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宝应,隶属扬州市古称“水乡泽国”,它地处苏中之“中”,上下两千多年,留下许许多多的美丽传说和神话故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宝应是什么之乡?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宝应是什么之乡(趣说家乡宝应地名的由来)

宝应是什么之乡

我的家乡是宝应,隶属扬州市。

古称“水乡泽国”,它地处苏中之“中”,上下两千多年,留下许许多多的美丽传说和神话故事。

五湖四荡——宝应湖、汜光湖、白马湖、广洋湖、射阳湖以及獐狮荡,绿草荡、三里荡、和平荡,构成全县“两陆一水”特有的地貌。

30个乡镇的地名就有一半和“水”联在一起。一个地名一段情,趣味无穷。

今天仅说宝应县名的由来,它和名胜古迹八宝亭有什么关联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相传唐肃宗年间,小尼姑真如到楚州安宜避乱修身,一天深夜,她梦见被玉帝召见进了天宫,玉帝从太监手中接过一只金碧辉煌的宝盒子,对她说“今赐‘八宝’,托你转交下界皇帝,籍以平乱息兵,安抚民众,太平天下。”玉帝取出“八宝”,一一向真如介绍到:“一宝为如意珠;二宝为红靺鞨;三宝为琅玕珠;四宝为玉玦;五宝为玉印;六宝为皇后采桑钩;七八两宝为两柄雷公石斧。此"八宝"置于日下白气贯天,放于暗室耀如明月。”真如梦醒,果见“八宝”置于囊中,便上报给楚州刺史崔铣。崔铣得知此事后,携“八宝”接受皇帝肃宗的召见。肃宗听完“八宝”的由来,精神为之一振,便传太子李豫,嘱其携这八宝好生治理国家,平乱安民。不久,肃宗病逝,代宗李豫继承皇位。上元三年(762年)李豫更年号上元三年为宝应元年,得宝之地,安宜易名为宝应(即得宝之应)。

封楚州为上州,宝应为望县,真如为宝和大师,得宝立碑并建亭保护。从此,宝应便有了“八宝亭”这一处人文地标。至此,九州皆慕,知名度极高。难怪当年乾隆皇帝几下江南,都要经过宝应.乾隆曾住过宿的松圆庵,后改名为“一宿庵”,更有文人墨客李白、韦应物、杨万里、范仲淹及马可·波罗等途经宝地都要即兴赋诗填词,挥毫颂赞这里的湖荡秀色,为地名增添了奇光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