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准备求职之前,我们需要首先为自己确定一个职业目标,这便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那么,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这里先为大家补上 1 节理论课。

应届毕业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毕业生找工作时常被提起的)(1)

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所谓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在一生的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根据美国组织行为专家道格拉斯·T.霍尔(Douglas T. Hall)的观点,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即在对个人和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标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简而言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下列 3 个方面寻找平衡点:

●个人性格特点和兴趣

●具备的能力、条件和专业知识

●社会需求和市场

在下面这个真实的案例中,我们更可以清晰地看到优秀与平庸仅隔一线。你是否有一个明确而长远的目标?当然,还需要有为这个目标而坚持不懈地努力。

1970 年,美国哈佛大学对当年毕业的天之骄子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1995 年,即 25 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这一批 1970 年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 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不懈努力,现在大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着,但都没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他们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 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

既然职业生涯规划如此重要,那么为什么我们又常常会忽略它呢?美国职业生涯规划大师雷恩·吉尔森在他的经典著作《选对池塘钓大鱼》中提到,“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做,很多人觉得这样做太麻烦,很多人对自己确定的目标和计划没有信心,很多人将目标制定得过于长远,这使立刻看到成果变得不可能,从而导致他们丧失了勇气。”

可以看到,这些导致我们忽略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因并不是不可克服的,我们需要的,仅仅是制订规划时的耐心、毅力、勇气与方法。你的职业生涯规划攻略

职业生涯是与个体的现实条件、环境密切关联的发展过程。这种关联表现为“人”与“职”的匹配与适应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最主要的表现为身体素质、智力和个性特征上的差异,最终又表现为能力与性格上的差异。职业是在社会分工过程中形成的,每个职业都有其自身的性质和内容,对于任职者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个体的差异和职业的多样性的存在,使每个人都不可能适应社会上的每一种职业。因而,在职业和职业性质与就职者个性特征之间的合理配合对组织和个人双方都有好处。同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各种职业及其要求具有相对稳定性,另外个人特征在一定时间里也保持相对稳定,这也正是人与职业可能匹配的前提。

撇开枯燥的理论不谈,我们不妨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看做是恋爱中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如何在茫茫“职海”中寻找到与自己真正“相匹配”的职业呢?

你开始皱眉,很难吧。

可是,秦奇却做到了。

秦奇大学毕业两年,在湖南省一家知名的报社做新闻版主编,在他看来这是一份富有挑战性和成就感的工作,回顾求职经历,他将成功归功于大学“做对了 4 件事”。

第 1 件事是从江西一个县城考入湖南某大学中文系。对于未来,秦奇有两个选择:首先是努力学习学校课堂的知识,3 年后回到生我养我的小镇做一辈子的老师;其次另寻出路,留在城市。要强的秦奇选择了后者,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他大学里做的第 1 件事。对此,他用职业规划的术语来将这第 1 件事戏称做“明确目标”。

第 2 件事是重新审视自我。秦奇发现自己的长项和爱好并不在于教书,他比较喜欢搞一些文字工作,比如写新闻。这件事用职业规划的术语可以解释为“认识自己”。

第 3 件事是秦奇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去思考自己未来会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也是他的职业定位。最终他认识到,在一个大家都在往当老师这方面发展的高校里,搞新闻工作,一定会引起重视,加上具有中文专业的基础以及

学校的院报、广播台等很多资源都可以被利用来很好地锻炼自己……在对职业定位的思考中,秦奇还充分考虑到了市场的因素,对此,他的心得是在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定位都是从自己出发的,但是如果不把自己放到社会的大环境中,看自己适合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就不一定能成功。比如有人认为自己对考古很有兴趣,但是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是很少的,你朝这条职业道路发展,那必然会很艰难。

“投身实践”是秦奇做的第 4 件事。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是真正有多少人愿意做这早起的鸟儿呢?秦奇不无感慨地说:“我是从大一开始去报社实习的。读了 4 年大学,共实习了 5 次,都是直接去敲总编辑的门。对我这样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来说,没有一点儿社会关系,只能靠我自己。通过几次实习,我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他们甚至直接影响到我找工作;同时,我也获得了许多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

秦奇的职业发展无疑是成功的,并且他过去的经历让我们看到这成功背后的必然性。或许,用心的你已经领悟到效仿秦奇职业规划的 4 部曲,拿到心仪的录用信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

●发现职业兴趣、设定职业理想——询问自己的内心、倾听家人和朋友对

自己的评价,还可以选择职业测评工具,发现职业兴趣,进而勾勒出未

来职业生涯的理想图画。

●自我评估和环境分析——通过自我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

劣势,并且依据现实情况清晰地把握,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实践。

●了解职业环境、确立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实习、向从业者咨询或上网查询,了解真实职业环境,包括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所要求的技能、任职资格、职业性质及岗位特征等。只有在对个人进行全面分析以及对环境有较深入的了解之后,我们才能真正结合个人职业理想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制订、实践学期行动计划——为职业目标的实现设定短期的计划,可根据具体的职业要求,寻找自身的差距,制订提高能力的行动计划,严格执行。主要行动目标在于提高自身与理想职业相匹配的能力。记住,没有人因为做错自己的规划而失败,相反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却可能因为没有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因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而与梦想擦肩而过、浪费青春。

也请你不要误解“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含义而舍弃职业生涯规划,要知道,在你的事业发展道路上,变化即机遇是你在按着既定目标探索的过程中迎来的,没有既定的规划,是无法争取新的机遇的。几米在其作品《失乐园》中曾经说过,“在追寻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途经意想不到的美丽花园,望见异常璀璨的星空”。

所以,我们离自己的成功并不遥远,只差一个我们都能做到但却常常被忽略的职业生涯规划。如果我们都能有这样的认识和意识,那么遵循一般的制订计划与设定目标的方法,作出一份属于自己的规划其实并不困难。而你也定会收获“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

Tips:选择职业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清楚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

●清楚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的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劣势、补偿、机会和前途。

●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