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这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隐秘的,严肃的问题死亡这个问题小孩去想,也想不明白,那对他们来说太神秘了,成年人在生活中遇到过不去的坎,很多时候都想一死了之,但他们又很少考虑自己死后何去和从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落叶归根最早来源于哪里?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落叶归根最早来源于哪里(落叶归根为了一句话)

落叶归根最早来源于哪里

“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这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隐秘的,严肃的问题。死亡这个问题小孩去想,也想不明白,那对他们来说太神秘了,成年人在生活中遇到过不去的坎,很多时候都想一死了之,但他们又很少考虑自己死后何去和从的问题。

开国总理周恩来,为了祖国的事业忙绿一生,死后要求葬礼一切从简,然而人民自发的为他的死而感到悲恸,于是就有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样触动人心的画面。率领改革开放的先锋,邓小平死前要求将自己的骨灰洒入大海里,人们也是如是的做了,这样安葬的方式对于这位拥有一生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的伟人来说,确实足够符合。

但这两位都是伟人,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安葬过于浪漫。死亡的话题对于大人已经是忌讳的了,但他们对此也不是不无要求,这要求往往都是朴素的,也就是开文所提到的“落叶归根,入土为安”。

我所要讲的是赵本山主演的电影《落叶归根》,但先不来讲电影,我们来看文学。城市文学,最不缺的就是疏离感,而不同与城市文学的,也是近代中国最厉害的文学派别,乡村文学,或则严格的来讲乡土文学,也就是描述自己家乡的人和事的文学作品。就比如其中比较出圈的余华所写的《活着》。作为上个世纪写出的读物,时至今日仍然有年轻人愿意看,因为读者舒服,简洁流畅的语言是一个原因,而农村的书写背景是令读者愿意将这个故事看下去的关键,因为归属感。我认为归属感是乡土文学最不缺的,那感觉去形容就是不用面对面的,也能听到村里的长辈讲述过去的故事。

无数生活里的小事和间断发生的大事,拼凑起来的乡土文学,因为它的本质,就脱离不开归属感。《落叶归根》这部电影,既然起了这样的一个名字,把它叫做黑色幽默式的电影就不合适,那么该怎么样定义它呢。

《落叶归根》的样式肯定是一部公路喜剧片,不光是看起来很欢乐,背着死去的朋友回到他的故乡去安葬他,这样既有了一路向前的责任感,又能顺当的拍到沿途多样的风景和各式各样的人物,氛围也是轻松愉快的。而且还选择了本山大叔来饰演主角,虽然他与农民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但他确实能把老农民的形象扮演的活灵活现。老农民的特点是什么,就是不管他说话,与人打交道的方式怎么样,但肯定是轴的,认死理,打骨子里的轴,不过就是有这样一个优点,很少需要替他们操心。

那么这样演员的设定,情节的设定都给观众安排明白了,《落叶归根》完全可以作为一个贺岁档喜剧来看。但我前面也提到了,对他类型的定义还有黑色幽默这样的话,但如果这真的是一部黑色幽默式的电影,那么赵本山所饰演的人物,他行为的正当性何在呢?

影片的主角,电影中没有介绍到他的名字,我们就叫他做老头吧,他孤身一人在外打工,和他相同经历的在工地上的朋友,却意外客死他乡,于是他就背起这位朋友的尸体把他带回家去安葬。这里面有怎样的如导演所说的深刻含义呢,我认为就是人情,他们能成为朋友,是因为年龄差不多都挺大的,在外互相有一个一起喝酒的人,又都是远离家乡在外打工的人,各自都有难言之隐,而又都有一样的忧愁,就是都怕回不去。那位朋友应该是爱说话的,那个老头在他面前应该不爱说话,面对同样的忧愁,那个朋友生前对老头说“如果你死了,我背也要把你背回去”,可是他却先死了,那个老头就说为了他这句话,自己怎么也得背他回去,这就是人情,这人情也同样赋予了老头行为的正当性,在普通人面前他说的过去。

然而法律规定异地的死者需要迅速火化,所以为什么不在当地火化,再将骨灰带回家乡安葬,老头有过这样的解释,自己身上的钱不够,朋友的抚恤金又不能动,而这就相当于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剧情设置,如果单纯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那么这就算不上是一部好电影。但是,还是有这么一个但是,正因为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落叶归根》,它就显得可以原谅,于情有违 ,于理就要拖出那些被固执着的道理了。

人们日常生活中遵守的不只是法理,还有常理,虽然过往的封建习俗与思想,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已经被消磨大半,但还是有一些被人们给留了下来。“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如果死掉的是一个有积蓄的人家,有人都可以通过运送尸体,在死去的人身上賺钱,就为了完成这么一句古话,是对是错没法评价,那么这位老头背着朋友的尸体走回老家,这样的行为,出了中国,又有哪个国家能够理解呢。我也理解不了这个老头,就像我不理解他这个年纪的老头固执的坚持,但如果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这样的行为是不是他自己认为的,对死去的朋友最大尊重。从人情上讲是说不通的,从常理上讲又是可以理解的。

但不需要就这样以此将这个故事理解为多么的立意深远,只是通过上面的解释,里面的人物站住了脚,他不再像是电影里面的人,而是更像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一个普通人,而他只是按照自己的行为逻辑来去生活。

所以这是一个很本土化的公路片,如果让我来打分,我也愿意打高分,可以去类比日本的《菊次郎的春天》,也是讲的一个远行的故事,但风格不同,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菊次郎的春天》讲来讲去还是围绕着个人,而落叶归根它看样子只讲了一个故事,但它整个的立题还是想往着文化这个大方向去发展,不过和众多有类似的心的题材一样,总也逃不过大家认为很俗的人情。

我自己说来说去也没有真正评价到《落叶归根》,反正它作为贺岁档的喜剧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看起来很欢快,很轻松,而且看完之后总觉得从其中看出了什么道理,很有一种看八九十年代小说的感觉。如果单讲我个人的感触,赵本山出演的农民形象仍然像小时候看他的小品一样逗笑了我,但这次却不一样,他没有舞台了,他得在荧幕所展现的生活里表演,看样子更苦了。但他演的没有变,一如既往固执的农民,固执到人生唯一一次没有顾虑的远行是为了送自己的朋友“落叶归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