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地上,分布着无数优美的自然景观,也分布着如诗的人文图画。在2023年元旦假期里,在这些身边不远的美景之间荡涤眼目,舒缓身心,当是难忘的体验。

今天人们出游,不仅是一种自我的满足,也是与世界的对话。行走、拍摄、分享——人在景中,景又在镜头中。随着快门的按下,数码的河流将那些或快乐、或喟叹、或恣纵、或浪漫的情感,传播到四面八方。

在新年将至的此时,广州日报与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携手,在36处获“广东摄影目的地”称号的景观中精选十处推荐给大家,与大家一同感受岭南山川之美,人文之丰,感受乡土的美好,追念先贤的奋斗,体味历史的风云,触摸生活的恬淡。

你可以举起镜头,也可以只用心记录。这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漫游,是为新一年开启的序章。

深圳梧桐山

山海一体刚柔相济

梧桐山位于深圳市中南部,地跨罗湖、盐田、龙岗三区,是深圳市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海、湖为一体,雄伟的山势与变幻莫测的云雾刚柔相济。

大梧桐海拔943.7米,为深圳最高峰,既可俯瞰深圳市区,又与香港大雾山隔海相望。梧桐烟云、凤谷鸣琴、西坑、仙桐、仙湖植物园、东湖烟雨、碧梧栖凤、布峰塔影八大景区更以稀、秀、幽、旷为特征,梧桐山的毛棉杜鹃花色淡雅,花开满冠,是世界上唯一分布在低纬度、低海拔、大都市中心区的原生高山杜鹃,也是规模最大的古毛棉杜鹃林。坐落于梧桐山下的艺术小镇隐寓着众多文化艺术工作者,艺术种类包括摄影、设计、绘画、音乐等,包融并蓄,各得所乐。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1)

大梧桐 云海上的杜鹃花 唐先仕摄

肇庆四会

古邑新市大美四会

四会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是岭南最早的建制县之一,地处西江、北江干流之间,四水来会,河道交织。四会古邑绥江碧道画廊以四会市的母亲河——绥江为主线,绥江国家湿地公园内河流宽广、岸线优美。“中国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扶利村,至今仍沿用1900多年前蔡伦发明的造纸手法。扶利村北的小山坡上,几十棵海红豆古树挺拔苍翠,其中一棵距今已逾450年,堪称全省海红豆古树之冠。

罗源镇铁坑古村现存完整清代古民居32座,古巷道、硬山顶、博古脊、墙楣壁画栩栩如生。石寨村有百年以上的仁面古树130株,其中一棵550多年树龄。威整镇大洲古村保留岭南特色广府民居建筑140座。石狗镇的鹅春古窑传承千年的古法烧窑制陶工艺。黄田镇的陈伯忠故居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城中街道白沙村的彭泽民故居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2)

绥江晨曦 邓小川摄

龙门南昆山

回归线上连绵竹海

南昆山生态旅游区因其拥有优质的生态资源且北回归线正好穿山而过,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九重远眺、川龙瀑布、石河奇观、观音潭、神鹰石、一线天等南昆山多处奇特壮丽的景点。

南昆山区内重岩叠嶂、古树参天、青竹遍野,24万亩原始森林,6万亩连绵竹海,森林覆盖率达96.93%,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3)

南昆山 周捷摄

乳源大桥镇

西京古道地下森林

大桥镇位于乳源西北部,辖区内的乳源西京古道(梯云岭段、猴子岭段)是东汉时期在岭南开凿的一条南起英德浛洸,途经乳源,北接湖南,通往长安的古道,被誉为古代的“京珠高速公路”,传闻“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荔枝就是通过这西京古道送往长安的。观澜书院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为广东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书院之一。国家传统村落深源村是北宋名臣余靖的故乡。坳下红七军纪念碑、核桃山乳北人民抗征队会议旧址等红色史迹,见证了这里光荣的革命历史。

大桥镇位于南岭国家公园核心区域,是珍稀动植物宝库,野牡丹、岗松、芒箕、桃金娘等珍稀植物美不胜收。镇内地下溶洞众多,以通天萝最为壮观。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4)

乳源 南岭小黄山 陈陆平摄

英德连江口镇

山水交融疍家风情

浈阳峡位于滃江、北江、连江三江交汇处,沿岸有九道湾、八丈石、盲仔石、犀牛石、将军石、险石等景观,留下了张九龄、杨万里、袁枚等人手书的摩崖石刻,荣获“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称号。飞来峡水利枢纽在小北江流域红溪村、初溪村、南坑村、下步村、银坑村、小舍村等范围内形成众多大小水泊和小岛,山水交融、生物多样,目前尚保持着未曾开发的原生状态。

在连江口镇,至今仍有年长的疍家长辈保留着居住艇的习惯,上百艘鱼艇集中停靠在渔港码头,日出时分出河捕鱼,日落时候满载而归,形成一道特色靓丽风景线,也造就了著名的连江口鱼干。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5)

小北江上架飞龙 黄锦新摄

湛江徐闻

大陆“南极”中国“好望角”

徐闻县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是通往海南省之咽喉,最近的距离仅相距12海里,被称为中国的“好望角”。这里三面环海,渔村星罗棋布,传统捕捞方式丰富多样,又地处热带,日照充足,以热带农作物菠萝为主的一系列经济作物数不胜数;以妈祖诞辰及祭海为主的地方民俗年例活动热闹非凡。

中国每3颗菠萝、每10根香蕉、每18尾对虾、每10颗珍珠,就有一份来自徐闻。这里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半岛,拥有中国大陆最南端灯楼角(南极村),中国大陆架浅海连片面积最大、种类最齐全、保存最完好的珊瑚礁群,白沙湾、下港海、白茅海、牡蛎花滩和和安镇冬松岛与北莉岛、土港之间的几万亩滩涂的海产品为海岛周边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保障,他们潮退而作,潮涨而息的劳作方式,以及他们的服饰打扮备受摄影者青睐。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6)

徐闻 菠萝成熟飘香季节

珠海斗门

生态农业海上绿舟

斗门镇黄杨山下的南门村是宋朝皇族后裔聚居的大村落,曾获评央视“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令人神往。排山村现保存完好的古屋近百栋,排列有序,呈现典型的岭南乡村民居特色。斗门旧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西合璧的骑楼诉说着作为商业街的昔日繁华。

斗门生态旅游景区景点众多,其中“珠海斗门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项目”获得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创建项目”称号,是集岭南乡韵、水乡风貌的花卉主题特色休闲村庄。黄杨河湿地公园沿着蜿蜒曲折的黄杨河修建,水生湿生植物群构成了别样的景观。黄杨山有“珠江门户第一峰”之称。六乡水松林是亚洲最大的水松林,种有70000多棵水松树,犹如一艘海上绿舟。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7)

珠海斗门 情定水乡 李华胜摄

江门新会

陈皮之乡名家故里

新会之美早有盛誉。这里有南国奇观小鸟天堂,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古兜山,融江、海、湖、田生态于一身的银湖湾湿地公园,风光如画的银洲湖、生态公园南坦葵林……

新会还是一个有着1600年历史的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有发生过宋元崖门海战的古战场,还有明代的学宫大成殿、凌云塔、石戏台、古城墙遗址、黄萧养寨遗址等。

新会也是梁启超的故里。茶坑村梁启超故居始建于清末,是一幢大型的古色古香的青砖土瓦平房,是著名旅游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会是陈皮之乡。陈皮以其药食同源、食养俱佳的独特价值,为历代名医所推崇,是“广东三宝”之首。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8)

新会 圭峰晓雾 陈立武摄

梅州平远

精致小城客家故邑

平远地处粤闽赣三省交会处,这里有五指石风景区、松溪河景区、上举相思谷、曼陀山庄、大河背风景区、广东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石龙寨景区、黄田水库、平远红军纪念园、龙文—黄田自然保护区、程旼纪念馆等知名景区景点,客家文化特点鲜明,是粤东客家先民的始兴地,有保存完好的客家围龙建筑,还有客家传统民间艺术平远船灯舞、落地金钱等。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9)

平远茶园 冯锡权摄

惠州罗浮山

粤岳仙境越山之祖

广东罗浮山,自秦汉以来号称“仙山”,自古拥有“岭南第一山”“百越群山之祖”等美誉,汉代大文学家司马迁视罗浮山为仅次于五岳之后的名山,将其称为“粤岳”。它是岭南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飞云、瀑布、奇峰、洞天和古观为最大特色。东晋著名道学家、医药学家、博物学家葛洪,携妻隐居罗浮33年,葛洪在罗浮山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更是跨越千年指引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参考资料之一。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10)

醉美罗浮 袁志雄摄

徜徉广州触目皆景

广州是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山水地理形式多样的自然景观大观园。在元旦来临之际,徜徉在广州的山水之间与街巷内外,我们又能找到哪些惊喜呢?

黄埔油麻山全新步道大小天坑

这座山比广州最有名的白云山还高50米,是黄埔最高峰,仅次于帽峰山。随着油麻山上山通道竣工,全新的油麻山森林公园也与市民见面。通道全长3.6公里,干净平坦的沥青路,把你和油麻山美景一下子拉到一起。

油麻山动植物资源丰富,山坡陡峭,沟溪众多,清泉终年不断。油麻山还有山顶的“大小天坑”,这里曾是“驴友”隐秘的胜地,如今正对更多好奇的人打开。

这里还是觅食的好去处,在洋田生态农业创新谷里,可以品尝地道的乡间美食。在广州美丽乡村麦村,有田园火车餐厅,这里还是“广州粤菜师傅名村”。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11)

油麻山山顶的天池 杨耀烨摄

番禺莲花山万鹭齐飞石景奇观

“青山坐处天开画,白鹭飞时雪满矶。”莲花山旅游区内鹭鸟有上万只,莲芳亭一带万鹭齐飞,异常美丽。

莲花山由48座红色砂岩低山组成,属丹霞地貌。它不仅坐拥自然美景,还人文荟萃。莲花塔是历史上著名的广州三塔之一,海舶进出广州的航标。古采石场是广州南越王墓石料的主要产地,以“人工无意夺天工”的石景奇观闻名于世,与湖北大冶古铜矿场并称为我国两大古矿场遗址。山上的莲花城始建于清代康熙三年(1664年),为广州旧时城防的重要遗迹。在此地放眼大江入洋的壮阔气象,不禁令人赞叹广州城市的阔大与雄浑。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12)

番禺莲花山

海鸥岛江海相交无边沙田

海鸥岛,这是一个江海相交处的美丽岛屿,岛北端的海鸥大桥飞架莲花山水道与岛外连接相通,岛内水稻、瓜果、花卉种植和四大家鱼的养殖造就了如诗如画的现代农业景观,稻田养鱼、养虾、养禾虫更是岛上的特色。靠海而建的大排档,卖的都是最新鲜的海鲜,引来无数觅食的城市人。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13)

海鸥岛 王维宣摄

沙湾古镇乐声悠远古建成片

沙湾古镇有着800多年历史,现存有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其中包括以留耕堂为典型代表的古祠堂约100多座。沙湾文化是以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为主体的水乡文化,飘色、广东音乐、龙狮、兰花是沙湾四大文化品牌,《雨打芭蕉》《赛龙夺锦》等著名乐曲就在这里诞生,至今完整保留了三稔厅、何少霞故居、惠岩祠等重要的广东音乐遗址。此外,这里许多精彩的非遗,是体验珠三角传统生活方式、感受广州多元文化的好去处。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14)

沙湾古镇 罗品禧摄

花都红山村最美乡村民俗体验

红山村位于梯面镇西部,号称“广州最美乡村”。村内的自然景致多不胜数,且多以山水谷木见长。拥有盘王古庙遗迹、深谷、浅谷、石上背瀑布、红谷瀑布等众多景点。各景点栈道相连,越深入其中,就越发地让人陶醉。浓浓的客家风情是这里的民俗特色,灰塑、鼓楼、仿古水车等一大批有客家风情的建筑,配合着祠堂古建筑和客家淳朴民风,游人可真切感受客家乡村的民俗特色体验。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15)

红山村晨韵 龙建平摄

海珠湿地城央绿心花乡果乡

12月10日,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

海珠湿地,俗称万亩果园,总面积约1100公顷,被誉为广州“绿心”,是我国特大城市最大、最美的城央国家湿地公园,“水乡、花乡、果乡”的湿地特色风貌,是市民可及、可达、可享受的世外桃源。海珠湿地古老树种众多,是岭南水果的发源地、重要原产地和基因库,保存了丰富的果树种质资源,拥有古老的岭南基塘农业文化。海珠湖与周边石榴岗河等6条河涌构成“一湖六脉、六涌环湖”的水网格局,浑然天成“金镶玉”的美景。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16)

海珠湿地的花海 骆昌威摄

南沙湿地候鸟驿站红树宝库

水草丰美,鱼翔浅底,万鸟投林、树林葱茏……位于珠江出海口西岸的南沙湿地,是广州市面积最大的滨海红树林湿地。因物种多样化著称的红树林湿地,以红树植物作为主要植物,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地,也是浮游生物、鱼、虾、蟹的生长繁殖场所。沿着便捷的步行栈道,可以近距离一探红树林的独特魅力。

南沙湿地是广州市面积最大的滨海湿地,现在是候鸟东亚泛太平洋迁徙路线的重要驿站和食物补给站,这里可以看到的鸟类多达175种,包括极为珍稀的黑脸琵鹭。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17)

南沙湿地

华南国家植物园植物宝库红叶怡人

从月底开始,华南国家植物园内黄叶、红叶景观开始进入最佳观赏期,可一直持续到元旦后。

华南国家植物园为我国历史最久、保存物种最多、面积最大的植物园之一,集科学研究、物种保育、科普教育及旅游休闲之功能。建有木兰园、姜园、竹园、兰园、棕榈园、苏铁园等30个植物保育专类园,被誉为“中国南方绿宝石”,有“龙洞琪林”“展览温室群”“广州第一村”遗址等一批广州市重要景点。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18)

华南国家植物园

从化天堂顶广州高点山高气爽

天堂顶是南昆山主峰,位于广州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石门风景区内,海拔1210米,是广州地区最高峰。

天堂顶年平均温度15℃,最高温度22℃,最低温度零下5℃。那里山高气爽,林木葱郁,峻岭错叠,具有秀、幽、奥等自然特色。天堂顶与附近的天堂二峰、猴子额、横坑顶等构成四大雄峰,夕照中愈显峻峭,使人有苍山不老之感。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19)

天堂顶 邹庆辉摄

永庆坊老城新风潮人宝地

西关永庆坊旅游区为5处相连成的历史文化街区,即逢源大街—荔湾湖、昌华大街、恩宁路、多宝路、宝源路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域包括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荔枝湾三大标志景区,是老广州文化风貌最典型的代表街区。

这里有李小龙祖居、八和会馆、銮舆堂、泰华楼、詹天佑故居、宝庆大押等著名的历史建筑,也有广州第一条非遗街区。粤剧艺术博物馆旁的“月亮桥”因其独特的造型成为年轻人最爱的打卡地之一,古老与时尚交融成独特的都市风景。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行摄岭南山川巷陌)(20)

永庆坊 叶淑芳摄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通讯员:林远生

图/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提供(除署名外)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雅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