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老师做的讲解卷,有注意事项,有解题思路,还有做错后的订正方法。

可以先看讲解再做题,也可以先做题再讲解。

本单元以重量单位千克与克为主要知识点展开和考核,一起来看看: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第三单元复习(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复习检测卷)(1)

01

填空题虽说每空占分不高,但向来是扣分的重灾区。有些是因为对基础知识点理解不透彻,有些是因为粗心大意,还有一些是因为对题目的理解有困难。

题1与题3旨在加深大家在生活中正确运用重量单位千克与克的理解能力与实操能力,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物做参考来帮助我们判断物的轻重是最好的办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挑选合适的单位时,还应该注意单位前面的数据,因为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单位的使用。如身高有两种表示方法,而体重也有两种表达方式,需要我们结合数据来判用。

不论是比较重量的大小,还是对重量进行加减计算,最好的办法是先把不同单位统一起来。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第三单元复习(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复习检测卷)(2)

02

乘法计算知识点:笔算乘法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再乘十位,最后乘百位。乘得的结果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满几十就进几。

虽然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但在计算时,不要忘记与多位数中的0相乘。

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可以用一位数去乘它们的非零数,再分别在结果后面补一个零、两个零、三个零。

选择题中的答案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有点难以抉择,主要还是缺少合适的参照物,缺乏生活经验导致的。在平时,我们拿一些重的物和轻的物来称称看,加深我们脑海中有关重量单位的一个度的印象感觉。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第三单元复习(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复习检测卷)(3)

03

判断题与选择题只是在题型上有区别,在考查内容上很相似。在读题时,除了要注意关键性的词外,还需要结果生活中的一些经验来帮助我们对题目中的说法有一个合情合理的判断。

比如题5,1千克苹果大约有60个,我们可以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买苹果时,随便挑几个就有1千克了,而题目说大约有60个,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至少我们没有见过那么迷你的苹果,对吧。判它错,不用怀疑。

在解决实际问题列算时,需要注意一个细节问题。那就是不同单位之间,要么统一单位后再列算式,要么在列算式过程中,数据后面带上单位。

如题1,小鸡的重量是克,而母鸡的重量是千克,要么我们把这两个数据都统一成克,要么写数据时带上单位。

2千克=2000克,2000÷500=4(只)或2千克÷500克=4(只),答:略。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第三单元复习(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复习检测卷)(4)

04

题5与附加题题1类似,在理解题意的情况下,分析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再利用一定的数学手段来解决问题。

如题5中的“15千克”与“9千克”是一半油加桶的重量,而他们之间的差额是一半油的重量。而附加题题1,2600克与2000克之间的差额关系是2杯水的重量。明白了这些,解决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

下面是空白卷,可以保存打印给孩子家做做看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第三单元复习(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复习检测卷)(5)

05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第三单元复习(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复习检测卷)(6)

06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第三单元复习(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复习检测卷)(7)

07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第三单元复习(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复习检测卷)(8)

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