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大家好,我是六轩岛的战人,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苏联T-35重型坦克。

T-35重型坦克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研制的一种多炮塔重型坦克。其巨大的外形,魔幻的结构,可谓旧时的红军荣耀,苏联多炮塔神教的巅峰。

移动的堡垒是什么意思(移动的红色堡垒)(1)

历史背景

20世纪20年代中期,为了增加坦克的战场突击能力和防护能力,坦克发源地英国开始研制多炮塔坦克。设计师们力求为坦克增设炮塔,以便装备更多的火炮和机枪,增加坦克的攻击火力。1926年11月,英国“独立”型多炮塔坦克投入试验.20世纪30年代,在多炮塔坦克的研制上苏联后来居上,先后研制出T-28、T-32、T-35、T-100和SMK等多种型号的多炮塔坦克,其中最著名的是T-35重型坦克。1930年,苏联人同时研制了两种多炮塔重型坦克。其中伏罗希洛夫工厂设计的坦克代号为T-30,计划装2门76毫米火炮和5挺机枪;而来自德国的专家则在列宁格勒工厂设计了TG重型坦克,这种坦克装备1门37毫米炮、1门76毫米炮和5挺机枪,基本符合苏联红军的想法和要求。1931年,TG坦克接受了测试,虽然总体性能还不错,但造价太高。苏联特别委员会研究认为,TG坦克造价高达150万卢布,而同期的BT2坦克才6万卢布。与此同时,设计TG坦克的德国设计师也被德国政府要求回国,终止与苏联合作,TG坦克的后续研制被迫中止。1932年,继任德国专家的苏联设计师N.V.巴雷科夫带领设计小组在TG坦克的基础上,推出了两种新型号的多炮塔坦克。其中一种是缩小版的T-28中型坦克,该坦克只有一个装45毫米加农炮的主炮塔和两个装7.62毫米DT机枪的小炮塔,重量仅有16吨。另一种型号就是T-35,则是比TG坦克进一步加强和放大的重型坦克,安装5个炮塔,其中一个主炮塔装76.2毫米火炮、两个小炮塔装45毫米加农炮、另外两个小炮塔装7.62毫米机枪。T-35坦克战斗全重达50吨 。虽然巴雷科夫在设计T-35坦克时尽量采用成熟技术,减小研制难度,以尽量控制造价,避免重蹈TG坦克的覆辙。但这型坦克毕竟体量巨大,因此,最后的坦克单价仍然高达52.5万卢布。1934年5月1日,在原型车基础上改进的第一批产品T-35A重型坦克,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游行,首次公开亮相。1936年,T-35重型坦克开始在苏联红军中列装。1938年底,T-35重型坦克再次进行大规模改造,所有炮塔从车身中部移至后部,悬挂装置也得到加固;坦克正面装甲厚度提高到70毫米,小炮塔装甲厚度为25毫米;坦克总重量达到54吨。此时,新的重型多炮塔坦克SMK和T-100也进入试验阶段,其性能均比T-35更加优越。1939年6月8日,苏联军事委员会下令T-35停产。T-35重型坦克共生产了61辆(含两辆原型车)。1940年6月,在莫斯科召开了一场军事会议讨论在红军部队中的装甲车辆运用问题。会中有关T-35坦克产生争议,一些人认为所有的T-35应该被改造为重型自行火炮,其它人则想要把所有的T-35坦克转给军事学院。几乎没人提起将其作为第一线的作战坦克使用。 然而, 由于红军部队的坦克力量的迅速重组,并且新机械化军团的组建需要坦克装备.

移动的堡垒是什么意思(移动的红色堡垒)(2)

T-35四视图

作战数据

乘 员:11人

战斗全重:52吨

车身尺寸:9.72×3.20×3.43(米)

最大行程:公路150千米;越野70千米

最大时速:公路30千米/小时;越野19千米/小时

武 器:1门76.2毫米火炮、2门45毫米火炮(早期37毫米)、5挺7.62毫米机枪

装甲厚度:11-30毫米

移动的堡垒是什么意思(移动的红色堡垒)(3)

T-35模型

实战经历

1940年11月7日T-35重型坦克的改进型首次参加苏联红军的红场阅兵式。在卫国战争之前,T-35重型坦克没参加过任何军事行动。

1941年夏季卫国战争开始之后,苏军第34坦克师迅速投入战斗,毫无疑问,如果T-35出现在德军的面前是极具震撼力的,52吨的重量,长达9米的车体,前前后后多达5个炮塔,驾驶一辆T-35需要多达11个乘员!但德军很快发现这是一个皮薄馅大的目标,T-35移动迟缓、体积庞大、装甲薄弱,其很快就被摧毁。同时在向前线行军的途中,一辆接一辆T-35坦克因抛锚被丢弃。事后统计,第34坦克师损失的T-35重型坦克中,90%都是因为机械故障或者翻到路外动弹不得而被遗弃,这些故障中的大部分又是出在传动系统。

T-35重型坦克作为特种装备参加了莫斯科战役,其庞大的体型虽然对德国纳粹军队是种震慑,但T-35重型坦克实际是样子货。战场上的T-35重型坦克,在面对德军进攻时,其庞大的身躯、缓慢的速度和可怜的防护能力,又使它成为德军攻击最好的靶子。拉瓦罗斯卡亚筑垒地域阻击战后,苏军第34坦克师基本损失殆尽,仅存的几辆T-35也被送往后方,承担训练任务,其余大部分作为固定火力点进行防御任务。

移动的堡垒是什么意思(移动的红色堡垒)(4)

老照片中的T-35

评价

T-35重型坦克是历史上著名的多炮塔坦克,而且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批量生产并经历了实战的五炮塔坦克。T-35装备部队后,其机动性和灵活性方面的缺陷显现出来了。苏联意识到这点,只是把T-35重型坦克作为对红色苏联强大战车生产能力的一种证明。T-35重型坦克的设计严重脱离战场实际。坦克体型过于巨大而装甲过于薄弱(正面最大只有35毫米),很容易就被德国坦克炮击穿。莫斯科战役后,T-35坦克销声匿迹,也意味着多炮塔坦克的没落。T-35坦克虽然火力强大,但机动性差、防护性差的弱点也十分突出 。坦克的视界非常糟糕,特别是驾驶员只能看见正前方和左边。

T-35重型坦克的多炮塔设计,大大增加坦克自身重量和尺寸,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其机动性和自身防护能力。而且,车长很难在同一时刻给各个炮塔的瞄准手下达作战指示,因此无力控制所有炮塔的射击;况且每个炮塔进行瞄准射击时都需要短暂的停车,驾驶员根本保障不了适合各炮塔所有瞄准射击的条件。因此,分火射击的设想在实战中被证明是难以实现的。正因为如此,T-35重型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并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而也就决定了多炮塔坦克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

移动的堡垒是什么意思(移动的红色堡垒)(5)

博物馆中的T-35

文化作品中的T-35

T35坦克在坦克历史上写下了不同寻常的一笔,虽然没有什么出彩的战绩,但因为它独树一帜的外形还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了多炮塔坦克已然是死路一条,T35也成为了坦克探索和曲折前进过程中的里程碑。

在文化作品中T35坦克制作难度大,数据多,目前小编没找到相关的文化作品(悲剧啊~)希望之后能出一些有关的电影或者游戏。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叶卡捷琳堡近郊的上佩什马军事装备博物馆展出了刚刚复刻的T-35多炮塔重型坦克。这辆T-35坦克是根据原始图纸复刻的,同时参考了世界上仅存的一辆T-35。20名技术人员耗时一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个作品。这辆T-35坦克重约40吨,配备一台5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随后参加了5月9日在上佩什马举行的卫国战争胜利阅兵式,随后这辆坦克将在军事装备博物馆中陈列。算是军迷的一场视觉盛宴。

移动的堡垒是什么意思(移动的红色堡垒)(6)

重现T-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