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立春变牛年 立春为什么要打牛(1)

今日立春,需要将牛暴打一顿,这习俗你听到过没有?

“打春牛”可能是最容易被遗忘的一种迎春习俗。

简单来说就是先搞一头土做的牛,大家一起兴高采烈地鞭打,然后把碎片带回家,因为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为什么立春变牛年 立春为什么要打牛(2)

打春牛。图源:wikipedia.org

我国牛耕技术的使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打春”应该也是源于春秋时期的习俗,史书上有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

那个时候迎春和打牛是国家级的大仪式。

《礼记·月令》记载,先秦时期,每逢孟春之月,天子就要率领三公九卿到郊外迎春,后来历代最高统治者都照行不误。

仪式前,各地的官吏们都要先洗澡,再穿上素服,然后聚集乡民,设桌上供,焚香叩头。各位大人还必须步行到达典礼现场以示庄重。

仪式重要的一环就是在供桌前做一个土牛,让扮作勾芒神的人举鞭打土牛,这土牛就被称为“春牛”。

芒神,顾名思义,跟万物生长有关。

原为中国古代掌管柭木的官吏,后来作为主宰草木和各种生命生长之神名。

为什么立春变牛年 立春为什么要打牛(3)

山海经中的芒神。传说它的本来面目是鸟,它鸟身人面,乘两龙。图源:山海经

“芒神”既是木神,又是春神和谷神。《山海经·海外东经》说:“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唐阎朝隐诗云:“句芒人面乘两龙,道是春神卫九重。”

其身高三尺六寸,象征农历一年的三百六十日,手上之鞭长二尺四寸,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

为什么立春变牛年 立春为什么要打牛(4)

三星堆发现一座人头鸟身的青铜神像,被研究人员认为与《山海经》的春神「句芒」是相同的来源。 图源:wikipedia.org

“打春牛”的中心思想并不复杂:春耕靠春牛,要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

春牛兄的入场规格很高,一般以四人抬入现场,然后遭受暴打。

先是扮演芒神的人主打,然后围观百姓皆可参与。

为什么立春变牛年 立春为什么要打牛(5)

做牛冤不冤?图源:wikipedia.org

与各种跟时令有关的仪式一样,这首先是个跟GDP有关的春耕励志大会。

唐代诗人元稹的组诗《生春》十二首中,就有“鞭牛县门外,净土盖春蚕”诗句,记录了“打春牛”的生动场景。

用一个极带观赏性的,人人可参与的互动节目作为核心设计,比起单独的朗诵励志公文来说,效果要好无数倍,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为什么立春变牛年 立春为什么要打牛(6)

唐代画家韩滉所绘的《五牛图》局部。图源:公版。

为什么立春变牛年 立春为什么要打牛(7)

唐代画家韩滉所绘的《五牛图》局部。图源:公版。

迎春仪式不仅是一个带有劝励春耕意义的大会,也是一个百姓的狂欢大会。

这仪式发展到了后朝,更是隆重。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和吴自牧《梦粱录》分别记载有北宋开封、南宋临安的鞭春习俗:“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

“百姓卖小春牛,往往花装栏坐,上列百戏人物,春幡雪柳,各相献遗。”

那是相当的热闹。

据清人的《燕京岁时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为什么立春变牛年 立春为什么要打牛(8)

后来,在祭祀仪式和年画中,芒神变成了春天牵牛的牧童,头有双髻,手执柳鞭,亦称芒童。图源:公版通记

男人们“鞭春”时,女人们“戴春”,她们头戴色彩艳丽的纯幡,也用裁剪的春燕、春蝶做饰物。

老人和孩子则不忘“咬春”,也就是吃春卷、春饼。

为什么立春变牛年 立春为什么要打牛(9)

春卷。图源:wikipedia.org

儿童也有敲打小锣、竹板等,唱着歌词,挨户索取红包的习俗。

“打春牛”则从打土牛开始,过了许多年,土牛又升级成了纸牛:一个纸糊的牛里面装上五谷,被当作“春牛”,在迎春会上让“勾芒神”举鞭狠打。

为什么立春变牛年 立春为什么要打牛(10)

纸糊的也是牛!图源:wikipedia.org

牛被打倒,纸被打烂,里面的五谷流出来,这象征着打出一年的五谷丰登。

作者:框舅 I 编辑:框舅

为什么立春变牛年 立春为什么要打牛(11)

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