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吴起并不容易。

柏杨在他的《柏杨版资治通鉴》里为吴起连问三句“何负于”:“吴起何负于鲁国?被疑逃亡。何负于魏国?又被疑逃亡。何负于楚王国?更遭杀身之祸。”。并且认为吴起“忠心耿耿,才干之高,历史上很难找到匹敌,竟不容于当世”。读着这些柏杨对吴起的评价,我只能说:柏杨,你根本就不懂吴起。


吴起评价(这个可能是最中肯的)(1)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要客观的评价吴起,不能把吴起放到现在来看,必须回到他那个时代。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用三个成语来形容是最恰好不过的了:风云万变、风谲云诡、风檐寸晷。我称之为“三风”年代。

吴起的出场,《资治通鉴》说他“仕于鲁”,至于是什么原因使他从卫国跑到鲁国去并没有说明。最流行的说法是《史记》版本的“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出卫郭门。”,而《东周列国志》则只是说他“以击剑无赖,为母所责,起自啮其臂出血”然后辞母而去。

鉴于司马迁治史不严谨,冯梦龙经常给他收拾残局的经验(拙文《她怀孕40年,产下一女,与众不同》里有列举一二),我比较相信《东周列国志》里的记载。要知道,吴起只是一个文士,要杀三十多个人并非易事。而且,那个年代虽然战乱纷争,但杀三十多个人后高调逃跑而且还成为网红是不可能的。

而且在这个事情上司马迁并没有很肯定,只是说“鲁人或恶吴起”。可是历史上很多学者都学了司马迁,相信那些荒诞不经的猎奇之事,常常把这些事拿来诟病吴起,真是好样不学学坏样。

所以,吴起并不是一个“嗜杀成性”的人。

吴起评价(这个可能是最中肯的)(2)

吴起的出场还有一个过门。那就是曾经去曽参门下学习,然后因为母亲死了不回去治丧,所以被曽参赶走了。这个也是不靠谱的。

那个年代,曽参教的东西基本没用,事实就摆在那里。他能招到学生就不错了。我想真实情况应该是吴起学习时吊儿郎当,心猿意马,曽参很不喜欢他(以曽参的性格,很有可能),也怕他日后不成正统,玷污了自己的名声,所以想赶走他。偏偏吴起学习成绩很好,曽参找不到其他借口,只好用“不治丧”的名义,这对于儒家来说可是头等大事,马虎不得。

“治丧”是很重要,可是也是要因人、因时、因地、因事来看。在那个“三风”年代,机会稍纵即逝,吴起本来就懊悔在曽参那里学不到什么,顺水推舟,跑去学兵法了(至于向谁学,史书没记载,搞不好又是鬼谷子,如果他那时出生了的话)。对于这样一个儒家的叛逆,想在司马迁等笔下有个好名声也是要基本没戏的。不过,吴起并不在乎。

所以,吴起是个识时务的人。

吴起评价(这个可能是最中肯的)(3)

吴起终于正式出场了。可是,一出来就先创造了一个成语“杀妻求将”。这在《史记》、《资治通鉴》和《东周列国志》里都是比较一致的。估计司马光和冯梦龙觉得老给司马迁找不是也不好,所以认同了一回。但依我看,这也是子虚乌有的事。

虽然冯梦龙在《智囊》里,把吴起和乐羊、马良(明)归为同一类人,说明“能做出不近人情之事的人,其心不可测”。但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这事值得推敲。

吴起之所以得不到大将军的位置,绝对不是因为他的才能不行,这个无需证明。但原因是什么呢?肯定是反对他的人比较多。反对的人天天看着你,哪怕你有个小小的不法举动,马上就会被人收拾的。吴起不会傻到在这个时候杀妻。

有人说,那个年代杀妻很大件事吗?女人不是没有地位吗?问题是“妻”不是普通的女人,那个年代对这些名份是非常看重的,没有官方公布的正当理由,休妻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书上经常说的“三妻四妾”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何况无缘无故杀妻。

《容斋笔记》里记载吴起是个比较讲信用的人,‘徙木偾表’说的就是他和商鞅取信于民的故事。对于这样一个人,我更相信历史上的“吴起休妻”的说法。

所以,吴起并不是一个寡情薄意的人。

吴起评价(这个可能是最中肯的)(4)

吴起在鲁国没有多久就呆不下去了。这很能理解,鲁国是礼仪之邦,是孔子的故乡,你一个叛逆的外国人没被整死算好了。于是吴起来到了魏国。开始了他“兵法如神”的传奇生涯。

在魏国的战功就比较彪悍了,根据《吴子兵法》的记载,吴起在担任西河郡守期间共与诸侯军队大战76次,大胜64次,其余不分胜负。(不过,这本王婆卖瓜的著作经史学家考证,并非吴起原著,他的原作早已亡佚,现存《吴子》六篇,是后人伪托之作)。

但无论如何,那时的吴起是意气风发的,也是得意忘形的,于是有了关于“国家险固”的经典对话:

魏击(魏武侯)继位后,有一次在西河(潼关以北的黄河)乘坐御舟,顺流而下,水势奔腾,峭壁夹岸,行到中游,神采焕发,对吴起说:“多么美丽的锦绣江山啊,固若金汤,这是我们魏国的至宝!”。吴起一本正经地说:“我不认为地理形势有什么重要,国家的安危,在领导人的品德,不在山川的险阻……”。高高兴兴的一次游玩就这样废了,常人尚且会觉得扫兴,何况一个刚即位的心怀大略的国君呢?况且是用一种教训的语气。而且旁边肯定还有其它臣属和美女,吴起也太没眼色了。

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记录在《荀子》里,地点改为朝堂之上。内容大概是吴起对魏武侯说:你这么厉害,还要我们干什么呢?你得学学人家楚庄王,要用手下能人的智慧,不要国君自己成了天花板,这样的国家很危险。作为领导,这样被教训,还拿一个乡下人来比喻自己,魏武侯心里对吴起一定是恨死了的。

不过,魏武侯并没有责难吴起,反而退了几步,拱手拜了两次说:“是上天派先生来挽救我的过错啊。”

吴起并不知道老虎吃人前都是要先退后两步的,也不明白官场里老板的话是不能太当真的。于是,飘飘然起来,觉得自己是号人物了,决定更上一层楼,要取得更大的政治地位。可是,那时的魏国可谓是人才济济,吴起也不摸摸底就要跟田文争相国的位置。人家可是有国际背景的,而且还有李克这样的重磅人物支持,吴起怎么可能坐上那个位置?政治上没有输赢,只有死活,为了活命,吴起再次快跑,成了战国第一跑男。现在他才明白为什么魏武侯说他是“上天派来的”,因为魏武侯准备把他送回天上去。

所以,吴起是个政治白痴。

吴起评价(这个可能是最中肯的)(5)

楚国是相对比较落后的,所以对人才也比较看重。楚悼王熊疑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精神,马上就笑纳了吴起,并且让吴起施展拳脚进行改革。对于这样一个见多识广,去过大城市见过大世面的人,楚王是非常信任的(何况还在魏王面前夸过自己的祖辈)。

作为政治白痴,吴起根本不知道哪怕封建社会,统治者也是一个阶级而非一个人,而任何一个阶级里面都有很多派系而不是一个整体。吴起的改革立马促进了楚国统治阶级的大团结,在楚悼王死后纷纷用箭把吴起射杀了。虽然政府事后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但这并不表示政府对吴起的认同,吴起千疮百孔的尸身还被政府拿来车裂肢解。做人到这个地步,也算是很失败的了。要说他“才干之高”,那是瞎扯。

《淮南子》评论说:吴起和张仪,智慧不如孔孟,却想使大国君主互相争斗,结果导致自己被车裂肢解。这是比较中肯的。吴起如果安心做一个优秀的大将军,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把仗打好,不要胡乱搞跨界创业,怎么会有那样的下场呢?

所以,吴起是个不自量力的人。

吴起评价(这个可能是最中肯的)(6)

最后说说柏杨提出来的“忠心耿耿”,那个年代根本就不存在。根本就没有人也没有国家可以来“忠”,天子都不管不顾了,还去“忠”谁?。吴起从来也都没有“忠君”的思想,他“忠”的只是自己。那个年代的人都是这样,这是环境造成的。《容斋笔记》里有一篇叫“秦用他国人”,里面列举的人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忠君”的,若放到现在,都成了“汉奸”或“叛国者”。

要评价吴起确实不容易。吴起是个悲剧英雄,但并没有到柏杨所说“如果有一个国家能对他始终重用,历史可能重写”的地步。

柏杨这样说,只能说他并不懂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