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胖妲己

必记本原创文章,侵权必究


[ 1 ]

电影《后来的我们》讲的是林见清(井柏然饰)和方小晓(周冬雨饰)跨越十年的爱情故事。

电影本身好看不好看我不想评价,但我觉得这个电影最大的价值在于田壮壮扮演的林见清父亲让退隐幕后多年的导演田壮壮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田壮壮后来的我们片段独白(后来的我们从前的田壮壮)(1)

“又快过年了,刚刚蒸了两屉黏豆包,起锅的时候,嘘着了眼睛……”

伴随着沧桑而又极富磁性的嗓音,田壮壮饰演的林父独自在厨房里为年夜饭忙活着。

这是一个内心丰富却不善于表达的父亲。

导演刘若英说:“他戴起了他的老花眼镜,那一刹那我就觉得,啊,林父。”

他是传统的中国式父亲,我们的父辈!

《后来的我们》里的林父带给观众的感受无疑是温厚。

温厚, 不仅仅是田壮壮饰演的林父给观众的感觉,同样也是田壮壮在片场给工作人员的感受。

井柏然说,田壮壮会在戏中的林家饭馆给全剧组包饺子吃,而且,“他知道我(井柏然)不吃猪肉,专门给我(井柏然)包的牛肉”。

刘若英说田壮壮的表演就是没有表演,“所以他才会那么地让我们相信,他是我们每个人的爸爸的感觉”。

田壮壮后来的我们片段独白(后来的我们从前的田壮壮)(2)

其实这也是田壮壮自己一贯的看法,生活里原本没有那么多戏剧性。

电影的结尾处,田壮壮的声音再次响起:“缘分这事儿,可能都得等你们老了,才能体会得到。只希望你们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好好吃饭,累了就回来。”

[ 2 ]

其实,田壮壮原本不是个演员,因为他是导演!

1968年中学毕业的田壮壮当了七年兵,在军营期间自学摄影。

1978年,文革结束中国恢复高考,田壮壮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1988年,田壮壮执导了影片《摇滚青年》,演员主要有青涩的史可、朱迅、李虎、沙宝亮。

沙宝亮是谁?

就是2003年在电视剧《金粉世家》唱主题曲《暗香》走红的那个人!

后来的沙宝亮说,他也曾经很“摇滚”。

这就是《摇滚青年》。

田壮壮后来的我们片段独白(后来的我们从前的田壮壮)(3)

影片一开头是一帮年青人在午门底下,伴着节奏感强烈的电子乐,大跳霹雳舞。

沙宝亮在电影里扮演晚上在紫禁城边上拼舞的街头霹雳舞迷,没有对白,很少镜头,甚至在镜头里都认不出是他。

但每每回想起当年的这段从演经历,沙宝亮还是激动难抑。彼时,沙宝亮还在杂技团,而也因为在杂技团,很多霹雳舞的技巧动作沙宝亮做起来得心应手。

电影《摇滚青年》由陶金和马羚主演。

事实上并没有反映多少摇滚青年,音乐也不能算是摇滚乐,只不过带点迪斯科风格。

影片中的音乐、歌曲倒是非常好听,曲作者徐沛东功不可没。

西北风时期的唱匠孙国庆、屠洪刚、王迪和范琳琳等在唱片中都发挥得极其出色。

屠洪刚唱的"给你一片温柔"是一首感人的情歌,屠洪刚的演绎非常到位,其实在影片中这首歌是范琳琳唱的;王迪的"生活就该痛痛快快"当年也曾是迪厅的热门曲目;孙国庆的两首歌也充分展现了他出众的唱功。

后来按照标准的电影原声模式制作的唱片,因其高度的原创、优良的歌曲质量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80年代留存下来的影像像是两个平行宇宙里发生的事情,比如“顽主”和“摇滚青年”。

八十年代的短篇小说也是这样:九十年代绝对没有比八十年代更好,之后的新世纪想来也不会更好。

“那时候无论是谁都可以随意跳上桌子辩论,别人可以大声赞美你,批评你,你也可以大声批评别人,这就是八十年代。”

木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错误的,时代不会越来越好,人也不会,二十一世纪并不会比二十世纪更好。

田壮壮拍的是80年代,距今正好30年。

王朔曾经评价田壮壮说:

田壮壮后来的我们片段独白(后来的我们从前的田壮壮)(4)

田壮壮的《盗马贼》《猎场扎撒》犹如大耳贴子似的贴在中国观众的脸上,扇晕一个算一个。那时大伙儿也算是群情激愤,特别是田壮壮说了那句“我的电影是给下一世纪观众拍的”之后。有意识的和大众保持距离,就是不为人民服务,还给嚷嚷出来,田壮壮是连作家带导演中的头一个。

王朔又说:

“(张艺谋、陈凯歌)谁也没真坚持过什么。倒是田壮壮比较牛,他拍的电影《猎场扎撒》《盗马贼》,多难看的电影啊,但他说,我就喜欢,我就拍这个,你不让我拍,别的我还不拍了呢。”

田壮壮给人的感觉是,向前一步该是费穆,退后一步会沦陷成冯小刚,商业一点可能是王朔,文艺一点则或许是贾樟柯。

可惜田壮壮不增不减,不抗争不妥协,就这么一直漂在人间。

因为后来在1992年,田壮壮拍摄了电影“蓝风筝”。

田壮壮后来的我们片段独白(后来的我们从前的田壮壮)(5)

田壮壮说,他自己老有一种感觉,风筝挺像中国人,中国人有时候很希望能够飞起来,但又希望有人牵着他飞,离开这条线他反而飞不了。

这个隐喻,很多人看懂了,还觉得好看,觉得特别好看的人,还为他颁了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但“蓝风筝”也终结了田壮壮接下来的十年导演生命。

被禁拍的十年,田壮壮没闲着,主要帮扶路学长、王小帅、章明等新导演,一心一意很耐心的帮。

姜文曾经很是感慨田壮壮的做法,这在中国是很不容易产生的一件事,其实没什么人愿意小一辈儿的人真正破土出来。

田壮壮后来的我们片段独白(后来的我们从前的田壮壮)(6)

有人往上浇水,远处看是浇水,近处看是在浇开水呢。

[ 3 ]

2002年,十年禁拍结束后,田壮壮回北京电影学院当老师,赵薇就是田壮壮的研究生。

田壮壮后来的我们片段独白(后来的我们从前的田壮壮)(7)

后来,田壮壮翻拍了费穆的经典影片《小城之春》,拍摄了大型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导演了影片《吴清源》。

很多人看不懂,所以田壮壮不像同属于第五代导演的陈凯歌、张艺谋那么有名。

田壮壮后来的我们片段独白(后来的我们从前的田壮壮)(8)

田壮壮好像也不在意别人能不能看懂,不在乎是不是那么有名。

杨澜问起原因,田壮壮回答:我出去吃个卤煮火烧,我可以随便怎么逛,你(杨澜)可能就不行,一会就被人逮着。

我希望能够特别直接接触到人。

后来田壮壮又进一步发挥这个意思:

我自己有一个很奇怪的概念,我觉得一个搞电影创作的人,还是清贫一点好

田壮壮后来的我们片段独白(后来的我们从前的田壮壮)(9)

你这样的话,就不是生长在一个脱离主体人群环境的人。你把你自己给炒作的,我操,沸沸扬扬,满世界都知道。你想上小饭馆吃饭都没法吃。

怕烦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也不爱老对着镜头,去做解释、做宣传。

田壮壮一直对中国式的电影营销,持反感态度。

《后来的我们》在做主创和影评人的直播对谈时,有人提到网络上对于该片“三观”的质疑。

一向不爱说话的田壮壮多说了两句:“我真不知道什么叫‘三观’,我觉得这个词儿挺怪的。这个电影写的就是一个成长,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听到‘三观’这词儿挺可笑的,有点像国家政策似的,反正不太舒服。”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有那么多为什么。

田壮壮后来的我们片段独白(后来的我们从前的田壮壮)(10)

田壮壮反问,你买东西的时候,你买的东西会跟你说话吗?

田壮壮认为人们应该多关注电影本身。

而做电影的人,其实像其他任何一个行业一样,没有比别人更高,也不比别人更低。认认真真地讨论电影,认认真真地做电影,就好。

电影不是一个值得炫耀的东西,从事电影行业也不是一个比别人更高贵的职业。

END

更多精彩请关注必记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