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的上海,曾经有一位享誉文坛的女作家。19岁,她发表了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一篇小说,从此扬名。细数她一生的众多作品,当数《倾城之恋》最是著名,这个女子便是“民国奇女子”张爱玲。近日,张爱玲研究专家刘川鄂积40年之功写就的一部张爱玲的全传、真传《张爱玲传》于11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40余万字,以数百万言的张爱玲研究资料为依托,据实写来,力求全面、客观,追求资料之实、洞察之微、理解之彻。

张爱玲最值得看的十本书(紫牛荐书读了几十种)(1)

网上“张爱玲传”大约有几十种,多的是粗制滥造之作

记者在网上搜索了“张爱玲传”,结果不下几十种。其中,自然也有几种严谨的传记,但多的是粗制滥造之作。近十年来,在民国人物(尤其是民国女性)传记“浪漫化”的演绎中,涌现出了为数众多的“文艺版”《张爱玲传》,冠以充满文艺气息的书名,不关注张爱玲的作品和张爱玲何以成为张爱玲,而津津乐道于张爱玲的爱情经历、传奇生涯。那些诸如“世间孤独,都是刚好”“我爱你,与你无关”“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等着你”之类的名字,肤浅、空洞而油滑,喜欢张爱玲的人自然会唾弃,对不了解张爱玲的人来说,读这种传记,简直是一种彼此的伤害。

十余年间,不断有新的张爱玲研究资料出现,2009年2月《小团圆》出版,张爱玲、胡兰成的旧事多了不少佐证;2012年庄信正的《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出版,2013年夏志清的《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出版,张爱玲晚年的生活细节浮出水面。这些新材料的出现,自然也要求张爱玲的传记写作者丰富对张爱玲的认识。在2020年版《张爱玲传》后记中,刘川鄂说:“几乎所有与张爱玲相关的资料,都在我眼前过了一遍。”

刘川鄂研究张爱玲已近40年。1985年,他读硕士时读到竖排影印本的《传奇》《流言》,由此被张爱玲深深吸引。硕士论文,题目即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张爱玲”。1990年代初初写张爱玲传记,成《乱世才女张爱玲》一书,也许不太令人满意;1995年再写,终于写成,由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被称为小团圆出版以前最好的张爱玲传。此后,他随新材料的出土而不断修订,更新、完善对张爱玲的认识,最后呈现出来的,便是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这部45万字、近600页的《张爱玲传》。

这部《张爱玲传》可能是最详细、最全面的一部

这些年来,张爱玲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界,她创造的“名言”,比如“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出名要趁早”“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被各样的人,在各种情景里引用,几乎成了人们的公共语言。至于缠绕在她身上的种种传奇——她显赫的出身(曾外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鸿章),她和胡兰成的爱情,她极度孤独、寂寞(起码在大众眼中如此)的晚年——让她进一步走向大众:作为一个一流的文学家,作为一个传奇的女性,更是作为一个顽强地活在自己世界里、清坚决绝的现代人。

本书自张爱玲的祖父辈写起,对张爱玲的“贵族血统”(曾外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鸿章)和不幸童年,有充满了真知灼见的体察;对张爱玲的成长之路和文学之路,有联系文本的具体分析;对张爱玲名扬上海的璀璨夺目和恓惶孤寂的晚年,亦有全面的描摹和深刻的分析;对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恋爱及去国之后与赖雅的结合,也挖掘史料,力求全面体现。

本书既写出了张爱玲的绚丽夺目,写出她何以是伟大的作家;也写出了张爱玲的孤寂,写出她何以是决绝的现代人。而写张爱玲之外,对张爱玲所处之时代与同时代人的着墨,亦可见作者开阔眼光与雄浑笔力。

张爱玲最值得看的十本书(紫牛荐书读了几十种)(2)

作者刘川鄂,祖籍重庆,生于鄂西。湖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出版《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张爱玲传》《传奇未完:张爱玲1920-1995》《湖北文学通史·当代卷》《从现代到当代》《批评家的左手和右手》等著作十余部。

倾心张爱玲40载:1985年开始研究张爱玲,硕士论文即以张爱玲为题;1993年动笔写张爱玲传记;2000年,写成初稿《张爱玲传》;2008年,增订至30万字的《传奇未完:张爱玲1920-1995》,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2020年,吸收最新资料,修订为45万字。

刘川鄂这部《张爱玲传》可能是迄今为止所有张爱玲传记中最详细、最全面的一部。其资料之详实,理解之透彻,得到了陈子善、冯天瑜等学者的称赞。

冯天瑜在推荐语里说:刘川鄂是张爱玲研究里手,自1980年代以来有多种评张论著面世,卓见迭出,今次增订版《张爱玲传》集其大成。陈子善尤其注意到了刘川鄂对张爱玲同时代人的群像之描摹,对张爱玲所处时代的认识,因此说刘川鄂“研究之深、洞察之切“,这一点,一方面固然是就现有资料的掌握比较完备,另外,也因为刘川鄂长期以来深耕于现代文学,他的博士论文《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不是一个对现代文学、现代史有充分研究的人,是万难写出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