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我的武侠小说,偶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诸葛青云、司马翎、独孤红、慕容美、上官鼎、欧阳云飞、宇文瑶玑、公孙梦,这八个作家都是复姓,再加上东方玉、东方英,武侠小说作家中,复姓很多。

再看看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慕容复、令狐冲、欧阳锋、公孙止、东方不败、独孤求败、司空摘星、西门吹雪,大量武侠小说的主角也是复姓。

为什么武侠小说作家笔名喜欢用复姓,武侠小说主角也喜欢用复姓呢,现实中的复姓明明很小众,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诸葛司马这些姓氏为什么都消失了 诸葛司马宇文慕容(1)

询问了许多好友,得到了不同答案,好友昊哥说,80年底就有人研究过这问题,那文章说武侠小说喜欢用复姓,可能和金庸小说有关,毕竟金庸小说影响太大,慕容复、令狐冲、欧阳锋、公孙止、东方不败、独孤求败,这些名字一看就高大上,渐渐的,武侠小说就喜欢用复姓了。

我觉得这个文章,忽略了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其实金庸并没有写很多复姓人物,金庸笔下的男主角,只有令狐冲是复姓。而且金庸的《笑傲江湖》等小说已经是1967年后期的作品了,在之前的60年代,武侠小说就已经开始喜欢使用复姓了,在金庸之前。

诸葛司马这些姓氏为什么都消失了 诸葛司马宇文慕容(2)

还有人说,武侠小说为何用复姓,很简单,因为复姓好听啊,而且听上去就高大上。由于复姓在生活中比较少见,所以更容易被读者记住。

令狐冲、东方不败,听上去就高大上。

如果改成李冲、王不败,那就像山贼土匪一样。

复姓的“高端”首先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就像也有极少数的大姓,也有很牛的男主角,比如说李寻欢,但是如果街头卖菜的、挑大粪的都姓李,那李寻欢最后也就是老李,但是复姓不会跟别人重复,虽然是小姓。

只要是复姓,就算不是主角,也一定有过人之处。

不过这个还是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复姓确实很多,用做主角的就是诸葛司马、宇文慕容、公孙欧阳这些姓氏,甚至西门庆的西门姓,也有西门吹雪这样的主人公,可是为何没有夏侯、白马、东宫、东门、西门、皇甫、太史这些复姓呢,毕竟我们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这几个姓氏也是《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的,夏侯惇、皇甫谧、太史慈,怎么复姓还有选择性呢,这几个不配吗?

诸葛司马这些姓氏为什么都消失了 诸葛司马宇文慕容(3)

我觉得,武侠小说之所以复姓多,在于60、70年代的武侠小说主战场在台湾,而台湾武侠的作家们大多取的是复姓笔名,就此影响了笔下的主人公。

我们回顾下台湾武侠发展史,前天我发了少林派卧龙生,武当派司马翎,台湾武侠九派作家对应江湖九大门派,梦回武侠盛世一文,回顾了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里面就写到台湾九个著名武侠小说作家,分别代表了九种不同的流派,九种不同的风格,我把他们和江湖九大门派进行了类比,他们是:

1、少林派——“传统派”卧龙生

2、武当派——“超技击侠情派”司马翎

3、峨眉派——“才子佳人派”诸葛青云

4、崆峒派——“铁血江湖派”柳残阳

5、点苍派——“鬼派”陈青云

6、青城派——“诗情画意派”慕容美

7、华山派——“诡秘奇情派”上官鼎

8、雪山派——“讽世派”高庸(令狐玄)

9、昆仑派——“历史武侠派”云中岳

我们发现,这九个人中,有一半的人,笔名是复姓,即司马翎、诸葛青云、慕容美和上官鼎、令狐玄。

事实上,当时的台湾武侠小说界,笔名为复姓的恐怕占一半以上,就统计著名的人物,特别是台湾大美出版社出书的作家们,至于报纸连载、没有成书的,就不统计了,统计如下:

1、复姓诸葛:诸葛青云

2、复姓司马:司马翎、司马紫烟、司马长虹、司马玹

3、复姓宇文:宇文瑶玑

4、复姓慕容:慕容美、慕容菡

5、复姓独孤:独孤红

6、复姓上官:上官鼎、上官云心、上官奇

7、复姓欧阳:欧阳云飞、欧阳生

8、复姓东方:东方英、东方玉、东方白、东方清晓

9、复姓令狐:令狐玄(高庸)

10、复姓司徒:司徒嬿

11、复姓尉迟:尉迟文

12、复姓公孙:公孙千羽、公孙云生

13、复姓单于:单于红

14、复姓南宫:南宫烈、南宫燕

15、复姓端木:端木南

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台湾武侠小说作家笔名,复姓集中在这15个当中,且姓司马和东方的最多。

这15个复姓是诸葛、司马、宇文、慕容、上官、欧阳、东方、令狐、司徒、尉迟、公孙、单于、南宫、端木。

而前文所说的夏侯、白马、东宫、东门、西门、皇甫、太史这些姓氏,一个也没有。香港倒是有两个作家,皇甫琼华和西门丁。

后来大陆出现了几个武侠作家,也以复姓作为笔名,比如公孙梦、独孤残红、令狐庸、上官云飞、皇甫静观、诸葛悲吟等等,但都有模仿台湾笔名的意味在,显得山寨了。

事实上,这些作家,虽然写作横跨几十年,但是他们写作的时候,笔名是最先就取好了的,也就是说,这些作家取好这些笔名,是在上世纪50年代!而这个时候,金庸写慕容复的《天龙八部》(1963年)令狐冲的《笑傲江湖》(1967年)还没有写出来。

所以这些作家取复姓笔名不可能是受到了金庸的影响,可能欧阳这个姓氏受到了欧阳锋的影响,但是其他笔名肯定不会受到金庸的影响,比如说慕容美,他早在1961年就使用了这个笔名,而金庸写作《天龙八部》,塑造姑苏慕容的故事却是在1963年,反而在两年之后了。

诸葛司马这些姓氏为什么都消失了 诸葛司马宇文慕容(4)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作家要取复姓笔名呢?他们又是受到了谁的影响呢?

我觉得,他们应该是受到了台湾武林盟主、台湾新派武侠开创者卧龙生的影响。

说到卧龙生,大家会想到小时候的租书屋,一半的作品都是卧龙生的,不乏低俗读物,当然只是署名卧龙生,一大半都是假的。

诸葛司马这些姓氏为什么都消失了 诸葛司马宇文慕容(5)

卧龙生、诸葛青云和古龙

卧龙生在台湾有着开山鼻祖的地位,1957年开始了武侠小说的创作,只比梁羽生晚了三年,因为他是河南南阳人,这就是《三国演义》著名的诸葛亮居住的卧龙,便取笔名“卧龙生”。

诸葛司马这些姓氏为什么都消失了 诸葛司马宇文慕容(6)

后来,看到卧龙生写红了小说,众多好友都眼红,于是诸葛青云和司马翎出现了。

诸葛青云这个笔名就是模仿的卧龙生,因为诸葛亮是卧龙先生,所以诸葛青云就选择以“诸葛”作为姓氏,笔名“青云”青云直上,压倒卧龙生的趋势,这就是诸葛青云笔名的由来。

不过两人都崇拜诸葛亮,最终也成为了好朋友,虽然两人是竞争关系,却好得如胶似漆,有过一段时期,卧龙生出现时,身边必有诸葛青云,两个人一同下馆子、去浴城,这种关系在同行作家中十分罕见,就连曾经是同事的梁羽生和金庸也做不到。

诸葛司马这些姓氏为什么都消失了 诸葛司马宇文慕容(7)

诸葛青云、独孤红、司马紫烟和卧龙生(由上到下的次序)的浴城照,他们经常组织沙龙,甚至互相代笔

诸葛青云笔名和诸葛亮有关,司马翎的笔名同样和诸葛亮有关。

司马翎原名吴思明,用过笔名“吴楼居士”、“天心月”等,“天心月”三个字就是“吴思明”三个字各一半的偏旁,但这些笔名都是文绉绉的。

此时台湾文坛已经有了两个诸葛亮了,一个卧龙生,一个诸葛青云,那么吴思明要和他分庭抗礼,《三国演义》最出名的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虎啸龙吟对抗的故事。

诸葛司马这些姓氏为什么都消失了 诸葛司马宇文慕容(8)

只有司马能够抗衡诸葛,所以吴思明取了笔名“司马翎”。

卧龙生、诸葛青云、司马翎是台湾最早的新派武侠作家,被人们称为“三剑客”,他们分别代表着传统派、才子佳人派和超技击侠情派三个流派,他们的风格影响了台湾武侠未来的走向,甚至古龙当初都是模仿司马翎走上文坛的。

因为台湾武侠文坛以三剑客作为标杆,三剑客的笔名,两个诸葛亮,一个司马,自然其他人取笔名就喜欢用复姓了,三国归晋之后是十六国时期,最著名的就是慕容、宇文和拓跋这些鲜卑族姓氏了,拓跋不好听,没人用,慕容和宇文就变成了慕容美和宇文瑶玑的笔名。

诸葛司马这些姓氏为什么都消失了 诸葛司马宇文慕容(9)

再后来,就变成了金庸和古龙笔下的慕容世家,而金庸则在《天龙八部》中联系了鲜卑慕容燕国的史实,和历史又融合了起来,至于古龙笔下《绝代双骄》的慕容世家,也是高傲异常,所以武侠小说,慕容几乎成为了高贵武侠世家的代名词。

而夏侯、太史这些姓氏之所以没人用,也是因为偶然,因为没有作家以这些姓氏作为笔名,渐渐的,作家笔下的武侠世家也就不用这些姓氏,这更进一步说明,作家笔下的武侠世家和笔名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之前写了一篇:为什么言情小说男主角都姓顾、陆、沈,却从来没有姓刘的?的文章,说言情小说来源于才子佳人小说和鸳鸯蝴蝶派,所以很多都是上海本地大姓,比如顾、陆、沈,直到今天还是如此。

诸葛司马这些姓氏为什么都消失了 诸葛司马宇文慕容(10)

而武侠小说因为受卧龙生影响,复姓就较多。如果卧龙生、诸葛青云、司马翎当初取的笔名是顾龙生、陆青云、沈翎,那么今天可能武侠作家和小说中就是顾、陆、沈居多了,但看着确实没复姓有气势。

正是因为卧龙生选择了诸葛亮卧龙作为笔名,开了先河,让诸葛青云和司马翎都取了虎啸龙吟的复姓名字。

正因为诸葛青云和司马翎都用了复姓笔名,所以台湾武侠作家很多都选择了复姓笔名。

正因为作家本身就是复姓笔名,所以笔下的江湖世家也大多是复姓。比如南宫世家、慕容世家。

所以为什么武侠小说多复姓,都是受到台湾武林盟主卧龙生的影响。

更进一步说,都和诸葛亮有关,没想到吧。

诸葛司马这些姓氏为什么都消失了 诸葛司马宇文慕容(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