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游戏翻绳子各种玩法(儿时游戏之五打沙包)(1)

儿时游戏之五——打沙包

文/祁河

打沙包,也叫丢沙包或扔沙包,是小时候玩得较多的游戏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你可能没有一个上发条的那种小汽车、小火车,也没有能发声的洋娃娃,但一定会拥有一只花花绿绿的小沙包。

记得上幼儿园大班就开始玩这种游戏,从仁寿里的省委幼儿园,到西七路的西安小学,再玩回建国路的26中,不知不觉就玩了成十年。那种前打后扔、左躲右闪、又跑又跳、连喊带叫的欢快,至今还萦绕于脑海。

童年游戏翻绳子各种玩法(儿时游戏之五打沙包)(2)

记不清第一个沙包,是母亲还是保姆陈姨给缝的,后来反正自己便学会缝了。那个年代艰苦朴素惯了,普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孩子大人们的衣服,常会补丁摞补丁,大人穿完小孩穿,老大穿过给老二、再给老三。加上娃们家匪(西安方言:淘气),衣物常会被磨烂刮破,家里少不了针头线脑和用于缝补的旧布料。

童年游戏翻绳子各种玩法(儿时游戏之五打沙包)(3)

其实那阵子父母很忙,文革开始家里就不敢用保姆了,所以吃喝拉撒、缝补浆洗,许多时候要靠兄妹五个自己完成。大约上小学五年级时,我就开始学着做饭买煤和补衣物了,三个妹妹则更早。虽然粗针大脚,但缝个沙包还绰绰有余。翻出较厚实、大人不用的旧布条,搭配好花色,铰成六块5-8厘米正方形的布块,密密匝匝地缝在一起。到第六块时,留一条边先不缝住,将毛边翻到里面,装进大半袋事先准备好的沙粒,再将最后一条边缝住,一个漂亮的小沙包就圆圆的做成了。

童年游戏翻绳子各种玩法(儿时游戏之五打沙包)(4)

打沙包的玩法很简单,学校操场、院子空地,有个十五、六米多长、大致五、六米宽的地方,两头画上线,最少三个人以上,人多分成两队;通过出手心手背或石头、剪刀、布,决定谁或哪个队,先扔沙包和躲(接)沙包,接着就可以尽情地玩了。

基本规则是由"投手",站在两条端线外扔出水包,打中对方身体任何部位,被打中的人即淘汰出场;接沙包的可以左右、前后奔跑及包括跳起来躲闪,同时也能在空中接住沙包,这样就可多得一条命,或让被击中的同伴有重新再上一次场的机会。 另外规定,打沙包的人让自己队友从对面接住沙包,可喊一声"停!"场上的人便不能移动,任由扔包者打了。全队人都被打中,两队互换角色继续进行。

童年游戏翻绳子各种玩法(儿时游戏之五打沙包)(5)

打沙包,男女老少都可参加,十分热闹,既能增强孩子们的跑跳、投掷和反映能力,还能增进他们的团结互助和友爱精神,培养动手能力和学会个个击破、有效战胜"敌人"的办法。比如"投手"要想怎样"虚晃一枪""引而不发""乘敌不备"击中活靶子;"接手"则如何能"东躲西藏""故做姿态""迷惑敌军"从而躲过发射过来炮弹。但不管怎样"负隅顽抗",躲沙包的总会"全军覆没"。而"投手"渴望早点赢来的胜利,就是兴高采烈地去当沙包的活靶子。

童年游戏翻绳子各种玩法(儿时游戏之五打沙包)(6)

打沙包游戏的起源,目前还不知所终。有人推测它起源于远古,是人类祖先用石头打猎演化而来的。除了打沙包之外,沙包的玩法和作用还有许多。如用沙包来跳房子、当毽子踢,单手抛高玩"抓子",双脚夹住跳起收腹向前抛出,比谁扔得远等等。由于打沙包的游戏有利于儿童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促进血液、呼吸、消化系统的新陈代谢,能有效提高人们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加之参与性、趣味性较强,因而长盛不衰,流传至今。

童年游戏翻绳子各种玩法(儿时游戏之五打沙包)(7)

打沙包,打沙包,沙包沙包飞得高。

扔过来,扔过去,跑来跑去快闪开。

尽管现在能瞧见玩它的场景少多了,但打沙包的游戏还是被不少幼儿园和小学列为教学和活动的内容。不过沙包里可能装进去的已不是沙子,而换成了红豆、绿豆或米粒,那打沙包的儿歌还在小朋友之中传唱。

郝小奇,笔名、 祁河 ,曾任市委副秘书长、西安日报社社长。高级编辑职称,现任黄土画派艺术报执行总编。

童年游戏翻绳子各种玩法(儿时游戏之五打沙包)(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