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支医学中心2021“世界献血者日”系列科普(4)

关于献血的几个真相 关于献血的这些事儿(1)

冷爱华 娄冰洁,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输血科

医研部医学科普中心 编辑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众多无偿献血者为了维护健康、挽救生命做出贡献。献血是一件光荣且对社会有益的事,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献血有哪些事项需格外注意?献血后多长时间能恢复,是否要特意“补一补”呢?

献血注意事项

(1) 献血前一周不用药,如您有一周内的用药史应暂缓献血。

(2) 献血前清淡饮食,食物应少脂肪,不油腻,勿空腹献血。献血前后不饮酒。

(3) 献血前后保证充分休息和充足睡眠,不做剧烈运动。

(4) 献血前须准备好本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

(5) 献血过程中保持放松状态,一般不会引起不适。倘若您出现了心慌、气闷、口渴等不适症状,应立即与采血护士沟通,以便采取处理措施。

(6) 献血后稍事休息,不要急起,并按压穿刺部位15分钟左右。

(7) 穿刺点上的敷料应保留至少4小时,弹性绷带保留1小时,避免沾水,以保持针眼清洁。

(8) 献血的手臂尽量不要提重物。

(9) 如您的手臂针眼处有少量皮下淤血,请及时进行适当冷敷,并可在献血24小时后进行热敷,以促进吸收。

关于献血的几个真相 关于献血的这些事儿(2)

献血后不必过度“滋补”

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献血后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肝、脾等脏器内贮存的血液会迅速进入血液循环中,使循环血量保持平衡稳定。

血液周围的液体立即进入血管,一到两个小时后,血容量即可补足;血浆蛋白在一到两天内可以补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7~10天左右的时间可恢复到献血前水平。

由于当代社会物质的极大富足、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日常生活的饮食中并不缺乏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献血后,不必过度“滋补”,建议合理规律膳食,适当多食用一些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牛奶等),补充新鲜蔬菜及水果即可。

关于献血的几个真相 关于献血的这些事儿(3)

学习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记住献血注意事项,安全献血!愉快献血!

(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