在建筑选址时,充分考虑了地理、水文等自然因素,将古镇商业街区及居住区分布在地理位置较高、河流上游地段,使整个镇区与水阳江地段形成落差。因此,古人在横街、当铺街和正街的交界处用当地青石砌筑台阶,石板铺路直通水阳江水运码头,成为古镇对外交通的必经之路,故得名“十八踏”。

入口建有一幢二层门楼,而侧为民宅,整个建筑呈徽派建筑典雅。安徽电影制片厂及影视制作中心曾多次在此取景拍摄电影、电视剧,其中有电影《剑归》《梅姐》,电视剧《太白仙踪》《枣姑》等,顺踏而下,映入眼帘的古井、小桥、流水更让人心旷神怡,省著名油画家罗朗也曾来此作画,创造了油画作品《溪流》并获优秀作品奖。

相传乾隆皇帝微服私访,临驾水东,走到此处,来到井边,见周围屋舍俨然,品井水清冽甘甜,龙心大悦,当即脱口而出:“此水真比得上杭州西湖里的玉泉水。”皇帝金口玉言,于是赐名为 “十八踏御井”。

越州土桥古墓(宣州水东镇寻古)(3)

井边屹立两只母狮,因来此洗刷的都是年轻貌美的“枣姑”,怕公狮在此走神犯规,因此,“十八踏御井”的守护神为两只母狮。都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所以通常有水的地方都是有灵气的,这两只狮子便是水东的保护神,常年守护着水东的福气、财气和旺气。

从这里往下还有四口相同的泉井,统称“五道井”。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东的人大都是喝着这里的泉水长大的,故枣姑人人长得细皮嫩肉,水色好,耐看。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时,这五道泉井就是老街居民的生产、生活水源,而且冬暖夏凉,所以用水之人都很注重保护这里的环境卫生。现时通了自来水,仍习惯来此用水的人络绎不绝。

紧靠十八踏处,还有一古老的“司泰和饭店”,老板叫司泰和,先是在三街交结点的地方开了一处供来往行人,尤其是水上来人休息、喝茶、吃饭的小店,后来生意逐渐兴隆了起来,又兼住宿,在十八踏泉井上架屋发展二层建筑,据说当时在下墙基础时,使用了很多棉絮阻水才建成,最后形成了现在三层残留的规模,其时有百余张铺位,可见当时繁荣景象。它的近旁还有相应的一家全镇最大的“天易全茶馆”相配套,今仍可见此茶馆的豪华气派,他们都是做水上来客的生意。

七、皖南民俗博物馆

此处原是老宅,解放后成为食品站卖肉的地方,2012年被非遗皮影人何泽华购得,经过修饰,踏遍皖南山水,走村访户,搜集数百件民清时期百姓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在此展示颇为独具匠心,唤起对往日回忆,体验那时人们的活动情景,值得一顾,特别有几件使人叹为观止。

未进门就有一横梁呈现在头顶,号称天下第一梁,名为冬瓜梁,它长有8.50米,中径达80公分,两头渐小,是榧树材,要长到这样大非得千年不可,此房的两边马头墙,镶嵌有拴马石和辟邪的“泰山石敢当”条石。厅内的六角亭式花轿,堪称罕见之物,是专为婚嫁之用,顶呈六角重沿亭式,上脊按凤,下脊装龙的立雕,顶面有六处蜡烛插座,沿下有八仙立雕,轿的两侧和后方上为玻璃花窗,下为花板,中有雕花栏板,轿门上部是玻璃窗彩绘花瓶,下有阴刻描金古楹联:“水深渔觅桃源路,夜静僧敲月下门。”其联取自唐代诗人贾岛和宋代胡仔及集陶渊明句而成,构思巧妙,耐人寻味。

越州土桥古墓(宣州水东镇寻古)(4)

另有三滴水花板床,做工更是精湛,有床媚匾题额《麟趾呈祥》系采西汉时故事而题。还有一处看墙,可称是少儿游戏图,是由14块方砖和4块半砖组合而成的砖雕作品,其外型为石榴形,象征多子之意,雕有少儿摔跤、跌毽子、爬树、斗蟋蟀、击鼓打锣、旱地行舟、杂耍等场景,生动活泼,堪称难得一见之品。

八、皖南皮影博物馆

明末清初,宣城发生严重的水灾,致使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瘟疫,许多村庄变成无人村,朝廷为了鼓励移民南迁,“插标划田,立竿为界,居室为家”。开垦的田地“三年不纳皇粮”,于是湖北、河南等地的移民大批南迁过来,这也是水东古老集市没有本地人的原因所在,故此地说的都是湖北话的原由。也有部分河南话。

移民定居后,使荒芜沉寂多年的山村,渐渐有了生机,不仅增加了人口,同时也带来他们(湖北随州)的民间艺术----皮影戏。皮影戏传入皖南地区后,与当地的民间歌舞融合演变,慢慢发展壮大,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皮影戏人农忙时下地种田,闲时挑着一担皮影戏箱,走乡串村演出,一为养家糊口,二为丰富民间业余文化生活,它演出形式轻装简便,影人、道具全部装在两个箱内,一根扁担就挑走了,所以当地百姓称之为“一担挑的戏”,演出要求随遇而安,无论庙台、院场、村头树下,大到容纳二三千人,小到农舍的堂屋都能演出。人少易接待,收费低廉,百姓出得起钱,看得起戏,演出节目大多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民间,深受百姓喜爱。

解放后,由于历次政治运动,皮影戏几竟消亡,在改革开放后,皮影戏第八代传人何泽华先生,把这项艺术发扬光大,并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九、普宁禅寺

位于镇东北的普宁禅寺,又名双马寺,当地人称“红庙”,因墙被刷成红色之故。始建于东汉(204),因此寺最早的殿宇为祠山殿,门前有红、白两匹马及马夫,已历经沧桑达1800年之久,是我区最早的寺院。

现在的建筑基本是明嘉靖和清咸丰间遗留下来的,因为庙小,不被看重,这也许是存在至今的原因吧,待宗平法师到此20余年的多方募化,广结善缘,才有今天庙貌。还特供奉了一座12米高的汉白玉雕刻露天观音像,日夜监护着一方平安。

十、龙泉洞

位于碧山村,因洞内的“白龙宫”有色泽如霜,栩栩如生的老白龙和憨态可掬的小白龙,洞东侧有山泉涌泻,故名。

此洞属石灰岩溶洞,形成于300万年以前,洞体坚实牢固,洞内结构完好。根据西德地质专家推测,可抗震12级,溶洞有3个层次,其结构成板块状,为其它溶洞所罕见。洞内总面积1.2万平方米,洞内常温18度,内有7个大厅,大者1000余平方米,小者也有200—300平方米。

越州土桥古墓(宣州水东镇寻古)(5)

洞内的钟乳石千姿百态,或形似山川,或神肖生物,或形神兼备发人遐想,有气候宜人的“银河厅”,文采怡人的“墨香殿”。洞壁有宋代晚期至清代中期名人、贤士染墨题留的27首诗文,如清施闰章题诗于壁上:“列炬寻幽壑,倾崖碍洞门。路纡深不辨,石险滑难扪。隐见龙蛇洞,高低阡陌存。寄言刘子骥,休更觅桃源。”又如明代万历末年(1619)有位署名“拓山居士”的游者,在洞壁题留了这样一首七律:“携友寻芳到碧山,披襟落帽洞中问。石梯高步银河汉,丹穴深游碧流宕。烛映赤壁红霞冈,烟笼翠壑白云环。回头迷久来时路,始信仙家别有天。”还有最早的宋开庆元年(1259)徐士鸿的题诗。

据洞内崖壁留题的古诗考证,早在南宋时期即为游览胜地,明时游人较盛,清初继之,后因战乱,瘟疫,致使当地人烟殆尽,加之洞口被泥土淤塞,被埋没200多年,一直无人知晓。1976年本地大旱,庙沟村民寻找水源时发现此洞。1980年9月开始着手开发建设,1981年4月开发,1983年正式对游人开放,1987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十一、小胡村

水东东南十里处,有一风光秀丽的山冲,名叫“东冲”。位于鸡冠山下,曾有天然石鸡,可以神秘的预言凶吉,可上世纪四十年代,遭雷劈毁其传说故事。有青石、月牙二山对峙,南溪绕村而过,一古老的村庄,名小胡村,村中有几座古老的房屋和有座研究价值的“戏楼”和“三道桥”。均为市级文保单位。

1984年,经省考古专家认定小胡村是一座千年古建筑系为宋代山庄。

据现存的《胡氏宗谱》考证:胡氏在唐宋时为名门旺族。宋靖康元年(1126)金人进犯中原,绍兴三十二年(1162)主战派将钦虞允文奉朝命,渡淮临往采石抗金,一时缺粮遭困。此时,湖州骆驼桥富户胡千二献粮一批,亲自押运至采石大败金兵。胡千二因献粮有功,被敕封为世袭知县。淳熙七年(1180)挈家西行,来宁邑赴任。道经宁邑通灵峰北的鸡冠山(地属宣城)见此地山水秀丽,土质肥沃,宜于躬耕,遵命长子胡继唐代以袭职宁国知县,自已偕其诸子家人于鸡冠山麓,筑室而居,营造房屋,开荒垦粮,雇佣山民,始建村落。

花戏楼位于小胡村中,为阻风水接龙脉之故,始建于南宋,为宋代建筑风格。1916年曾重修过,并刻碑立下三禁三罚乡规民约。2014年又进行重修,为砖木结构,小瓦覆顶,飞檐翘角,原有木雕双狮传神,戏台面呈凸字形,台基高1.85米,台口宽7米,前台进深6米,并装有护栏,后台进深3.8米,宽12.6米,顶有藻井装饰,台下可住演职员,戏楼前广场564平方米,前半场平地,后半场呈台阶状。真有“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历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此处的三座拱形古石桥,据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重修祖桥碑记》中题诗:“此岭南溪一座桥,通津达帝到今朝。水湾桥滩根脚在,重修依旧出英豪。”由此可见,此桥是建在南溪之上,其中祖桥为南宋始建,长8.2米,宽4米,后至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又分别在祖桥两旁建有上桥长7.2米,宽3米和佑桥长7.2米,宽3.4米,含有祖上佑护,百代相传之意,上桥和佑桥的距离为一百步,故名“百步三道桥”

越州土桥古墓(宣州水东镇寻古)(6)

此间,尚流传着一个传说,建桥之前,这里几乎每年都苦受洪涝之灾,后来一位得道高人经过这里,看出了这里有三条蛟龙,必须用捆龙绳将它们捆起来,捆龙绳就是这三座拱桥,三桥指向一座山,此山就是捆龙柱,桥建好后,这里再也没有山洪暴发了。

另一传说,为村中三位大户人家,不愿走别人造的桥,故此,有三座石桥的产生。真是:“鸡冠山下古村庄,横卧三桥南溪湾。花戏楼中演唱乐,胡村无处不风光。”

十二、月山寺

由小胡村西行里许,便是月山,是座独立山体,三方陡坡,只有西北一方可通道路。此山曾是道、佛、营盘交错,承载着几多历史的变迁。始建于唐,宋建有几座大殿,元时当地农民为抵抗元兵,利用此道场安营扎寨,所以又叫寨山。清时江南一度瘟疫,湖北移民到此修建祖师殿,供奉湖北八魔祖师,后被毁,做村部办公地,时至2005年新的大殿建成。但一方水土育一方人脉,在本定法师的精心佑护之下,寨山自会开出五色花,再兴南禅新风。

(作者系宣城市国税局退休人员,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制作:童达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