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1)

近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

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决赛顺利结束

我校成绩不断突破 ,再创新高!

共获奖109项

获奖总数位居北京市第1位

被评为赛事优秀组织校

10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

我校历年最高

入围数量位居北京市第1位

北京唯一一所同时拿满

主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国赛名额的高校!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2)

本届赛事我校共获得一等奖20项

其中,主赛道获得一等奖7项

位居北京市第4位,为我校历年最高!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获得一等奖3项

位居北京市第2位,为我校历年最高!

“智农疆棉”项目获评红旅赛道十强!

产业命题赛道获得一等奖10项

位居北京市第1位,为我校历年最高!

“高品质金属层状复合板绿色高效

制备新工艺”项目

获评产业命题赛道十强!

在本届比赛中

我校在各个赛道全面突破

取得近年来的最好成绩!

赛事介绍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等十余个国家部委主办,教育部官方将大赛定位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世界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全球盛会!

北京赛区的比赛自2022年4月启动以来,共有1.5万支项目报名参赛,参赛人次超过8.8万,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由于首都高校众多且实力均非常突出,因此北京赛区历来是竞争最激烈的省级赛事,堪称“小国赛”。

我校获奖项目

我校共716个项目报名参赛,109个项目入围市赛,共获得一等奖20项,二等奖39项,三等奖50项。让我们看看一等奖项目的风采!

主赛道

中安科技——“双碳”背景下的

深部工程动力灾害安全智能预警平台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3)

项目负责人:周超

组别:研究生创意组

负责人学院: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宋大钊,何生全,何学秋,李振雷,牛小萌

项目简介:深部工程动力灾害是地下空间最主要的威胁之一,近年来,项目组针对深部工程动力灾害问题开展了科技攻关,揭示了深部动力灾害孕灾全过程的流变突变机理,研发了电磁辐射非接触监测预警技术装备,开发了深部动力灾害多元融合智能预警平台。经现场应用,灾害预警准确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研究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成功应用于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晋能控股集团等工程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百磨成钢--

全球先进核能系统安全的守卫者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4)

项目负责人:王优

组别:研究生创意组

负责人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周张健,宋鑫鹏,郑文跃

项目简介:百磨成钢是由周张健教授指导、王优博士生负责的开发先进第四代核反应堆燃料包壳材料的项目。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及发改委等部门多次强调,要积极安全有序地发展核电事业,其中作为反应堆中最关键的安全部件—燃料包壳的安全性能至关重要。自2011年福岛核事故中传统包壳引发氢爆后,全球掀起研发新型耐事故容错燃料包壳(ATF)的热潮,本项目所研发的氧化物颗粒弥散(ODS)钢因其抗辐照、腐蚀性能优越脱颖而出。近年来,项目团队始终致力于ODS钢的产学研落地转化应用,以北京优创高科科技有限公司为起点,搭建完整产业链,向核电行业、深空深远海等领域提供产品,助力我国核工业飞速发展。

“一仪领航”——

高精度激光陀螺仪技术引航者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5)

项目负责人:李光锦

组别:本科生创意组

负责人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项目简介:激光陀螺仪利用物体在惯性空间转动时正反两束光随转动而产生频率差,来精确感知物体运动时空间坐标,被称为武器平台定位导航系统的“心脏”。在航空、航天、航海特别是军事领域有重大应用价值,被誉为惯性导航系统这顶皇冠上的“明珠”。现代战争中,以激光陀螺为核心部件的自主导航系统,可以不受各类通讯系统的限制,精确制导对目标实施打击。团队攻克了以超光滑表面的超级抛光与检测技术、极低损耗离子溅射镀膜技术等为代表的大量关键技术和相关的批生产工艺,研制和生产能力均处于国内一流水平,成本要显著低于行业竞争对手。

跨“组”生物-

为精准医疗而设计的基因多组学病理挖掘平台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6)

项目负责人:曾泽华

组别:本科生创意组

负责人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杜宏武

项目简介:跨组生物致力于解决解决传统生物大数据中维度高、数据稀疏、样本噪声大、统计模型简单、队列验证缺乏、分析重复性差、数据展示形式单一的问题。我们提供了一个操作简便、分析层次多元化的分析平台。我们的平台可以实现测序数据的规范化处理,复杂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模型的联合应用,不同层次的测序数据与大型数据库之间的交叉分析,可直接应用于CNS级别的高级图表呈现等一系列功能,此外,我们还提供数据定制化分析服务。

明烯科技—

碳中和背景下建筑智慧供暖系统全球领航者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7)

项目负责人:张明轩

组别:本科生初创组

负责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指导教师:张铮,伍英,李晓辉

项目简介:电热膜供暖系统是一种以电力为能源,以发热电缆为代表的线式低碳供暖高科技产品,是煤改电大环境下建筑供暖的最好选择。而如今市面上所有电热膜均为高压产品,按照行业规定均不能作为供暖设备规模使用。明烯科技率先突破了电热膜该如何低压制热的国际化难题,在国内首创石墨烯低压发热供暖技术,与光伏领域及太阳能、风能的合作可将住宅供暖的能源成本降至零。而通过远红外辐射进行传热的全新供暖方式,制出的热感如阳光般舒适,给住户带来愉悦享受。

司莱美克——

突破封锁,做震撼世界的“中国膜”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8)

项目负责人:王瑞俊

组别:研究生成长组

负责人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指导教师:乔利杰,庞晓露,张德印

项目简介:山东司莱美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端镀膜产品研发生产,开发的陶瓷基板产品应用于大功率LED模组、宇航、传感器等领域,树脂镀膜产品应用于军工雷达反射罩,钛酸锶镀膜产品应用于直流电机等。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技术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已申报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公司现有大型真空镀膜设备三套,以及配套完善的实验检测设备。

碳碳新能源——

用更环保的材料,铸就更安全的电池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9)

项目负责人: 杨嘉杰

组别:本科生创意组

推荐单位: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

指导教师: 黄妙逢,巨新,陈森

项目简介:碳碳新能源团队生产的水系锂电池,主要针对锂电池的电解液和电池材料进行的创新,一是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锂电池易燃易爆的问题,在锂电池的使用上更加安全可靠,在对安全需求高的医疗、教育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二是基于水系电解液的稳定性和开放式的包装,有利于电池的回收利用,提高了电池材料的利用率,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更贴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利废惠民 新材建业--零碳绿色建材带动革命老区乡镇企业振兴助力城乡基建大发展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10)

项目负责人:巴浩静

组别:公益组

负责人学院: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倪文,张思奇,李佳洁,李颖

项目简介:项目团队根据涉县当地产业集群构成特点,因地制宜打造出一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赢的“涉县发展模式”,用自己的学识、智慧和勤勉奋斗,帮助涉县革命老区彻底解决了固废堆存、产业落后、耗能极高、污染严重等一系列发展转型中的“卡脖子”问题,为革命老区经济建设实现快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不错的路子。从首都北京到太行山区涉县,该团队克服了思维差异、身份转变、心理落差、语言不通和水土不服等实际困难,用勤勉踏实的研学作风,立志脱贫攻坚的赤诚担当来践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伟大号召。

玉种高科—攻克玉米“雄性不育”

世界性难题,捍卫国家粮食安全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11)

项目负责人:江易林

组别:创意组

负责人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万向元,魏珣

项目简介: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能源作物,提高玉米产量是捍卫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提升玉米亩产并非易事,因为玉米存在育性不稳定、易受光温环境影响,稳定的玉米雄性不育系尚未大规模应用。为破解上述世界性难题,玉种高科团队在国际上首创了多控不育、矮败不育和作物通用型显性不育三大核心技术,分别创制出了玉米的多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矮化耐密植品种,并有望扩展到不同作物的雄性不育系创制,为捍卫粮食安全贡献青年力量。

智农疆棉——

科技捍卫新疆棉,打赢国际“贸易战”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12)

项目负责人:蒋世界(18届毕业生)

组别:创业组

负责人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

项目简介:为响应中央“恢复启动新疆优质棉生产”的决策部署,青年党员蒋世界毅然放弃互联网大厂的就业机会,自愿申请建设西部,扎根新疆创业。依托“科技 贸易”双驱动模式,利用生物育种、无人机遥感技术和数字化营销平台,开发了转基因棉花试验田、全方位遥感农情监测、棉花国际化产业园等项目,用智慧化方案解决痛点问题。公司与疏勒县农技中心棉花基地等开展深度合作,定点帮扶新疆喀什11个县市的棉农,与贫困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促进共同富裕。目前公司年产值已过千万,合作资源遍布全球。

产业命题赛道

基于物联网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及应急指挥大数据平台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13)

项目负责人:霍磊晨

负责人学院: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谢谟文,杜岩,许镇,李远

命题企业:特力惠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本团队解决特力惠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提的命题——基于物联网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指挥大数据平台,深度融合专业监测设备和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指挥大数据平台,实现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分析预警、远程会商、应急指挥,形成“监测、预警、应急”一体化的地质灾害业务综合应用体系,有效提升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水平,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南方湿热地区特殊土路基修筑关键技术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14)

项目负责人:张凌竹

负责人学院: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苗胜军,黄正均

命题企业: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简介:预拌流态固化土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其充分利用路基修筑开发后或原有的废弃淤泥质土,在掺入一定比例的固化剂、水之后,通过独创工艺和特殊机械进行充分拌合均匀,形成具有可泵送的、流动性的加固材料,适用于各类基坑回填、路基修筑。预拌流态固化土具有自流平,自密实的特点,强度可达到0.5~10MPa, 结构更加密实,质量更加稳定,抗渗性能更好,安全系数更高。

多金属硫化铜矿清洁选矿技术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15)

项目负责人:刘政宇

负责人学院: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孙春宝,寇珏,王培龙,张娜

命题企业: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多金属硫化铜矿低碱调控与绿色高效回收技术集成”项目为紫金矿业集团提出的“多金属硫化铜矿清洁选矿技术”命题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针对紫金旗下选厂的生产痛点,我们将选厂的浮选工艺拆解为药剂添加、浮选泡沫控制、药剂制度、硫活化、废水处理五大部分,综合五项核心技术提出全局优化的解决方案。通过多技术系统优化,可将铜、硫回收率提高4%以上,每年可以节省浮选成本超过3亿元,切实解决了企业的生产痛点。本项目由孙春宝教授、寇珏教授全程指导,我们团队将始终秉持着“让矿山绿色开发不再困难”的宗旨,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鄂尔多斯矿区矿震治理策略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16)

项目负责人:朱斯陶

负责人学院: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何学秋,姜福兴,李佳洁

命题企业: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矿震是煤矿高强度开采伴随的强烈动力现象,易诱发井下冲击地压和地面建筑物破坏,是煤矿安全生产重大难题。北京科技大学矿震治理团队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建立了我国首个矿震及诱发灾害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大数据云平台,开发了新一代的全能型广域宽频震动监测系统,实现了“煤岩破裂阶段全覆盖 震动信号频段全覆盖”,具有高采样频率、高灵敏度和高定位精度三大特点,可以完美解决当下矿震难预测难防治的现状。

基于昇思MindSpore的

智慧医疗创新解决方案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17)

项目负责人:齐思雨

负责人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肖若秀,鲁媛媛,李颖,翟伟明,祝晓斌

命题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团队充分利用框架高性能计算等优势,结合最新科研成果,建立“智能3D医学影像平台”,实现医学影像二维到三维的突破。 产品“3D-PDF报告”可通过鼠标实现交互操作、病灶测量和器官显隐,打破传统报告单一平面局限。“移动端3D云模型”改变数据存储方式,可通过二维码查看病灶。“3D打印模型”可根据病人手术需求打印植入物器材,解决手工假体造价高昂问题,通过模拟规划手术路径,打印导板辅助复位,有效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感染率。

高品质金属层状复合板绿色高效制备新工艺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18)

项目负责人:汪锐

负责人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指导教师:谢建新,刘新华,赵帆

命题企业: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项目简介:采用自主研发的水平连铸工艺可以实现铜铝复合界面的冶金结合,结合界面稳定可靠,此工艺缩短了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此工艺可以持续生产铜铝复合材料,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轧制拉拔、热处理、打磨等生产工序可以为客户提供多规格的定尺、定径原料。并且此产品可以实现连续冲裁、钻孔、折弯、螺丝连接、电镀等加工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产品现已应用于传统配电、石油化工等领域。产品具有性能优异、轻量化特点,在先进轨道交通、航天领域具有巨大应用价值。

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地下管网

危险源感知预警与安全管控系统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19)

项目负责人:曲志豪

负责人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指导教师:张雷,杜艳霞,马长城,陈少松,邢琳琳

命题企业:重庆市荣冠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地下管网是我国城市的生命线,它担负着城市能源输送、排涝 减灾等重要任务。而我国市政管网规模庞大、分布复杂,腐蚀泄露问题严重,智慧化安全预警与防控手段缺失。基于此,管慧科创团队建立了腐蚀动态监测-数据库-智能感知-智能防控四位一体的技术体系,实现了智慧化管网建设的全生态产业链,实现了管网干扰状态实时监测与数据自动运转,腐蚀风险的精准评判、自动预警与智能防控,有效解决管网危险源智能预警与安全防控问题。

高功率核心芯片金刚石/铜

高导热芯片热沉产业化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20)

项目负责人:邵思武,牟恋希

负责人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指导教师: 刘金龙,李成明,魏俊俊

命题企业:西南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项目简介:金刚石和铜具有优异的热学性能,作为新一代热管理材料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项目实施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碳基材料与功能薄膜研究室,是国内最早开展CVD金刚石研究的单位之一。团队依托高质量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优势,助力中国电科29所突破金刚石/铜热沉界面性能调控技术,掌握金刚石/铜芯片热沉产业化制造方法,实现金刚石铜高导热材料自主化研制,为我国航空航天高功率电子装备升级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高性能微型复杂结构软磁材料零部件的产业化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21)

项目负责人:张德印

负责人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指导教师:秦明礼,隋慧,贾宝瑞,吴昊阳

命题企业: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金属软磁,具有磁导率高、矫顽力小、饱和磁感应强度高、功率损耗低等特性是汽车、电子、新能源等产业最重要的基础功能材料,随着汽车、3C产品、5G通讯、医疗器械等领域发展,磁路元器件日趋微型化和高性能化,为磁性产业提供更多机遇的同时,对传统加工技术因原材料浪费大,加工效率低,成本高,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此次命题,与企业沟通调研,团队经过多年研发基础, 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和中国有色工业技术发明奖1项。

双碳战略下基于工业大数据的

钢铁冶金铁前工序绿色智能制造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22)

项目负责人:周杰

负责人学院:工程技术研究院

指导教师:何海楠,王晓晨,徐冬,杨荃,赵剑威

命题企业: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本团队结合首创的高稳定性硬件结构、边缘检测算法、数据多元融合、机器学习算法四大模块共同构建轧钢车间全流程绿色智能管控系统,该系统的研发成熟有效的攻克了带钢运行实时检测难、控制难等技术难题,在带钢生产控制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该技术的应用推广有力的推动了热连轧“无人驾驶”这一智能产线标志性目标的实现,在提高企业智能化水平、助力节能减排方面,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

以上就是本届“互联网 ”大赛

我校获一等奖的项目介绍

接下来是获二、三等奖的项目名单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23)

(主赛道二、三等奖获奖项目名单)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24)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二、三等奖获奖项目名单)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25)

(产业命题赛道二、三等奖获奖项目名单)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

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工作

由团委牵头,

联合教务处、创新创业中心、

研究生院、国际学生中心

构建了“五创协同”的竞赛育人机制

受到教育部网站的报道!

今天获奖名单(喜报109项获奖总数)(26)

下一步,学校将积极备战“互联网 ”国赛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创

引导学生在竞赛中受锻炼、长才干

不断为国培养“钢筋铁骨”的一流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