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绿标可收听文章音频哦~

“丝”是属于器物类的象形字根,器物部分是一个很庞大的部分,正如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那样,我们的生活需要各种各样的器物辅助。

丝指的是蚕丝,在人类历史上能够把自然物简单加工以后来使用的就是蚕丝。

古时候人们穿戴的衣服是用麻、丝,还有皮、革等动植物原料制作而成的。

升每日一字(今日解字丝)(1)

我们先来看看“丝”的字形演变。甲骨文刻画的是两股丝线,金文和甲骨文基本相似,小篆只是做得更规矩了,到了隶书就不管上头了,把下面的丝绪,写成了四点。

隶书、小篆、甲骨文、金文一致,到了楷书时,丝绸已经很成熟,文字也更具有文化概念,在象形的基础上补充了文化。

升每日一字(今日解字丝)(2)

楷书时,将一侧下面的丝绪写成三点,一侧写成小,表示一股一股细小的丝穗或绪。

楷体字有形、有意、有音。汉字简化时,为了书写方便,参照隶书做了改写,下面的丝绪写成一横,这就是今天的“丝”。

“糸”在今天表示一根或一股丝线的意思,读音为“mì”,是丝的二分之一。糸与分泌的“泌(mì)”同音,是指蚕吐出的一根丝,古有“蚕者为丝、麻者为缕”之说。另糸古音为“sī”。

升每日一字(今日解字丝)(3)

古人在造字时通常把需要集群出现的事物画出两个来表示多,丝就是这样,于是画出两个单股的糸,此外艸、竹也是这样造的。两股糸拧到一块才叫丝。

古时候,丝绸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人们的衣服都是用丝、麻所织。所以用丝旁归类,简化为单股的“纟”,代表丝线。实际上“纟”不仅是“丝”字的省略,也是“糸”字的简写。

早在新石器中期,中国古人便开始养蚕、取丝、织绸了,桑树和蚕的养殖曾在黄河流域广泛流传。传说中,黄帝的妻子螺祖发明“养蚕取丝”。

升每日一字(今日解字丝)(4)

我国考古学家曾在河南荥阳青台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5500年的丝绸碎片,以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距今5300年的大汶口文化考古中发现的丝绸织品。

如今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南京云锦等丝织品中的优秀代表,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

○〢关于作者:

本文改编自《双法字理》,作者:白双法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