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连云港来到上海,举办连云港(上海)投资合作恳谈会在此之前的11月3日至4日,连云港市党政代表团对无锡开展考察长三角“东北角”的连云港跨过长江,一下子串了上海和无锡两个“门”,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常州与连云港综合实力?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常州与连云港综合实力(长三角东北角的连云港)

常州与连云港综合实力

近日,江苏连云港来到上海,举办连云港(上海)投资合作恳谈会。在此之前的11月3日至4日,连云港市党政代表团对无锡开展考察。长三角“东北角”的连云港跨过长江,一下子串了上海和无锡两个“门”。

连云港到上海“串门”,自是情理之中。连云港是江苏省唯一的沿海港口城市,还是“一带一路”交汇点强支点城市。连云港市商务局局长江行洲介绍,对于连云港来说,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是一道必答题,更是一道抢答题,为此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上海、服务长三角,深度参与区域间产业协作,彰显长三角北翼门户的“使命担当”。就拿连云港的港口来说,今年10月29日,上港集团与连云港港深化战略合作,继股权合作之后,拟合资成立集装箱一体化运营平台公司。今年2月24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开通了“连申快航”班轮航线,共同招引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等知名船公司使用舱位、集聚货源,中转运量明显增加,现已达到“天天班”的运营水平。

上海与连云港的“沪连”故事,远不止于此。过去一段时间,连云港主动接受上海“五大中心”辐射,积极深化两地合作,中远海运、佳化化学、崇和实业等一批上海企业到连云港投资兴业,收获喜人业绩;连云港优质企业也纷纷在沪设立中心、机构,借助上海走向国际、做大做强。比如,上海雅仕集团投资的“一带一路”供应链基地(连云港)项目一期建成后,已形成“连云港—里海”一站式供应链增值服务通道,服务长三角、珠三角和日韩等多个经济区域的大批消费类制造企业;恒瑞医药、豪森药业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或研发总部,在连云港设立生产基地,生动实践着“研发孵化在上海、产业转化在港城”的合作模式。

如今,有了连盐铁路的连接,连云港至上海每天有28班列车,最快2小时57分抵达,连云港全面融入上海的3小时高铁圈。同时,连云港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正不断完善,其港口跻身全国11个国际枢纽海港和长三角港口群三大主体港区,海河联运直通长江和京杭大运河,连徐、连淮扬镇等4条高铁全面贯通,花果山国际机场通航国内外30余个城市。与此同时,连云港近年来正频频“走出去”,在长三角城市招引新项目、大项目。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已形成独具特色的盛虹石化、卫星化学、中化国际三大石化产业集群,成为拉动连云港和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有意思的是,三者的母公司或总部分别位于江苏苏州、浙江嘉兴和上海浦东。

连云港到无锡“串门”,最重要原因在于今年上半年连云港换了“对象”。今年3月,肇始于2001年的江苏省内帮扶工作—南北挂钩,在推进实施21年后首次调整,连云港不再由镇江帮扶,而是换成无锡结对连云港。5月27日,两地举行无锡连云港南北结对帮扶合作联席会议。11月4日上午,无锡连云港南北结对帮扶合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召开,两地签订无锡连云港工业园区共建协议,同时共同为长三角一体化(无锡连云港)联合招商中心、无锡连云港科创飞地、江阴灌云科创飞地、锡山东海科创飞地揭牌。

一批跨江建设的“飞地”,很是吸睛。近年来,连云港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鼓励企业到国内发达地区、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分支机构等“人才飞地”和离岸孵化器,就地使用人才资源。目前,连云港已在上海等地先后成立16个飞地孵化器,拥有硕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000余人。连云港难道如此缺人才?当地组织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顶尖人才向一二线城市集聚是发展规律”,连云港探索飞地引才等办法,是为企业柔性化引才提供便利。连云港也有不少人才。在连云港,每10万人中1.47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位居苏北五市之首,更可喜的是,回连创新创业的连云港籍人才占比已由2018年的39.9%,提升至2021年的50.1%。

为持续引才,11月8日,在连云港市2022(第四届)花果山英才双创周暨首届人才日开幕式上,连云港市委书记马士光宣布将每年11月8日定为“连云港人才日”。对人才尊重之外,让人才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同样重要。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是连云港全力发展的优势产业,针对这些产业对于人才的差异化需求,连云港在今年初发布的人才新政中,专门设计了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六个专项人才政策,如对生物医药、新材料创业人才,给予最高1500万元启动支持、最高1000万元产业化成长奖励、最高2000万元创业股权投资等多项支持。此外,此次开幕式上还发布了首期3亿元人才创投基金,同样主要面向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