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邵家屯西地,东高穴村的南地,西高穴曹操高陵的东南方向有一座高大突兀的封丘,古有之。

辉县市冀屯包公庙村古墓(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和士开墓冢考)(1)

安丰乡和士开墓

安丰乡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乡域,境内像这种广阔的平地突然中间出现一座高大圆形的封土大冢较多,祖祖辈辈生活在附近村落的人们也都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正如当地农民眼里的此大冢一样,不知多少辈的先人,生下来就已听上辈人说见它早已在这块地里杵着,更不知杵了多少个春秋,是谁所堆于此。

百姓在茶余饭后聊天,偶然也聊到祖辈流传下来这毫无新意的有关大土堆的民间传奇。

由于此地离古邺城颇近,又是漳河故道,有由西向东奔流而下的漳河做纽带,形成了古邺都城以西,达官贵族宗族心仪的王陵区。

实乃年代久远,故,民间流传此大冢与曹魏时期的曹操七十二疑冢和伪粮冢有关。毕竟它的存在陪伴了历朝历代数百辈附近村民的生老病死和朝代更替,早已习以为常了。何况附近像如此模样并世代叫“西冢坡”、“小冢地”、“冢谷凸”的高土谷堆很多,虽然有的已推平,都也见怪不怪了,都仅仅当成故事传说偶尔聊聊,而没人真正去探究它的来历与真伪。

辉县市冀屯包公庙村古墓(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和士开墓冢考)(2)

大冢地里

真正知晓此大冢是谁之真墓的,还得从当地农民拂晓在田地里浇地时突然发现的盗洞说起。

1996年秋冬的某天早上,此大冢地的主人来到田里农耕,发现杵在田间的大土堆上有新土痕迹,上去一看,发现了一个漆黑的盗洞。当时村民对古墓保护意识不强,也没太在意。无独有偶,1999年一月,更大的盗洞再次出现,这才引起重视。

经公安部门数月侦破,盗墓贼最终被绳之以法。经审问得悉,第一次盗掘获得墓志铭石和随葬品陶俑9个,不知名文物若干(被盗文物已出手)。

辉县市冀屯包公庙村古墓(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和士开墓冢考)(3)

第二次盗掘对墓葬破坏较为严重,盗洞从冢正上直掘至墓室棺椁处,盗获随葬陶俑50余个,陶罐等物品若干。此盗洞深约二十余米,导致墓冢上方在不久后坍塌下陷而形成了一圈大坑,冢顶的坑岸四周到处丢弃着挖出的墓砖。

200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潘伟斌正在此大冢的北二里处考证曹操陵区的另几座古墓,上大冢封土顶部视察后为之深感痛惜。

辉县市冀屯包公庙村古墓(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和士开墓冢考)(4)

据说当时盗墓者被抓后交代,墓志铭等文物已卖,大致流失到河北省某地。庆幸保留下了墓志铭拓片,才得以知道该大墓为北朝武成帝的宠臣“和士开”之墓冢。

该墓志有盖,盖上篆刻有《齐故丞相淮阳王和公墓志》。墓志文中那洋洋洒洒的1340个隶书体石刻铭文中虽有6字残缺,但志石记述详细,足以清晰佐证和弥补有关历史记载和士开生平历史之不足,还佐证了埋葬地离野马岗和邺城的距离。

辉县市冀屯包公庙村古墓(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和士开墓冢考)(5)

出土的该墓志铭信息显示,与他有关的简短史记和民间流传的和士开其人大相异样,反差颇大。这究竟是这么回事呢?

笔者梳理几多史记故事和民间传说结合墓志铭文,以做比较的方式开启这次对和士开这个历史人物的考究。

先从史记中所记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开启这次考证。

辉县市冀屯包公庙村古墓(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和士开墓冢考)(6)

据有关史书记载显示:

和士开(公元524年~571年),本姓素和氏,字彦通,清都郡临漳县(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人,西域胡人后代(有说是鲜卑人)。南北朝时期北齐宠臣,中书舍人和安之子。

当时北齐朝政极其腐败,和士开有幸入国子监接受良好教育,后投靠高欢的第九子长广王高湛后,两人相互投缘,被授开府行参军。

他精通胡乐琵琶,生性乖巧,善于谄媚,特会握槊之戏。特别是与高湛之间的特殊感情和付出,相互堪称形影不离,臭味相投。 因此极受高湛的亲宠。他曾奉承高湛道:“殿下您非天人,而是天帝。”高湛受用地回答说:“卿也非平常世人,而是世神。”和士开受宠幸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让常人都怀疑两者的性取向有问题。

太宁元年(公元561年),武成帝高湛即位后,更是得以重用,授和士开给事黄门侍郎,与胡长粲、高阿那肱等人号称“八贵”。

和士开为巩固地位,讨好太子高纬,常对高湛说,“自古帝王,尽为灰土。尧舜桀纣,竟复何异!”陛下不如趁着年轻寻欢作乐,国事交给大臣去办。高湛大喜,日夜畅饮。并劝高湛作太上皇,怂恿武成帝禅位后,和拜尚书令,封为淮阳王,权倾朝野,任人唯亲,荒淫无耻,竟然色胆包天到与武成胡皇后有染。

其实他俩非同一般的关系文宣帝高洋早在以前就曾觉察到过,感觉和士开这个人太轻薄,不想让高湛与他关系过于密切,找罪状把他逐出京城流放马城(今河北怀安西),不久,高湛一再出言请求文帝,又把和召回京城了。

武成帝后经和士开念佛式忽悠,让王位与太子,过上了和口中的神仙境界,天天深居宫中,日夜一味淫乐,仅三年光景,身体被酒色抽空,荒淫过度而死。

高湛死后,赵郡王高睿感觉和的后台坍塌,和几个大臣趁机弹劾和士开,极力反对他担任要职。在胡太后与朝中贵臣的宴会上,高睿当面陈述和士开的罪行,说和士开是先帝弄臣,秽乱宫掖,请求将其放外任削其权,怎奈抵不住胡太后与和士开的床第之亲,情意浓浓激烈偏袒。和见高睿等人弹劾,图穷匕首见,生毒计诬陷高睿有欺君之罪,在永巷埋下伏兵擒获高睿押送到华林园惨刑处死。

辉县市冀屯包公庙村古墓(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和士开墓冢考)(7)

此事件后,和士开大权独揽,得控朝政。一直到他被杀,执掌北齐政权达八年之久。

武平二年七月(571年),因矛盾积累成疾,赵郡王高睿之死引起的王公大臣极大愤慨难以压制,朝野上下暗流涌动,政权摇晃。和士开最终走向了他设计伏杀赵郡王的老路,被琅琊王高俨殿前伏兵所杀。

和死后,朝野上下大快人心。随追赠假黄钺、太宰、司徒公、尚书左仆射、都督十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号文定。史书未记载葬于何地。这也就有了“后人不知冢埋谁,民间流传是疑冢的传说”。

既然史料记载和士开其人品德败坏、权倾朝野、任人唯亲、荒淫无耻。那么问题来了!如此极坏之人,被杀后为何还得以厚葬?殇葬级别竟如此之高?墓冢封土如此之大?经历一千四百五十余年依然屹立于此?

待细阅墓志内容后更是使人云山雾罩、一头雾水。墓志铭内容非但没有贬损其人,竟然全文莫名其妙地表彰大赞和士开,两方石碑刻满褒奖歌颂之词。难道后人又如对待曹操一般以讹传讹歪曲了他之功绩?

下为墓志铭原文由于碑文内容太多,笔者学历颇低,誊写原文看官自己断句,仅供大家共同探讨学习和体悟内中境意。

辉县市冀屯包公庙村古墓(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和士开墓冢考)(8)

和士开墓志铭文一

辉县市冀屯包公庙村古墓(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和士开墓冢考)(9)

和士开墓志铭文二

【墓志铭原文】

公讳士开字彦通清都临漳人也介峭峙于金山旅长澜于溟海为宗代野称长燕方五世祖魏尚书令道高辩峻昭瑛图史世载不殒贵仕高名考司空文贞公风范嶷然冠冕列位己着先贤之首又处名臣之宗王枕藉家祉弘宣世德标伟量于僮身称大成于弱齿立身树行之基隆家赞国之术日就月将时成岁茂公望表于折旋相器形于俯仰民誉爱集公辟先降起家司空府行参军徙京畿士曹参军此则千寻起于豪末万刃兴于一匮也世祖武成皇帝龙视深居未抚飞跃之运风德幽峙方待高鸣之期平台迥立层阁洞启一见奇士酒脯为好及六飞代马五让汉庭负扆诏爵小大成序除散骑侍郎兼主表都统加宁远将军进给事黄门侍郎食北绛郡旋加中坚将军赐爵真定具子仍兼散骑常侍俄而即真进封开国伯昌三百户加平西将军王逸调英风形于造次望清任职动自能官龙光所萃倾注朝市转秘书监假仪同三司寻正仪同拜侍中开府迁太常卿兼侍中加翊军将军食汲郡旋总延阁而迅起仪鼎足以超步裁奏制之机司礼乐之本既而倚闾无望列鼎空设幽感变物极慕通神上命无己之哀中使喻伤生之病呼门夺制抑礼从权诏复前任转中书监仍兼侍中迁尚书右作传健左仆射别封永丰县开国侯邑八百户入总纶言外绾政术自非能高润色器尽机鉴体板 通才苞经始何以绸缪出内叶赞王猷自我居之帝图惟穆逮宫车晚驾衣冠空感世故时新违一德除使持节都督兖州诸军事兖州刺史不行仍拜侍中尚书左仆射食汲郡旋又转食第山郡仪同开府侯如故又授中领军加征西将军王一当羽翮二应牙爪知无不为非待名器目石为心固辞端执复外之至天下高之秉喆居宗盛衰所系申以复命爵冠吴张兼统机衡用谐治本封淮阳王邑八千户授尚书令将军开府领军食干候并如故又加骠骑将军寻除骠骑大将军领军将军录尚书事王云征星贶爱启异人高大之量与时而远汝南月旦讵裁俊逸太原品第末尽英才采编化籍独缨官次跬步而去风调秀上五十九非协贤者之致一日千里骋王佐之力属兴圣之期当任贤之会介途抗轭引重争驱王历试而往效成名立入图政事出喻公卿居腹心之切厕莞于之重及皇明嗣历丧代之初翼亮忧勤谐奖中外欣缉天人宁济邦国庶寮资其度矩多士假其津梁卑以自收和而引物尽雅俗之敬爱极华裳之仰地当宰执总务机秘珠方异轸声投响接虚来实及如挹衢博餍心满意若闻轩乐加以礼贤好士迎阁分庭留连宴赏贵在可贱势位如草得适忘怀韵绝万殊能加百倍进当归之社稷退则置在坛场仪形群辟为邦之镇而天临惚恍神听寥寂未极忠贞之福遽见朝野之悲以武平二年七月二十五日薨于位春秋册有八天子辍县罢膳永悼于怀褒贤笃终礼超恒数下诏追赠使持节都督定冀并瀛青赵沧齐徐济十州诸军事本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定州刺史左丞相太宰司徒公录尚书事开国王如故太常考行谥曰文定礼也以其年岁次辛卯十月乙亥朔二十二日丙申礼厝于邺城西卅里野马岗东北城郭徙是人民稍非镌美三泉贻芳万古其铭曰垣山之精夏海之灵门钟地祉族秀人英改衣传策迈德流祯缅邈堂构掩郁家声应期诞喆协时赞世辰象贻休星云合契岳峙惟杰渊渟元际秘铣逾清含珠独丽大音寰调全璞非雕器藏山泽志蕴风飚悬薛追景耸翰腾雪从家闻国自府登朝龙潜初九曳裾而至龟启大横命官惟次夙事青琐客居丹地金毳交临河山总致司文峻阁仪并握能长剑斯卫崇阁云开群轩表德凤沼表才端衡俄践麾传仍来爱辍驷壮实董中侯爵出公侯任居赞奏令由忠显禄随言授为国之桢实朝之秀功宣亮采绩迈经纶迥方三杰高跨五臣折风坠羽跌水摧鳞悼起轩幄哀缠缙绅阶毁宿攒庭喧晓铎备物空委荒原不作置陇模山留形画阁圆石斯纪幽泉永托。

辉县市冀屯包公庙村古墓(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和士开墓冢考)(10)

石镇

经细致阅读墓志铭文后方感恍然大悟,有茅塞顿开之感。虽是满满赞扬之词,细品真叫人回味无穷,忍俊不禁 。原来古人的智慧竟然如此相映成趣,墓志内容竟然含有几处象声词,实乃明褒暗贬也。

导致如此浑劣的历史人物被杀后还得以厚葬的,笔者觉得原因有三。

一、厚葬原因其实和一个关键人物是分不开的,那就是他的权贵情人胡皇后。

据《魏晋南北朝》书载: 高湛死后,满朝文武借机多次逼宫胡皇后,要求处死和士开,胡皇后以埋葬太上皇是大事借口拖延。再逼,胡皇后拿先帝做阻挡,说:先帝在世时,你们不敢动,现在不是欺负孤儿寡妇吗?仍推延处理。

后来高俨瞅准时机杀死和士开后,正值性需求旺盛期的胡皇后突然失去了满足自己欲望的心仪男人怎肯善罢甘休?大闹庭堂训斥大臣也是在所难免的。想想也是,一个母仪天下贵为皇后之人,能够说出“做妓女胜过当皇后”这样惊世骇俗言论的欲望女人,可想而知,性伙伴儿突然被杀,不闹个昏天地暗才怪。

可能杀和士开集团的人为了安抚胡皇后,当时予以厚葬她的情人,也算给胡皇后一个安慰奖吧!

二、担心余党。和士开从投靠长广王高湛开始到陪伴高湛坐了皇位,又与皇后有染,在朝野上下肯定要结交诸多团党。

据《今谭概贪秽部》中记载:北齐和士开,见人将就戮,多所营救。得免,即责其珍宝,谓之“赎命物”。

既然连犯了王法即将被杀之人都能救出,撇去救出后讨要“赎命钱”不说。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将死之人,突然被免死,如若是你会怎么样?幸免于死者去和士开府上答谢时,再奉上“赎命钱”,是否会极力结交如此通天之人?既然连死都能用钱解决,那么官场仕途更应该不是问题。时间长了,朝野上下织就一挂大型关系网结为死党也是必然的。杀和后,对立集团怕和的余党作乱,更为稳定局势,既然已死,已大快人心,料也起不得多大波澜,为了万无一失作厚葬安抚之。毕竟杀死和士开者不是当朝皇帝,保险起见,不如厚葬以抚余党,以稳大局不失为最好的办法。

三、由于他长期身居要职对排己者打击颇为手段,又是在官位期间被杀,对立集团还是有着“老虎虽死,仍惧怕余威”之心的。

辉县市冀屯包公庙村古墓(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和士开墓冢考)(11)

北齐佛造像

《北史》中评价和士开曰:幼而聪慧,解悟捷疾,为同业所尚。禀性庸鄙,不窥书传,发言吐论,唯以谄媚自资。

他除爹娘生就的一副好皮囊外,还具一口好嘴舌,既精通溜须拍马之术,又背靠着当朝武成帝高湛、胡皇后这两棵巨树。在仕途路上一直高居官位,为乱朝纲数十年能搅动政治动荡,绝然有他摈斥异己的报复手段。

难怪《北齐淮阳王和士开·振古无二》中祖珽曾叹评和士开曰:“君之宠幸,振古无二”,和士开的荣宠之极,到死后还要连累那些陪着琅琊造反的人给他陪葬,能把佞臣做到这份上,和大人当真算得上是振古无二………

不知笔者总结的以上三点是否正确?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此墓冢在官方发掘以后,定会给出更贴切的答案。

当然,正如笔者一文友所言,《北齐书》是隋唐时期的李百药和李延寿所著,是后世写前朝,有可能没能真正提现出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对人物的最恰当总结。但墓志铭应该是北齐官方当时给他的中肯评价。当朝的盖棺定论与后人的评判结论不一样,也许是因为评判的人,站的角度和动机不同,以及想所要达到的政治目的或个人评判标准不一样。这点我也认同,毕竟年代久远原因,只是靠古人所留不多的文字进行着无限的推敲而已。

其实,历史往往自有后人评说的。又如另一文友对和士开的正面评价一样。当时和士开对高湛说:自古帝王,尽为灰烬,尧、舜、桀、纣,竟复何异。“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国事分付大臣,何虑不办,无为自勤苦也。”说次话,当时是有它的历史政治背景的,可以说也在高湛身体最糟糕时因心疼高主子所进的忠言,更是恰到好处的说到了高湛的痛处,也让高湛的帝王生涯在身体极其欠佳时让他充分的享受了帝王的最佳生活,毕竟朝代要延续,后主需历练。

辉县市冀屯包公庙村古墓(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和士开墓冢考)(12)

说出这句话时的背景,依年份应是天统四年左右,高湛应该已经让位给了高纬,自己做了太上皇位之后,当时,高湛的身体每况愈下,气喘之疾已是病入膏肓,和士开与高湛之间的友谊已经超越君臣关系,相互达到了一种非君臣似莫逆的状态,两者达到了强烈的依赖感。至此话说出不久,高湛便离世来看,和士开可能已经看出了高湛将不久于世,出于知己的角度让高湛把握人生那短暂时光,咋高兴咋来,赶紧把国事推给大臣们和新君来处理,趁着年轻,多享欢愉与余生罢了。并非单纯地引导高湛荒废朝政、饮酒淫荡。他之所以敢这么劝,是他过于熟悉与了解这位帝王的秉性与身体,才出此下策。若从“忠”的角度来论,和士开倒是个值得高湛珍惜的忠臣了。

究竟和士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角度评判问题得出的结论定然不会相同。

你对历史上的和士开这个人是这么个评价呢?欢迎留言区留言讨论!

期望不久的将来,随着大墓的发掘或与之有关的另外大墓墓志铭和文献出现,能解开这个历史谜团,还原历史真相。

再回到他的大墓上。毕竟该墓虽然被盗多次,在为之惋惜的同时,期盼还应有许多极有价值的文物能留在冢里,大家拭目以待。

2022-3-8赵运刚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