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吴林街道天柱山村风景优美,因历史悠久的天柱山而闻名遐迩,又因贞修庵、大佛寺、黄家大院等遗迹保存而游人不断,先后被公布为峄城区、枣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柱山的来历

天柱山,海拔130多米,位于峄城区吴林街道天柱山村。素有:白山诸峰屏其前,仙坛诸山拱其后,承水自北来,绕其左麓而南流之说。山虽小而秀,四周峭绝,嶙峋苍翠,平地崛起,卓立若笋,屹然独处,不与群峰为伍,因而被世人誉为“峄县之望山”。

峄城区最高的山(峄城有一座鲁南小泰山)(1)

峄县因葛峄山而得名,史书有载,峄境内城西北有凫山,东南十五里有葛山,峄山之阳多产桐树,此山为众山在外围环绕。因此,乾隆二十六年重修《峄县志》的序言写道:“峄因山得名,其见于经传也屡矣”。

峄城区最高的山(峄城有一座鲁南小泰山)(2)

穿门楼入院内,道旁古松参天,碑亭林立。穿过碑亭便是钟楼和鼓楼,钟楼内悬一钟,重吨余,撞其钟,音传数里。钟楼北即大殿。大殿极为壮观,雕梁画栋,飞檐走兽,饰以红、白、黄、绿各色,光彩夺目。殿内十棵大石柱,尤以四棵龙盘柱最为精美。其柱高4米,直径0.6米,柱上方为两只凤凰,展翅欲飞,奔向初升的太阳;下面为二龙戏珠,似云生风从,吞云吐雾,一派生气。其图案构思之巧妙,雕刻工艺之精湛,堪与孔庙大成殿之龙盘柱媲美。

天柱山原本秀丽挺拔,再增建了大佛寺、贞修庵,更烘托了山的雄伟和名望。

贞修庵

贞修庵的庄严已不复存在,原本经历战乱、年久失修的贞修庵在1992年又遭遇了一场大火,如今一派凄凉景象。大殿仅剩下岌岌可危的东西山墙、三棵浮雕盘龙柱及三棵八棱柱,盘龙柱上的浮雕二龙戏珠,吞云吐雾,一派生气,凤凰展翅依然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其图案构思之巧妙,雕刻工艺之精湛,堪与孔庙大成殿之盘龙柱相媲美。2011被公布为枣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峄城区最高的山(峄城有一座鲁南小泰山)(3)

相传这些柱子是在修建贞修庵时从孔府运来的。大殿前的钟楼被烧毁,鼓楼还幸存,但已残破不堪,上下两层,青砖青瓦,楼顶已坍塌一半,上面长满了野草。在大殿前面的青石、碎瓦中,浮雕龙碑的半截碑帽上面依稀可辨“圣旨”二字,在龙碑的东侧,还有半截石刻的龟驮碑座,龟的头部已被砸掉。

峄城区最高的山(峄城有一座鲁南小泰山)(4)

贞修庵何时、何人所建,说法不一。《峄县志》有记载,天柱山下有一个孔善人,乐善好施。他有一女儿,聪明伶俐,听读佛经后即能理解大意。到了始嫁的年龄,而誓不嫁人,一心向佛,于是削发为尼,法号“性训”。居茅屋上香诵经,种地化缘,早晚操劳。尽数十年积蓄,先后创建了大殿、千佛阁、庵院等。由于其乐善好施,广结善缘,庵里香火旺盛,成为鲁南名刹。

峄城区最高的山(峄城有一座鲁南小泰山)(5)

许多村民听上辈老人代代相传下来的却又是另一种说法,据说唐朝时期,孔子的第x代孙女,从孔府远嫁至南方,大概徐州一带,路经此地,突然传来男方病逝的消息,无奈之下,留在此地。同行的其兄也同留在此,并在村西北的山上修建了大佛寺,山下修建了贞修庵,兄妹俩一同出家修行。相传,修建大佛寺与贞修庵是由唐朝开国大将胡敬德作监工。贞修庵住持孔善人,乐善好施,深得村人的崇敬。

峄城区最高的山(峄城有一座鲁南小泰山)(6)

当时的贞修庵占地40余亩,庵院由方砖砌成,高3米多。门楼三间,二层,高9米,墙基为青石,墙体为青砖。院内苍松翠柏,绿荫遮天。两侧石碑林立,其中有明崇祯、清顺治敕勒龙碑二块。钟楼内悬大钟,声传数里;鼓楼内一鼓如碾,擂之响如雷鸣。三间大殿飞檐彩拱,殿内10棵石柱,前两棵高约4米,直径约0.6米,浮雕凤凰2只,展翅腾飞,二龙戏珠惟妙惟肖。后两棵高约6米,直径约0.8米,浮雕除二龙戏珠又有八龙盘柱,工艺精湛,形态逼真。其余有4棵八棱石柱,2棵四棱石柱。殿内供奉观音大士,文殊、普贤菩萨及侍童塑像。大殿东北角一座八角阁楼,供尼姑住宿。解放后,贞修庵仍居住着三四位尼姑,到了1955年还有一位尼姑,名圆理,当时贞修庵只剩下大殿,无法住人,村里便在天柱山南盖了一间草房让其居住,直至其去世。

至今村中仍流传着贞修庵住持孔善人的神奇传说。相传有一年,孔善人种了二三亩谷子,即将收成时,一群无赖趁夜色去庵中偷盗,正当他们往家挑谷子时,突然起了大雾,看不清道路,盗贼们就把谷子藏匿起来。第二天雾散天晴,贞修庵的徒弟们发现,被盗贼偷走的谷子竟放在院子里。原来,是大雾让盗贼们迷失了方向,把贞修庵的院子当作了藏匿谷子的地点。

大佛寺的现状

大佛寺,位于峄城区吴林街道办事处天柱山山顶,据《峄县志》记载,大佛寺创建于元泰定年间(1323—1328年),大佛寺坐北朝南,三间大殿,殿高约9米,占地80平方米,砖木结构,单层彩绘重檐,脊顶饰二龙戏珠。殿内供奉佛母和十八罗汉塑像。天柱山大佛寺2013年被峄城区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被公布为枣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峄城区最高的山(峄城有一座鲁南小泰山)(7)

沿贞修庵遗址至西北山顶,到处可见残壁断垣,断石碎砖,这就是《峄县志》中所记载的明代香火旺盛的大佛寺、佛母塔遗址。在碎石中,仍看到一口古井,井中有水,据说四季不涸。井边有块残缺不全的石碑,碑文字体为行楷,由于长久风吹日晒,字迹已模糊不清,仔细辨认,仅仅认出了“唐××元年”几个字。据老人介绍,这块石碑被断为三块,其中一块可能沉入井中,另一块不知去向。在山顶的南部,有一处约20平方米的平台,用大块的青石砌垒而成,像似大佛寺的庭院。

峄城区最高的山(峄城有一座鲁南小泰山)(8)

据《峄县志》记载,大佛寺创建于元泰定年间(1324—1328年),大佛寺坐北朝南,三间大殿,殿高约9米,占地80平方米,砖木结构,单层彩绘重檐,脊顶饰二龙戏珠。殿内供奉佛母和十八罗汉塑像。殿前左侧有一“碑上柏”,因一棵老柏树倾斜压在碑上而得名。院内有东西廊房,东廊房设有各种古铜玉器,西廊房多挂名人字画。大殿后为赏月阁,两层,四棵八角石柱,四棵朱红木柱立其中。结构严谨,装饰别致。下层室内彩绘习武壁画,上层为休息赏月悠闲之处。

九层四十余米高砖木结构的佛母塔位于寺内东北角。佛母塔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重修,后毁于战乱。天柱山虽小,但因山上有佛母塔而闻名,据传此塔始建于唐代。贾三近之父贾梦龙以此山为号,人称“柱山翁”,他曾于万历二十年主持重修此塔。在《明史》中,天柱山是古峄县惟一被选载的一座山。此佛母塔非同一般,贾三近称山上“有小浮图丈余”即指此塔。

峄城区最高的山(峄城有一座鲁南小泰山)(9)

天柱山,山以“天柱”为名,概取“柱石中天”之意。山有佛家善地,更曾有黉学奎壁,皆文明进步祥和之象。今逢盛世,定能“柱”峄而“望”,方于“天柱”之名始无负矣。贞修庵与大佛寺、佛母塔原有的庄严与壮观已不复存在,仅余青石、砖块、碎瓦、断壁,令人慨叹。惟幸存的浮雕盘龙柱、碑刻、古井,尚可证明它们曾有过的兴旺和神圣。

黄家大院的历史

黄家大院,位于吴林街道办事处天柱山村内,四周为城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内有房屋130多间,现最后只剩下两栋建筑,为天柱山村居委会办公场所。据说,天柱山黄家大院是孔善人所建,经多年后转卖给了刘氏,刘氏曾在黄家大院建有碑文,已无法考证,后经多年后卖给黄家。在天柱山南黄家林碑中(现已不存在)记载,黄宝寿应为黄家第一任地主,曾任清朝武督位。

峄城区最高的山(峄城有一座鲁南小泰山)(10)

黄宝寿之子黄依仁,字百安,有七位妻子,生有三儿两女。其中,黄张氏生有一男一女,男的名字叫黄四,女的名字叫黄二姑;黄王氏生有两男一女,男的叫黄八、黄九,女的叫黄七姑。其他几位妻子也孕有多名小孩,因各种原因均未出世。几个孩子结婚后,黄依仁将东大院分给了黄四,西大院分给了黄八,黄九被分到了泥沟镇后程。

峄城区最高的山(峄城有一座鲁南小泰山)(11)

建国前后,黄家大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不同性质的单位落脚在这。1948年左右,野战军后防医院;1951年-1953年,枣庄市劳改队;1954年左右,枣庄市党校;1955年-1960年左右,枣庄市福利院;1964年-1967年左右,枣庄市第一农业中学。后交由天柱山村大队、村委会、居委会作为办公场所。黄家大院,2013年被峄城区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被公布为枣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峄城区最高的山(峄城有一座鲁南小泰山)(12)

来源:枣闻天下微视枣庄 作者:孙墨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