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用什么灭火(安全生产和应急避险科普)(1)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特殊时期除了出门必戴口罩外,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处理,也是非常必要的。但酒精在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起来看看,日常使用酒精消毒过程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吧!

1.喷洒酒精消毒引火灾

75%的酒精,属于易燃物品,不光遇明火,容易引发燃烧风险,就连衣服静电,也可能导致爆燃。因此,在室内使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一定不要使用喷洒消毒的方式,这样更容易引发事故。

2020年2月8日,浙江杭州一小伙对头、面、颈、四肢以及衣物表面进行酒精消毒,因为天气寒冷,他便站在大功率的电暖气边上擦拭,结果擦拭的酒精在电暖气的作用下遇热挥发,引燃了衣物,小伙瞬间被火焰包围。经过医院诊断,其头面颈、四肢、呼吸道等多处火焰烧伤,判断为15%的Ⅱ-Ⅲ度烧伤。

2020年11月10日,江苏淮安某小区一户主用酒精擦拭空调,结果空调突然起火,火势蔓延整个房间。

2021年9月2日,辽宁省大连市,几个人在家吃火锅,一名女子将酒精倒入锅底,没想到酒精突然着火,火苗蹿到另一名女子身上,衣服也烧着了。

今年3月2日,江苏苏州园区一家机电公司的员工小孙,使用浓度75%的酒精在办公室内进行喷洒消毒,结果引发一场火灾。“当时先用了84消毒液进行消毒,我觉得味道有点大,就多喷洒了一点酒精。”小孙表示,喷洒完酒精后,他就下楼了。可刚走到楼梯口,转身就发现办公桌上的拖线板处出现明火,一瞬间就烧了起来。

2.酒精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乙醇俗称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酒精蒸汽与空气可以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燃烧。酒精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较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在没有明火的前提下,酒精自燃温度在323℃,超323℃以上会自燃。酒精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3.3%至19%,当空气中的酒精含量达到3.3%以上,遇到火源会发生闪爆;当达到19%,温度等于或大于13℃以上时,遇到火源就会闪燃。

因此,在家使用酒精时,最好使用擦拭的方式,少使用直接喷洒的方式。如果喷洒,一定要先检查周围环境,避免有明火的情况,还需要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室内禁止喷洒酒精消毒

在室内使用酒精时,需要保证良好通风,使用过的毛巾等布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或放通风处晾干。使用前彻底清除使用地周边的易燃及可燃物,使用时不要靠近热源、避开明火。给电器表面消毒前,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消毒。如用酒精擦拭厨房灶台,要先关闭火源,以免酒精挥发导致爆燃。酒精每次取用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居民在家中用酒精消毒时,建议购买民用小包装的医用酒精,单瓶包装不宜超过500毫升,不要在家中大量囤积酒精,以免留下安全隐患。

◎避免孩子接触

酒精对孩子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宝宝喝了高浓度的酒精,很可能给其生命健康带来危险。因此,酒精一定要保存好,放在宝宝不容易接触到的地方。对于年纪稍大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解酒精的特性,教育孩子不要玩酒精,更不能用火点燃。

盛放酒精的容器应首选玻璃或专用的塑料包装密封储存,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剩余酒精存放时特别要注意盖紧盖子,避免挥发,要避光存放在阴凉处,不要放在阳台、灶台、暖气等热源环境中。

◎避免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

用来消毒杀菌的消毒药水,除了75%的酒精,84消毒液也是经常使用的,但我们需要注意,一定不能将两者混合使用。如果两者混合,极有可能会产生剧毒气体,这种气体会危害身体健康,切不可大意。

如果酒精遗洒,应及时擦拭处理。酒精意外引燃可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进行灭火,小面积着火也可用湿毛巾、湿衣物覆盖灭火。如在室外燃烧,可以使用沙土覆盖。

3.酒精意外着火如何自救

被烧伤后,第一要紧的事情,当然是灭火,伤者正确的应对措施应当立即脱去衣物,衣物沾上酒精,已经成为燃烧物,以最快速度去除衣物,脱离热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损伤和后果;

避免高声喊叫,在头面部已经被火焰包围的情况下,喊叫会引起严重呼吸道烧伤,而呼吸道烧伤,是烧伤患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设法灭火,应当就近用棉织物覆盖或用水冲洗最好,火灭后立即就医。

(记者 李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