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故事的一开始,百年老字号的京城百草厅就面临着一场劫难,百草厅的第八代掌门人老太爷白萌堂的两个儿子先后陷入了是非当中。

首先是二爷白颖轩在给詹王府的大格格看病时不明白詹王府的内情,如实地说出来詹王爷的大格格怀上了孩子,他根本不知道大格格还是个黄花大闺女,这样的冒失犯了詹王府的大忌讳,结果被杀马砸车,弄得灰头土脸,在整个行业名誉扫地。

后来在白萌堂略带阴险的套路之下,大格格的一对双胞胎孩子降生,这件事算是给二爷白颖轩洗脱了罪名,但从此之后白家跟詹王府却结下了不解之仇。

此后,大爷白颖园又意外地卷入了慈禧太后和詹王爷的二格格之间的宫廷内斗之中,被当成了替死鬼判了死刑斩监候,让老白家和詹王府的深仇大恨算又添上了一笔。

我相信每一个观众朋友在看到这段故事的时候,都会在自己的内心有一个盘算,在面对那样的突发事情时,老爷子白萌堂的主意和二奶奶白文氏的建议,究竟哪一种策略更加正确呢?

大宅门究竟讲了些什么(再看大宅门才更懂白萌堂的固执)(1)

每进一步这么难,为什么要退?

中国的语言文字就是奇妙,很多事情好像怎么说都挺有道理。

比如女人,你可以说她肥,也可以说她富态,你可以说她苗条,也可以说她是排骨。再比如为人处世的原则,你可以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但也可以说直面困难,积极面对!

如果我们按照别人的说法来过日子的话,那就注定只有一个结果,寸步难行!所以要想在这个社会当中站稳脚跟,并且有所作为的话,我们必须在碰到大事难事的时候有自己的决断力,否则的话注定只能是像二爷白颖园一样的窝囊一生。

大宅门究竟讲了些什么(再看大宅门才更懂白萌堂的固执)(2)

对于二爷当初面临的被人杀马砸车的闹剧,白萌堂作为百草厅的当家人,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很简单,也很现实。

如果百草厅咽下那口恶气的话,就相当于给整个北京城表达了二爷医术太差的态度,那么二爷此后的从医生涯就算是彻底被毁了,他无论如何也给外人解释不清楚,不明就里的老百姓也根本不会给他机会。

而且这件事情的广告效应很快就会发酵,进一步影响到整个百草厅的声誉,无论是大爷白颖园,二爷白颖轩,哪怕是老爷子白萌堂的声誉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进而百草厅上百年的名望可能也会因为这件事情被恶意竞争的同行所利用,最终一蹶不振。

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奶奶当时劝说老爷子白萌堂忍了这口气,不要跟詹王府斗,不过白萌堂却理直气壮地说百草厅每进一步都像逆水行舟一样那么难,他是绝不会退让的。

我想,白萌堂作为一个当家人和大管家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他在圈子中闯荡的时间太久了,内心深深地明白祖宗们当年所经历的风雨和坎坷绝对不会比他们这一代人碰到的少,而且作为一个京城老字号的掌门人,白萌堂没有一点霸气没有是不成的,那样的话,早就会被同行当成一盘菜吃了。

大宅门究竟讲了些什么(再看大宅门才更懂白萌堂的固执)(3)

白萌堂最终却为自己的强势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整个百草厅被官府封了,自己也因为大儿子被判死刑郁郁不快,很快就抱憾而死。

回过头来再看白家当初所面临的的这个最艰险的时刻,白萌堂的确有很大的责任,但是我们却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老爷子的头上,即便二奶奶早早当家,她也解决不了当时的棘手问题。

大宅门究竟讲了些什么(再看大宅门才更懂白萌堂的固执)(4)

白萌堂最大的问题在于他的内心没有大儿子白颖园那种医者的仁慈之心,在他确认了大格格的确是怀孕之后,他应该坦白地跟詹王爷摊牌,并且商讨一下给二爷白颖轩的赔偿问题,而不应该背地里给对方下了保胎药,让整个事件再也没办法回转的余地。

尤其是在詹王府赔了他们家的马车之后,老爷子处理得太过高调了。

首先是在詹王府门前一顿指桑骂槐地痛骂,他不停地用鞭子抽着马,骂它是不懂事的畜生,并且大声喝问以后还嚣张不?就差没有打詹王爷耳光了!然后马车回到家之后又是唱戏,又是放炮仗,就是要狠狠地羞辱詹王爷。

不过平心而论,后来把大爷绕进去,然后百草厅被慈禧太后下令封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慈禧和詹王府二格格的宫廷内斗,慈禧想要弄死詹家二格格是下了铁心的,整个百草厅和老白家只是个意外的垫背的和倒霉蛋,这个大的结局是白萌堂根本左右不了的。

更何况白雅婷的丈夫关少沂因为儿子的死一直对白家耿耿于怀,不停地在背后捅刀子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真的不关老爷子的事情。

或许,这正是人生最残酷的一面,有些事情你想躲也躲不开的,如果当天给詹家二格格看病的不是大爷白颖园,而是任何一个其他太医的话,那么白家就不会遭此横祸了,白萌堂最终的结局就没有那么悲情,根本不会看到祖宗的基业和大儿子的生命在自己的手中消失。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治病救人的医者来说,白萌堂的性格的确有点强势了,更加让人遗憾的是,他的妻子白周氏是个万事不操心的主,根本不像个见过世面的大家闺秀,白周氏要是有二奶奶一半的精明,能够在碰到关键事情之后给白萌堂提个醒的话,白萌堂也不至于养成那种说一不二,咄咄逼人的性格。

大宅门究竟讲了些什么(再看大宅门才更懂白萌堂的固执)(5)

等我缓过劲来,我会咬死你们

白萌堂虽然是个强势的人,但毫无疑问是个精明的人,也是过去那个时代少有的开明人士。

如果非要说白家那段时间的危机跟白萌堂的个性有关系的话,那么他能够破格提拔二奶奶作为百草厅第九代掌门人就足以抹去他一生所有的缺点和遗憾,而且让老爷子的形象变得更加高大上了。

过去的时代毕竟不同于现代,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属品。

即便在《红楼梦》中也有个大管家王熙凤,但是她也就是管理家中的内事而已,外面的房租以及官面上的事情也还得贾珍贾琏等族中的男人们操作,而《大宅门》中二奶奶则是里里外外全负责,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更何况白家还有个刺头,三爷白颖宇。

同样作为百草厅的掌门人,二奶奶白文氏做事的风格和老爷子白萌堂有着天壤之别,从表面上看,她的做事原则不像白萌堂那样强势,看起来处处以和为贵,但实际上却以守为攻,比老爷子白萌堂做事更加犀利,根本就不给竞争对手任何机会。

大宅门究竟讲了些什么(再看大宅门才更懂白萌堂的固执)(6)

二奶奶这辈子最引以为傲,也最值得一说的事情就是盘回百草厅的老字号,要不然的话,公公白萌堂做鬼也不会原谅她的,她也不会有后来一言九鼎的家族传奇地位。

二奶奶在这场家族救赎之战当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表现,这篇小文不展开来谈,仅仅就从她的性格特点这个小小的角度着手来看此事。

比如,对于常公公这个至关重要的人物的笼络,其实是带着很大的风险的,就连二奶奶也不得不承认这完全是押宝,而且是那种孤注一掷式的疯狂押宝。

毕竟她手头没有其他钱,只好动用了修祖坟的银子,白萌堂辛苦一生,去世的时候只花了2000两银子的费用就了事,而这笔费用就高达上万两银子。

更关键的是,常公公当时已经是个将死之人了,好不容易才在慈禧老佛爷面前才能说上话,要是他的身体出了问题,或者一句话没说好,一件事没做对,就会面临像王喜光一样不再被慈禧重用的尴尬局面。

无论是哪种局面,对于百草厅和二奶奶来说都是承受不起的情况,毕竟她已经把棺材本都动用了,要是银子打了水漂就是万劫不复的。

但是,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如果,成王败寇才是现实社会的主旋律,二奶奶这步闲棋最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宅门究竟讲了些什么(再看大宅门才更懂白萌堂的固执)(7)

白萌堂临死之前曾经要求二奶奶解释她为什么胆子这么大,白文氏当时的回答是,我之所以忍,就是为了喘口气,可等我喘过这口气,我会一个一个咬死他们的。

这句话可谓是二奶奶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后来从董大兴,贝勒爷,以及詹瑜等股东手中盘回百草厅老字号的过程就是最好的例子,她答应用白家老字号的招牌入股,并且空手套白狼一样拿走了50%的股份,但事后却根本不愿意把白家的秘方拿出来,最终活活拖死了其他八家股东,终于如愿以偿地盘回了百草厅的老号。

大宅门究竟讲了些什么(再看大宅门才更懂白萌堂的固执)(8)

所以,从本质上看,二奶奶白文氏和上一代掌门人白萌堂从骨子里是一路人,他们都是得理不饶人的主,而且在关键利益面前是寸步不让的,只是两个人具体的操作方式不同而已。

白萌堂经常端着一个圈中领袖的面孔,他除了对白家的根本利益看得很重之外,对于百草厅表面上的荣誉也特别在乎,而白文氏则是外柔内刚,对于家族的根本利益同样寸步不让,但是却愿意在外在的姿态上放低一点,对于一些皮毛的东西不太在乎。

大宅门究竟讲了些什么(再看大宅门才更懂白萌堂的固执)(9)

结语

很多人看了整部剧之后,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观感,那就是白文氏年轻的时候做事情固然漂亮,但是年老之后却远比白萌堂老年时要保守和固执很多。

尤其是她对待杨九红和白佳莉母女二人略显冷血,而对待孙子白敬业就更是糊涂老人的做派了。

相比较而言,白萌堂老年的时候还能听得进去人劝,并且不停地反思自己的过错,做事情要洒脱和睿智了很多,同样是对待败家子白颖宇,他就没有二奶奶对待白敬业那么没有原则。

老话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通过百草厅两代掌门人的对比,我们应该更加理解白萌堂老人当年的固执了。

大宅门究竟讲了些什么(再看大宅门才更懂白萌堂的固执)(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