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仔爱读史奇闻趣史第二百九十七讲,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我已授权“维权骑士”!


导语:虽说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但是在笔者看来我们必须要尊重历史,做一个合格的历史搬运工。随着《楚乔传》的热播,笔者也特意撰写此文来“吐槽”剧中与史实不符之处,不喜勿喷。

楚乔传历史简介(楚乔传的人们仿佛生活在假西魏)(1)

我们知道《楚乔传》开篇所属时代大约在西魏建立之后,而西魏的建立者是宇文泰,显然宇文玥这个名字是虚构的,但这倒没什么,重点往下看。西魏开始推行改革,鲜卑贵族不再有汉字单姓,包括汉族士族也应是胡姓,剧中的姓氏与历史显然有冲突。另外,在社会风俗方面宇文泰也开始推行复古,因此以鲜卑贵族为主的西魏力图恢复鲜卑服饰,而不是剧中所穿戴的汉服。

楚乔传历史简介(楚乔传的人们仿佛生活在假西魏)(2)

东汉中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新的纸张选材物美价廉,开始大规模普及。直到两晋时代,这种纸张几乎完全取代了竹简,确立其在书写材料中的主要地位。而我们看到的《楚乔传》中青山院的案头上依然堆放着竹简显然是违背史实的。即使说没有完全普及,但是所有新事物一定是由上层普及到下层的,既然民间已经大规模普及,为何最顶层的皇族却没有享受呢?

楚乔传历史简介(楚乔传的人们仿佛生活在假西魏)(3)

还有就是字体的问题。夏商时期与龟甲兽骨相对应的是甲骨文,商朝以后青铜器的盛行,刻在青铜器上的篆书逐渐替代甲骨文,也可称铭文。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篆书开始发展各种形态,秦朝统一文字时主要使用小篆,后又出现了隶书。南北朝时期,“北碑南帖”成为主流,北魏的瓦解,东魏替代其继承碑体,成为隋唐书法的先驱。但西魏由于推行“反汉化”革,没有好好继承魏碑,但剧中他们使用的几乎全是篆书,这也是不符合史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