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益新院士课题组和新加坡基因研究所刘建军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翟巍巍教授合作的研究发现,鼻咽癌的发生与存在于该区域的EB病毒高危亚型相关,BALF2_CCT亚型或是导致鼻咽癌高发的EB病毒高危亚型。(Nat Gene.6月17日在线版)

eb病毒感染有关的肿瘤(病毒元凶被锁定)(1)

EBV病毒基因组变异在鼻咽癌发展中的重要性一直未得到充分研究。该研究系统收集了华南高发区和中国北方等低发区鼻咽癌和对照样本,改进了EB病毒全基因组捕获测序技术,开展了大样本量的EB病毒基因组测序,完成了首例鼻咽癌和EB病毒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验证工作。

最终,将鼻咽癌EB病毒高危亚型标志性位点锁定于3个BALF2基因非同义变异位点,鉴定了鼻咽癌相关EB病毒高危亚型BALF2_ CCT。这些变异的累积效应占中国南方鼻咽癌总体风险的83%。发病风险相比低危亚型BALF2_ATC增加约11倍。

与此同时,BALF2_ CCT亚型EB病毒在中国北方人群感染率低于5%,该亚型在欧洲和非洲等地则更为罕见,鼻咽癌高危型EB病毒在各地区分布频率和鼻咽癌发病率吻合。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新发现的EB病毒高危亚型BALF2_CCT解释了鼻咽癌在广东地区高发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基于EB病毒高危亚型及曾益新研究组早前研究确立的7个与鼻咽癌发病密切相关的基因位点,研究人员开发的新一代鼻咽癌发病风险预测芯片已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分子诊断科和体检中心作为院内临床检验项目正式开展。

为了使鼻咽癌成为可预防的疾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正在集结遗传学、分子医学、流行病学和疫苗研究团队力量,研发EB病毒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