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乡土文化留住我们精神家园(回归大山传承文化让家乡更美)(1)

瑶族阿妹跳起广场舞

文/羊城晚报记者 王田歌

通讯员 刁定宏 梁晶晶

图/羊城晚报记者 郑迅

从阳山县城驱车至秤架乡,全程最少需要40分钟,两旁高山连绵,初见时的清新褪去后,贫穷和闭塞渐渐从蔓延的绿意中显现出来。

这条路,黄仕英不记得自己走过多少遍。80后的她曾怀着对繁华都市的憧憬走出大山,但最终却选择原路返回,当了秤架乡文化站站长,把一个女孩最美好的年华献给瑶族乡村。许多人不理解她的选择,“他们都觉得梦想在大山外面,但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想留在这里,让它变得更美。”

孤独中的无声付出

黄仕英自幼生活在秤架乡境内的广东第一峰, 这位瑶族阿妹生来喜欢载歌载舞,并跟老师学习过舞蹈。18岁那年,第一次离开大山到韶关、花都求学,渐里适应了都市生活。但大专毕业后,她选择了回乡,学计算机专业的她,第一份工作是在秤架乡水电站的机房,但唱歌跳舞显然比冷冰冰的机器更能吸引这个年轻的瑶族女孩。2008年,黄仕英进入秤架乡文化站,开始从事乡村文化工作。

据秤架乡乡长庞意棠介绍,秤架乡只有1.7万人,青壮年多在外打工。秤架乡的10个自然村7个在山区,经济较为落后,文化设施和经费有限,这些都为秤架乡的文化工作带来了难度。“肯定有困难啊,但是怕也没有用。”黄仕英不善言谈,喜欢“把事情做完再说”。提起刚进文化站的日子,她只说了句“条件不太好”,并未描述具体的困境。

但站在秤架乡文化中心门口,任何人都很容易被黄仕英的努力打动。这栋三层小楼外表陈旧,土褐色的外墙浸着水渍,楼内却有崭新的计算机、投影设施、练舞室和占满三面墙壁的大图书架。“要有设备才能教村民用电脑、学跳舞,这些都是从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筹集资金买来的。”

更令人感慨的是,黄仕英是秤架乡文化站的唯一一名专职工作人员,某种意义上而言,她或许是大山里最孤独的文化站长之一。这种孤独,无声印证着黄仕英七年里为文化站的全情付出。

大山里的广场舞

瑶乡人人善歌舞,但因为乡里多是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歌舞之声不盛。2011年,黄仕英开始带领人们跳广场舞。那时候经费少得可怜,她想方设法买了两套服装和舞蹈道具,晚上在秤架瑶乡乡府球场上开跳。

去年,当地政府出资翻新了瑶乡公园的舞蹈广场,跳舞的人越来越多,如今每个夜晚,公园的石凳上都坐满了来看舞蹈的村民。“打麻将、玩牌赌博的人明显少了。”黄仕英说,跳广场舞的人平时作为村里的文化专业户,发动村民跳舞,农闲季节便集中组织排练文艺节目,每逢三八节、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都会进行专场演出,有时还到各村巡回演出。黄仕英还从电厂、林场两大单位中成立舞蹈队,除了广场舞,还负责排演其他舞蹈赴外演出。

记者采访当天下午,一支舞队正在文化站的舞蹈排练室里练舞,12名女孩练得很认真,黄仕英走进练舞室时,女孩们自觉停了下来,话不多的黄仕英在女孩里威望相当高。“我们都叫她英姐,有什么需求就跟她说,她是个很接地气的人,跟我们90后相处得也很好。”女孩小庞说,“英姐对工作很认真,尤其是对跳舞,要求很严,但她都是先要求自己跳到最好。”

舞蹈几乎是黄仕英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基本上天天都会练舞,我不练就没有资格教好别人。”

“你有为舞蹈心烦过吗?”记者问。“没有,它是兴趣,是工作,也是生活。”黄仕英回答得很干脆。

一平方公里内的生活

采访当天,黄仕英带着记者走在秤架乡的小路上,雨后雾气弥漫,高耸入云的东山西山如同两面屏障。“我的生活其实只有一平方公里。”黄仕英指了指高高的东山,“不管干什么,每天都在这一平方公里里边。”

繁华世界的同龄女孩或许很难想象黄仕英的生活状态:独自住在文化站三楼的站长室,房内陈设简单,外间只有一个办公桌、一个待客沙发、一个玻璃小茶几和一台电脑,里间是卧室。办公、休息、学习都在这逼仄的小房间里完成。每天早上8时半,黄仕英起来后打开文化站的大门工作;中午12时在乡府食堂吃饭,下午2时半继续在文化站办公或为大家排舞;6时到食堂吃饭,饭后去公园带大家跳广场舞,回来后独自在小房间休息,或是上网找舞蹈素材……80后黄仕英每天的生活,年年如此,一晃7年,孤独几乎成了生活常态。

她还记得一个晚上跳完舞回家,发现房门口有条蛇,“我吓哭了,不敢碰它,硬着头皮跑出去喊人。”蛇被处理了,孤寂却涌上心头,“觉得心酸,别的女孩都比我过得好。有人说我傻,拿这么点工资,做的事外面也看不到,但是我离不开这里,他们劝不动我。”沉默了一会儿,她又抬头指了指身后的西山,“我现在觉得,我比她们过得都好。”

“好”的原因是乡情。在秤架乡文化站7年,黄仕英一直致力于瑶族文化的传承。“我特别想让外面的世界知道我的家乡有多美。”

挖掘传承民族文化

除专管文化站工作外,黄仕英主动要求安排下乡,到秤架乡下属的10个自然村中挖掘民族文化。2012年11月,秤架瑶族乡隆重举行民族乡成立21周年庆祝活动,为了准备一场富有瑶族文化特色的专场文艺晚会,黄仕英专程前往距离乡政府40多公里弯多路窄的太平洞、炉田一线瑶乡瑶民家中深挖瑶族歌舞的精髓。

秤架瑶民的嫁娶背新娘和节庆舞狮富有特色,每次听说哪个村里有类似的活动,黄仕英都会专程前往拍照。“出去的人越来越多,这些照片能留下瑶族文化的回忆。”

瑶族公园舞台后挂着一幅第一峰的宣传画,“这就是我长大的地方,很美吧?”提起家乡,黄仕英笑了笑,“宣传栏里的瑶族绣鞋也是我奶奶亲手做的,奶奶已经不在了,但我想她会喜欢我现在的工作。”

孩子们喜欢“黄老师”

校园文化是黄仕英文化工作的另一个“主场”。孩子们普通话不好,也很难接触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黄仕英帮助秤架民族学校成立了红领巾广播站,建立了标准化的播音室,并抽出时间培训小播音员、小编辑和小记者。“我教他们写播音稿,念一些安全知识。寒暑假的时候,会带孩子们去看望村里的空巢老人。”

黄仕英还教孩子们跳舞,并在学校成立了瑶族舞蹈表演队。每一支舞蹈,黄仕英都要先从网上下载教程,反复练习熟练后再跳给孩子们看。

在一次在校书画作品展览里,黄仕英看到了一幅画。画中有个大大的红太阳,一个身穿瑶族服饰的农民正在大山上耕地。普普通通的场景触动了她,“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天天看着的大山,本来以为现在的孩子们对这些场景已经感情不深了,没想到他们还记在心里。”

“大山很安静,有的时候走在路上会觉得害怕,可我想到自己的工作,想到这些人,就不怕了。”黄仕英说着又看了看高高的东山,“如果可以,我想一辈子留在这里。”

王田歌、刁定宏、梁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