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撰文:明月清风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01.
读过小说《三国演义》的朋友,皆知大乔、小乔是东吴乃至整个三国的五星级美女,据说连好色之徒曹操都垂涎三尺,并专门为其建造了一处铜雀台,准备与其共度晚年,缠绵余生。
其实关于大乔小乔的“流言蜚语”,主要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牧曾作的一首《赤壁》诗和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杜牧在诗中大发感慨:“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诗中的“二乔”,即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大乔、小乔。
在《三国演义》中,有关二乔的桥段主要在第四十四回。大意是曹操不费一枪一弹拿下荆州后,又开始惦记起东吴,亲率百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杀来。面对曹操大军,是战是和,彼时,东吴的掌门孙权犹豫不决。孙权手下也分为主和与主战两派。就在两派争执不休,孙权左右为难之时,诸葛亮受鲁肃邀请刘备委派,来到了东吴。
诸葛亮在鲁肃的引荐下,先是拜见了孙权,一番摇唇鼓舌,没怎么费劲,即拿下了孙权——同意联刘抗曹。后诸葛亮又拜会了周瑜。其实,周瑜是个坚定的鹰派,力主对曹作战。以前周瑜只是听说过诸葛亮怎样怎样厉害了得,心里颇不以为然,因此,便想借见面之机摸摸诸葛亮的水平。一见面,周瑜先抑后扬,故意隐瞒自己真实的想法,以主和的假面示之诸葛亮。诸葛亮是何等样人?早就窥破了周瑜的小心思,便装疯卖傻,将计就计,故意顺着周瑜之意顺杆而爬,并献出小计一个,以愚弄或刺激周瑜。
诸葛亮说:“俺有一计,也不用兴师动众,也不用金银财宝,更不用城市土地,只须将两人送到江北,曹操的百万大军就会卸甲卷旗而退。”周瑜上钩,急霍霍地问道:“用那二人,可退曹兵?”诸葛亮故意卖乖,并不急于说出二人的名字,不紧不慢继续大吊周瑜的胃口:“江东去此两人,如百年大树飘去一叶,国家粮仓减去一粒;而曹操得之,必大喜而去。”胃口吊到这里,周瑜真是急了:“到底是哪两人?”
#02.
诸葛亮见周瑜已深度吞钩,心下暗笑,表面上却装模作样,信口开河:“我在隆中时,就听说曹操在漳河边上新建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华丽,并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曹操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说到此,诸葛亮稍稍打住,瞥眼见周瑜面色涨红,气已变粗,心中窃笑,于是,又继续编排:“曹操曾发誓:‘我有两个愿望: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藏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接着诸葛亮又添油加醋:“今曹操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周将军何不去找乔公,以千金买此二女,然后差人送与江北,操得二女,心满意足,必班师矣。此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
周瑜终究不是笨人,听到此处,心下活动,此等大事,怎么东吴的“克格勃”从未说起?诸葛亮又是从哪里听来的?于是,周瑜使劲地稳了稳情绪,将信将疑地抛出一问:“曹操欲得二乔,有何验证?”早有准备的诸葛亮张口就来:“曹操建好铜雀台后,曾命幼子曹植为之作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有意,誓取二乔。”周瑜还是不信,又不屈不挠地追问:“此赋公能记否?”诸葛亮不慌不忙,当即摇头晃脑:“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彻底失态,离座指北而大骂曹操。诸葛亮仍装疯卖傻,急忙起来止之曰:“与敌和亲,乃前代通用的成熟做法,今何惜民间二女乎?”周瑜长叹一声,怒气未消:“公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策)将军主妇,小乔乃瑜之妻也。”诸葛亮佯作惶恐之状:“亮实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直到此时,周瑜才终于扯下伪装,亮明了心迹:“吾与老贼誓不两立!”至此,诸葛亮使命完成,联吴抗曹大计敲定。当然,大乔、小乔的美名也因此不胫而走。
#03.
而历史中的大乔小乔,在陈寿同志的《三国志》中只记载了区区四十余字。“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说是孙策与周瑜在攻下皖城时,获取桥公的两个女儿,两女长得国色天香。孙策自作主张,将大桥纳入自己帐中,让周瑜将小桥搬到床上。文中,陈寿对二桥的长相只是以“皆国色”论之,究竟国色到什么程度?身高几何?脸蛋咋样?身段长短?皆语焉不详,没有下文。
在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的批注中,又引用了《江表传》的一段记载:“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孙策得了便宜还卖乖,不仅没有对自己的暴行感到羞耻,反而洋洋得意地对周瑜说,二桥流离失所,能得到我们二人为婿也是祖坟上冒了青烟。这段文字也不过三十字,前后两文相加不过八十字。可就是这区区七十余字,却被罗贯中洋洋洒洒写了几乎整整一章。
从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出,所谓大乔小乔,真名乃大桥小桥。曹操确曾建过铜雀台,曹植也为之作过赋,但在赋中既无桥也无乔,也就是说铜雀台与大桥小桥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二者后来之所以有了关系,用罗贯中的话说,是诸葛亮的刻意中伤和造谣,或者说,很大程度上是个美丽的故事。
大乔小乔不一定存在,但《三国志》中却明明白白记载了大张小张,她们也是江南数一数二的美女。
#04.
说到这里,或许该介绍一下大张小张的生产者——父亲张布。这张布也是江南的顶尖才俊,早年在孙休身边帮闲,因服务周到,深见信用,后因东吴的第二任皇帝孙亮被孙綝罢黜,孙休截和上位,即位后,张布被孙休连提三级,由长水校尉升迁为辅义将军,不久后又升为十大将军之次——左将军。
孙休即位后的第二年,时任丞相的孙綝觉得孙休对自己不够意思,心怀不满,试图将孙休废之。一次,孙綝设宴,特邀好友张布,喝到嗨时,孙綝酒后吐真言:“当初废黜少帝(孙亮)时,不少人劝我称帝。可我认为阿休这孩子不错,故迎立其为天子。如果没我,阿休哪能登得皇位。但阿休登位后,目中无人,把我当作了聋子耳朵。我能把他推上去,也能把他拉下来!”
听罢此言,张布当即酒醒一半,但表面上却装作嘛事没有。酒宴刚一结束,张布直接跑进宫里,将孙綝的反动言论一五一十转告给了孙休。其时,孙休刚刚登位,势单力孤,听罢张布此言,心中嘭嘭打鼓。为了笼络孙綝,阻止其反动图谋,在张布的建议下,孙休立马给孙綝加官进爵,并送去无数的金银财宝和美女。
在稳住孙綝的同时,孙休又多次与张布和丁奉秘密策划,决定在腊祭之日设宴一举诛杀孙綝。
孙綝当然不是笨人,很快就听到了一些风言风雨。因此,在设宴的当天,孙綝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出席。孙休哪里肯让,前后派出十几批使者前去孙綝家中反复相邀,孙綝见无法推辞,只得前往。但行前,孙綝也留了一手——与家人约定,在宴会过程中,可在家中放火,这样他就可以借机返回。
果然,酒宴刚刚开始不久,孙綝的家中便燃起了熊熊大火,于是,孙綝顺理成章地向孙休请求返家救火。孙休好不容易逮住了一个机会,哪里肯放,任凭孙綝反复请求,孙休说什么就是不许。孙綝准备强行离席,见此,一旁坐陪的丁奉、张布当即示意早就埋伏好的刀斧手,一冲而上,将孙綝一举捆翻在地,并很快将其推出咔嚓。
立下如此大功,孙休又加封张布为中军督。
#05.
正是乐极生悲,五年(公元264年)后,孙休驾崩,因太子不足十岁,诸臣请求改立长君,即岁数大一点的孙权子孙。张布等人也认为有理,遂违背孙休意愿,迎立孙休之侄,时年二十三岁的孙皓为帝。
张布因迎立新帝有功,又得提拔,被孙皓任命为骠骑将军,加封侍中。可哪知,孙皓得志后,很快就露出了青面獠牙——骄奢淫逸,残杀大臣,无恶不作。张布肠子悔青,非常失望。私下里张布也与孙綝一样,屡屡口出怨言。很快,便传到了孙皓的耳中,孙皓也未多问,当即便将张布等人拉出砍头,并下令诛灭三族。
在灭族时,孙皓偶然发现张布膝下有一女,即小张,长得貌若天仙,倾国倾城,风情万种。孙皓当即眼亮,二话不说,即将其纳入宫中,当晚就宠幸了她。自此之后,孙皓天天与小张厮混于皇宫,朝也不上,政也不理。
一次,可能是玩嗨了,孙皓明知故问:“你父亲在哪儿?”早就对孙皓痛恨多时的小张,忍无可忍,应声回道:“被贼人所杀!”孙皓一听,当即翻脸,二话不说,随手抽出一根大棒生生将小张打死。
小张死后,孙皓后悔不已,想到小张之美,一连几天寝食难安。为了疗慰思念之情,孙皓下令能工巧匠找到一块楠木,凭着记忆又雕刻出一个与真人大小一般的木制小张,置于床上。
可是几天后,孙皓仍思念不已,于是,他对身边的宦官问道:“张布还有女儿吗?”宦官回道:“张布还有一长女,不过,已嫁给了卫尉冯朝之子冯纯。”孙皓听罢,心中窃喜,当天即安排手下将冯纯的妻子,即张布的大女生生地夺入自己后宫,并于当天晚上将其搬上了御床,整日整夜与其在皇宫欢宴缠绵,以至荒废了朝政。
后来张布的大女儿因病去世,孙皓非常悲伤,为了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特将大张葬于皇陵,并建造了一座大冢。孙皓自己也待在冢中与尸体相伴,以至半年不出。由于葬礼太过奢华,再加大臣半年未见孙晧,人们皆认为孙皓已死。
小张死后,孙皓按照真人大小专门让人刻制了一具木偶,放在床上,天天与木偶作伴,仍无一丝一毫的厌倦。大张去世后,孙皓竟在其坟墓中与死尸一起生活了半年,这二人得有多美,才能使一个暴君做出如此荒诞不经的举动?据史书记载,彼时,孙皓后宫有嫔妃美人一千余人,可是一千余江南美女竟收不住孙皓的一颗色心,真可谓一千宠爱于二身。
参考文献:
罗贯中:《三国演义》;
陈寿:《三国志》。
推荐阅读:
三国归晋很可能是此人在幕后下的一盘超大棋局,细思极恐!
刘禅被后人污了2000多年,乐不思蜀其实另有深意
她是料事如神的魏晋才女,三大预言全部应验,被称为三国“女诸葛”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