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该课例系特级教师所设计,价值较高,但因涉及智慧产权保护,该文只展示部分图片,需要完整全文和PPT的可以留言免费获取。

高一第七单元阅读赏析红楼梦(统编版上册第七单元红楼梦阅读教学设计)(1)

【原著简析】

《红楼梦》以贾府的衰败为背景,主要写一批贵族子女的生活,特别是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通过一个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客观上展示了传统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通过宝黛爱情悲剧的真实描写,表现了人生理想的幻灭。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情节上“贾府衰败的过程”这条线索。

2.学习本文流畅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的大雅大俗的文学语言。

3. 从优秀的古典小说中汲取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对社会和人生的认知,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小说情节上的主线之一:贾府衰败的过程。

2.学习本文流畅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的大雅大俗的文学语言。

【课前阅读指导】

就“贾府衰败的过程”,推荐学生重点阅读以下二十一回:

一、要求在阅读中摘录暗示贾府衰败的相关片段并加以点评(注意参看旁批和章回总评)。答题步骤:①概括。②简摘。③简评。仿照老师给的第七十一、七十二回的答题示例来做。有思考题的按思考题的要求去做。认认真真写在笔记本上带回来交!

【教学步骤】

一、 情感导入:

一个人,一辈子,半本书,万古名!这是说谁写的哪一本书?

(出示课题)《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空前、至今仍然绝后的奇迹,其内容之丰厚,思想之深邃,艺术之精妙,都不是轻易能领会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第一回中的这首诗,既是作者对知音的期待,也是对后世每一个读者的诱惑。你知道这本书为什么叫“红楼梦”吗?《红楼梦》是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子所演之曲名,作者借此交代了书中人物的结局;另外,古代的“红楼”又指妇女所居住的华丽楼宇,以此为名,表达了一切繁华富贵皆如春梦的思想。下边一起来看曹雪芹为我们上演的这出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先看学习目标:(齐读)

高一第七单元阅读赏析红楼梦(统编版上册第七单元红楼梦阅读教学设计)(2)

二、整体感知全书脉络

(一)《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和作用:

高一第七单元阅读赏析红楼梦(统编版上册第七单元红楼梦阅读教学设计)(3)

(二)情节:双线并行,一波三折

高一第七单元阅读赏析红楼梦(统编版上册第七单元红楼梦阅读教学设计)(4)

此处略去1099字

今天,我们就小说的故事情节,来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1、小说从一开始,就已可看出贾府这个大家庭行将衰败的迹象。梳理全书“贾府衰败”的情节,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揭示的? 2、思考:通过梳理“贾府衰败”的情节,给你什么人生启示?(要求:最少答三点,每一点中包含以下两层意思:①正面概括人生启示。②结合《红楼梦》的事例来阐述。)

三、讨论分析问题一

就课堂上讨论的两个问题,课前重点推荐阅读以下21回。在阅读中摘录暗示贾府衰败(原因或表现)的相关片段,并加以点评。重点关注以下老师标注的页码:

作业要求:①概括。②简摘。③简评。仿照老师给的第七十一、七十二回的答题示例来做。 

1、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P24

2、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P40

3、第五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P48

4、第九回 训劣子李贵承申饬 嗔顽童茗烟闹书房P70-74

5、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P154生151

6、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P163生160

7、第三十三回 手足眈眈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P223-224生217-218

9、 第五十五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P379生369

10、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贤宝钗小惠全大体P383-387生373-377

11、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P499-500生486-487

12、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P508,510-511生495,497-498

13、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P532-537生518-523

14、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P540生526  15、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P548生534

16、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P578生564

17、第九十五回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癫P668生652

18、第一0五回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P727-731生707-711

19、第一0六回 王熙凤致祸抱羞惭 贾太君祷天消祸患P732-736生712-716

20、第一0七回 散余资贾母明大义 复世职政老沐天恩P737-738生717-718

21、第一一0回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诎失人心P758-762生737-741   

(此处略去6033字)

四、讨论分析问题二

通过梳理“贾府衰败”的情节,给你什么人生启示?(要求:最少答三点,每一点中包含以下两层意思:①正面概括人生启示。②结合《红楼梦》的事例来阐述。) 

(过程略)

五、历代名家对《红楼梦》的评价

……自《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此处略去2524字)

七、结束语:

贾宝玉最终弃世出家,是他对这个世界的彻底绝望,实际上表达了曹雪芹对当时社会的无情否定,这是一个人人都不配有好运的社会,第五回中的“千红一窟”“万艳同悲”就交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对封建社会失去希望的作家,在他生活的时代,他找不到更先进的思想武器,最终把这一切归结于宿命,归结于“色”“空”。鲁迅说“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曹雪芹即处在这样的苦痛之中,他的孤独是伟大的孤独。

阅读古典名著,要用心灵去体会,用情感去共鸣,用思想去思考。希望今天的课,能为大家今后阅读名著带来帮助。

[板书设计]小结贾府衰败迹象:

经济上——人口繁多,费用巨大。收入有限,挥霍无度。

家族内——子孙不肖,荒淫腐败。人事不和,明争暗斗。

[备课反思]

对经典作品,执教者心中要装着三个“对得起”:对得起作者,对得起文本,对得起学生。《红楼梦》是经典,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在我看来是挖掘其文化内涵,因此我采用了部分情节细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读出暗藏在文本深处的玄机,希望课堂充盈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当今语文课堂,有这样的一句评价之语:“很多语文教师走上了讲台,但没有走进文本。”这种现象在中学语文界较为普遍,因此“浅阅读化” 倾向是当前语文教师解读文本时出现的最大问题。像要求学生阅读《红楼梦》,个别老师自己都不读文本,只是用晚自习的时间播放几集87版的电视剧,考试前再下载一些题让学生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一个不爱阅读的语文老师很难教出爱阅读的学生!从教以来,我教的学生很多都不爱阅读,但却有很多学生毕业多年依然记得我讲的《红楼梦》。如果有几个学生是因为受我的影响而爱上了阅读,我就满足了,因为我已经尽到了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如何呈现节选部分的精妙,让学生透过几堂课产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是一个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的重点,《红楼梦》人物众多,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贾母、探春、史湘云、薛宝钗、紫娟等是我选择重点分析的人物形象。如何写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彰显的是作者曹雪芹的功力,也是我们把握作品时需要着重鉴赏的地方。本人认为做得较好的有以下三点:

一、定位恰当,教学重点突出。

(略)

二、细读文本,紧贴语言分析。

(略)

三、借助支架,深入理解内涵。

(略)

补充资料:

(略553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