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莫予毒

这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记录魏晋时期士大夫言行的一部笔记体小说集,文字精炼、隽永,优美、传神。将来还会背很多选自《世说新语》的文章。

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12篇文言文(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1)

我们先来看《木犹如此》这篇原文,“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折条,泫然流泪。”

整篇文章短小精悍,用字简练,画面感十足,把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特别是结尾的十六字,四字一句,极具韵律感和节奏感。

桓公指的是桓温,他北上征讨燕国,经过金城,看到自己多年前当琅琊太守时所种的柳树都已经很粗了,非常感慨,这个时候桓温的表现似乎有点不太好理解,我们一般来讲,看到自己种的树从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心情应该是很高兴的,会很欣喜,应该很有成就感,但是桓温为什么会泫然流泪呢?

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12篇文言文(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2)

我觉得桓温有另一种心境和感受,他想到的是时间的流逝和时间对他的改变,他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时间毫无声息,但对于世间万物都在无情的摧残。他也曾经是英姿勃发的青年,现在已经到了垂垂老矣的暮年,现在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时间是把杀猪刀。

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12篇文言文(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3)

这种感受我觉得年轻人不会有,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有这种感叹,在年轻人眼里,时间慢得像蜗牛,在上了年纪的人眼里,时间快的像闪电,真的如同白驹过隙,而且还是在加速流逝。

而且最可怕的不是时间的流逝,而是时间对于万事万物的改变。在别人眼里可能是看到了这个树变粗了,可能变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或者已经成材了,但是在桓温眼里他看到的是时间对于事物的改变,树的变化都会这么大,那么人的变化将会有多大呢?人怎么能够承受得了时间的改变呢?或者说严重一点就是时间的摧残呢?你可能曾经英俊潇洒,年少轻狂,鲜衣怒马,力能扛鼎,你也可能娇姿欲滴,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就会变得衰老,失去青春和美貌,失去健康失去活力,皮肤会变粗糙,头发花白,朝如青丝暮成雪,甚至如濯濯童山。即使你曾经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但是你终归有一天会英雄迟暮,发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叹。

就像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写的《当你老了》: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是谁能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时间的流逝你可能不经意,但时间对事物的改变你终会看见。

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12篇文言文(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4)

看到上面这张照片那个桌子腿了吗?被狗长年累月地蹭来蹭去,就变成这样了。这就是时间。

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12篇文言文(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5)

看到这张照片里的那辆汽车了吗?几乎被植物给覆盖了。这就是时间。

毛主席晚年时经常让秘书读《枯树赋》,还能背诵全文,枯树赋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12篇文言文(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6)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个中滋味,自己品味。孩子啊,珍惜时间,敬畏时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