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睡觉方法(苏东坡的守岁)(1)

大年三十除夕守岁的习俗由来已久。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守岁,即在所有房屋内,都点上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惜别留恋中希望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历代文人写下许多守岁的诗词,流年似水,感慨抒情,浓情厚意,祝福满满,期待切切。脍炙人口,流传千古。

孟浩然《岁除夜有怀》诗:“守岁家家应未卧,想思那得梦魂来。”一夜守岁没睡,相思不得。一语双关,耐人寻味。

苏东坡睡觉方法(苏东坡的守岁)(2)

孟浩然 像

宋朱淑真《除夜》诗:“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频斟守岁杯。”冬去春来,独坐频斟,时光莫催,天增岁月人增寿。

苏东坡睡觉方法(苏东坡的守岁)(3)

朱淑真 像

众多杰作中,觉得苏东坡的《守岁》,别具一格,意味深长。诗的内容是:

欲知垂尽岁,

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

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

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

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

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

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

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

少年犹可夸。

苏东坡睡觉方法(苏东坡的守岁)(4)

苏东坡 像

时光之快,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石火电光、白驹过隙。而在大文豪苏东坡的眼里,时光不可逆转“有似赴壑蛇”,自出新意,激励弟弟和自己只争朝夕,勤勉用功,不要虚度光阴,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苏轼二十六岁,时在凤翔,年终时,想回汴京和父亲、弟弟团聚而不可得,回想故乡岁暮的淳朴风俗,写下了三首诗寄给弟弟苏辙(字子由),以抒发思念之情。 《守岁》正是其中之一。

苏东坡睡觉方法(苏东坡的守岁)(5)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