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生在帝王家的女子虽说是身份尊贵、锦衣玉食,却从未能体会到婚恋自由,而且大多数都逃不过政治联姻的宿命。

在唐朝时期就有文成公主和亲入藏嫁松赞干布,以及之后的金城公主嫁尺带珠丹,都是当时唐朝和吐蕃的和亲政治联姻,为连接汉藏两族的友谊而远嫁异邦。

庆幸的是两位公主嫁过去之后,都倍受宠爱,婚姻生活过得也算幸福,而且确实为两族友好作出了贡献。

康熙杀了鳌拜后见他父皇(为擒拿鳌拜赔上终身幸福)(1)

然而在清朝的时候,也有一位公主被作为政治手段进行联姻,她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真正地成为了政治联姻的牺牲品,赔上了一生的幸福,她就是和硕恭悫长公主。

和硕恭悫长公主

和硕恭悫长公主是顺治帝和妃嫔杨氏所生,因为当时顺治和正室的妻子,也就是孝庄太后的外戚家的侄女,算是顺治的嫡亲表妹,可能两人并不是自由恋爱而结婚的,所以结婚后经常闹矛盾。

康熙杀了鳌拜后见他父皇(为擒拿鳌拜赔上终身幸福)(2)

反正后宫佳丽三千,堂堂一国之君岂会在一棵树上吊死,顺治帝就经常去宠幸其他位份较低的妃嫔,甚至还有宫女,而杨氏就是其中的一个妃嫔,后来生下了和硕恭悫长公主。

顺治帝在其短短24年陆续生下了14个子女,其中有6个女儿,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医疗水平实在不高,六个女儿中只有和硕恭悫长公主坚强的活了下来。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和硕恭悫长公主虽是位份很低的杨氏所生,但孝庄太后和顺治对其很是宠爱,尤其是太后视为掌上明珠。

康熙杀了鳌拜后见他父皇(为擒拿鳌拜赔上终身幸福)(3)

这或许就是将其他女儿的遗憾都加载到了和硕恭悫长公主身上一样,所以童年生活还是过得幸福快乐,和康熙从小一起长大,关系非常要好。然而所以的一切都在顺治帝突然驾崩后,发生了变化。

朝局变化,鳌拜专权

顺治帝在临终前,康熙还很小,于是便给儿子选了四位辅政大臣来扶持康熙之用,分别是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以及鳌拜。

康熙杀了鳌拜后见他父皇(为擒拿鳌拜赔上终身幸福)(4)

索尼到康熙时期已是四朝元老,虽位高权重,但毕竟年事已高,无心朝政,本着安度晚年好好的养老的想法,便很少去掺和政事。

苏克萨哈早期是依附于多尔衮,而多尔衮在政治上和顺治帝是对头,在顺治小的时候摄政多年。后来多尔衮刚死,苏克萨哈就反戈了,到顺治帝面前揭发多尔衮,自此被顺治帝重用,墙头草一个。

还有就是遏必隆,这个人虽家世显赫,但无主见,比较软弱,一般都以鳌拜马首是瞻。

康熙杀了鳌拜后见他父皇(为擒拿鳌拜赔上终身幸福)(5)

而鳌拜就不一样了,资历很老,战功显赫,这些都无形增加了鳌拜的气场,所谓气势凌人。当时康熙又年幼,对这么个小毛孩鳌拜自然不放在眼里,日渐生出骄纵之气,权力这个东西似乎真的有魔法,会让人迷失自我,鳌拜也不例外逐渐也在权力的中心迷失了方向,独断专行起来。

其实鳌拜并非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十恶不赦,反而是清朝的忠义之臣,一身战功显赫,在皮岛、松锦、西充等战中都立下赫赫战功,并在大清入关以及统一全国作出很大的贡献。

其对皇太极一直都是忠心耿耿,以至于皇太极死后,不惧与多尔衮进行对抗一直拥护其子顺治帝,这也是为什么顺治帝要将其任命为辅政大臣的原因。

康熙杀了鳌拜后见他父皇(为擒拿鳌拜赔上终身幸福)(6)

而且在康熙时期鳌拜本心也并无反叛之意,只是被权力迷昏了头,贪图权力忘乎所以,这也是后来鳌拜倒台,康熙并没有直接处死他,而是禁闭起来的原因

之后不久四位辅政大臣中索尼去世,苏克哈撒因为与鳌拜作对,也被鳌拜所杀,而本就附和鳌拜的遏必隆更不足一提,自此鳌拜专权,真正体会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政治联姻,铲除鳌拜

以至于在康熙亲政后,鳌拜还不肯让出权力,这对皇帝来说就是一个威胁的存在,康熙并不是等闲之辈,于是开始筹划铲除鳌拜的计划。

康熙杀了鳌拜后见他父皇(为擒拿鳌拜赔上终身幸福)(7)

为了麻痹和拉拢鳌拜,缓和两家关系,于是将和硕恭悫长公主嫁给了鳌拜的侄子瓜尔佳讷尔杜,政治目的达到了,但是这也赔上了和硕恭悫长公主一生的幸福,最是帝王无情家,这就是真实的写照。

在联姻两年后,鳌拜变得没那么警惕了,后来康熙以政事将鳌拜的亲信支出京城,调往外地,并掌握了京城的一切后,直接来了个请君入瓮,自此不可一世的权臣鳌拜便退出来了政治的舞台。

鳌拜一党全被肃清,其侄子瓜尔佳讷尔杜自然也受到了牵连,但康熙还是考虑到姐姐和硕恭悫长公主的原因,并没有将其处死,而是调回原籍到盛京去任职了,和硕恭悫长公主也随丈夫一起到了盛京。

康熙杀了鳌拜后见他父皇(为擒拿鳌拜赔上终身幸福)(8)

多年之后,康熙外出再次见到姐姐,心里也是愧疚难当,得知姐姐在盛京过的并不好,于是又将瓜尔佳讷尔杜又调回了京城任职,如此和硕恭悫长公主又回到了自己长大的地方。

然而命途多舛,其丈夫瓜尔佳讷尔杜不久后便去世了,和硕恭悫长公成了寡妇,但是之后也并没有再嫁,就一直孤身一人生活多年,在康熙二十四年,年仅33岁的和硕恭悫长公主也离开了人世。

康熙当时本想将其姐姐葬在北京的皇陵,在古代封建的礼法下,女子自嫁入夫家那一刻,生是夫家的人,死亦是夫家的鬼。和硕恭悫长公主也不例外,康熙自也无法违背祖法。

康熙杀了鳌拜后见他父皇(为擒拿鳌拜赔上终身幸福)(9)

据新城子区志记载,后来康熙下旨将其葬于鳌拜家族的坟茔,就是在今沈北新区的治安村,原叫翠花屯,当时和硕恭悫长公主也有一个别称叫翠花公主。

如今其陵园或许早已破旧不堪,但她的这些经历也成为了茶余饭后的故事被后人流传,其一生坎坷的经历,不尽人意的结局,令人惋惜。

小结:

所有的女人都希望成为公主,但在那个封建的社会,似乎公主的一生也未必就会过得很幸福。反而处处是身在帝王家的无可奈何,没有自由可言,也没有选择的余地,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种政治的手段来使用,至于幸福与否,从来都是一个未知数,或许这就是生在封建帝王家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