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巷村游神赛会(巷遇文胜巷这里流传着)(1)

泉州鲤城区文胜巷,位于古城北隅,西起北门街,东抵模范巷,古时该巷21户人家中,有18户出文人,故称文胜巷。

文胜巷的东段,相传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的士兵营房曾驻扎于此,名为营房街,如今已没有门牌。

文胜巷与模范巷、执节巷相接处,名为新坊脚,这里原有一座牌坊,后来又新建一座,因此叫新坊脚,如今已少有人提及。

元巷村游神赛会(巷遇文胜巷这里流传着)(2)

王柏峰摄影

文胜巷8号:泉州古城的戏神信仰

元巷村游神赛会(巷遇文胜巷这里流传着)(3)

文胜巷8号文胜宫,这是泉州古城北隅清源铺文胜境的境庙,始建未详,原庙已不存。上世纪80年代,信众于文胜巷西段另建小庙,南向。后来北门街拓改时,移建到文胜巷南侧,西向,也就是如今见到的文胜宫,因此庙门前挂着一副匾额,上面写着“文胜重光“,意为”文胜宫重现光明“,落款时间为2002年。

文胜宫内正中有“田都元帅“四大大字,这里祀奉的是唐玄宗时期的宫廷乐师雷海青(田都元帅,又称相公爷),配祀文武王公、苏夫人妈和土地公。

据说在安史之乱时,安禄山陷占长安城,设宴庆功,令雷海青和众乐工弹奏琵琶宫乐。雷海青不从,将手中的琵琶对准安禄山的头部掷去,安禄山一偏,肩膀被击中,愤而将他绑到戏马殿前凌迟处死。安史之乱平定后,雷海青多次被各代皇帝加封,是福建、台湾及广东潮汕一带艺人供奉的戏神,也是闽台民间信仰的重要神祇之一,田都元帅的信仰远播到日本、东南亚一带。

据林胜利《泉州市区寺庙录》(泉州市区道教文化研究会编印,1996年)记载,近代以来,泉州市区计有寺庙679座(含部分废祀不存者),奉田都元帅相公爷的宫庙共有76座,占11.19%。

文胜巷12号:西街商户买下的古厝

元巷村游神赛会(巷遇文胜巷这里流传着)(4)

文胜巷12号古厝。

谢国民老两口如今居住在文胜巷12号,这是文胜巷中为数不多的古建筑,谢国民说,谢家祖上可能来自河南,后来安家在如今的华侨新村附近,祖父谢金粒善于经商,在西街宰猪卖肉,生意兴隆,后来又经营干货买卖,销售龙眼干,发家之后,买下了文胜巷12号的古厝,古厝朝北走向,分为三进,后来经过后人不断修缮,如今仍保留了大致原样。

谢宅内还有谢金粒夫妇的挂像,下面写着“美美艺术照像放大油画”,美美照相馆是泉州中山路上的知名照相馆,也是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后,中山路所剩的7家照相馆之一。

元巷村游神赛会(巷遇文胜巷这里流传着)(5)

12号古厝内的木质门槛,谢国民说,以前门槛是平的,年深日久,已被踩出了一段段脚印。

文胜巷9号:老党员讲述鹰厦铁路故事

元巷村游神赛会(巷遇文胜巷这里流传着)(6)

老党员魏秋水在书房内。

2021年6月28日,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李仰哲到泉州走访慰问部分老党员。在文胜巷9号宿舍楼内的魏秋水家中,为他颁发并佩戴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魏秋水1937年出生于泉州河市,1955年入党,如今已有67年党龄。幼年时魏家贫困,父母不识字,但跟孩子们说,无论如何也要读书识字,“为艰苦人争气,精忠报国”,这句家训魏秋水牢记了一辈子。

1948年,魏秋水参加闽中游击队儿童团。1955年,18岁的他报名参加鹰厦铁路漳平段的建设,当年的建设工地还是一片原始森林,生活上住宿环境差、缺油少菜,条件异常艰苦,有些工友甚至逃跑回家,但年少的魏秋水却牢记家训,迎难而上。一次他发高烧,瞒着领导照样出工,工地卫生员看到他满脸通红的样子,连忙对他说,小魏快过来,帮你量一下体温,发现他正在高烧,而且手上是劳作造成的血泡,肩膀上是挑担造成的淤痕。还有一次,工地上挖沟,眼看着就要塌方,下面有一辆独轮车,这可是工地上的重要工具,魏秋水冒着生命危险去拉车,现场领导大喊,小魏你不要命了?赶紧回来!等魏秋水刚拉回独轮车,后面轰然塌方。

由于表现优异,1955年7月1日,参加工作才几个月的魏秋水正式入党,后来提拔为干部。在人民工公社时期,工业支援农业,魏秋水报名后,放弃铁路上的工作,回到了惠安老家。后来曾任农业中学书记兼校长、晋江地区矿管办主任、泉州市地质学会副秘书长等。

魏秋水在工作之余,热爱书法和文学创作,从1962年正式发表诗歌开始,一直笔耕不辍,在海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1000余首,在疫情期间,还作诗为大家加油打气,曾出版个人诗集《晚风》《魏秋水诗文集》《清岚诗词翰墨》等。

魏秋水说,虽然自己不是土生土长的文胜巷人,但这么多年来,街坊邻里的和睦友善、社区人员的热情服务,让他时刻能感受到这条“以文取胜”的古巷内浓郁的人情味。

阿弥陀佛巷

元巷村游神赛会(巷遇文胜巷这里流传着)(7)

王柏峰摄影

在文胜巷南侧,有一条不易发现的小巷,名为阿弥陀佛巷,巷内只有几户人家,却有着泉州古城中罕见的5个字巷名。经粗略统计,古城其他5字巷有金甲舍人巷、三十二间巷、妈祖宫下巷、黄门土地巷等。

阿弥陀佛巷内原有一座静修庵,供奉阿弥陀佛,因此得名。巷内还曾有从附近世家古厝迁移过来的一座印度风格的石狮,今已不存。

文胜巷街景

元巷村游神赛会(巷遇文胜巷这里流传着)(8)

元巷村游神赛会(巷遇文胜巷这里流传着)(9)

元巷村游神赛会(巷遇文胜巷这里流传着)(10)

元巷村游神赛会(巷遇文胜巷这里流传着)(11)

元巷村游神赛会(巷遇文胜巷这里流传着)(12)

本组图片摄影:王柏峰

策划:许志荣

文图:王了

视频:点创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