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池鱼

所谓“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种诗意的夸张,就是一种浅薄的自负(1)

人生在世,想来不管是谁,都会有朋友三四。

朋友,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种存在。仔细想想,要是失去了朋友这种点缀,人生很多时候应该是无聊而空洞的。

尤其是那些无法进行自我审视的人,他们往往需要通过朋友这个媒介,去寻找自己在世上的存在感。

当然,这种想法并不可取。

如果一个人,需要从朋友身上去汲取生活能量的话,那么这个人,首先需要的便是自我的沉淀和充实。如若不然的话,就无法建立一个完整的个人体系。

朋友,在精不在多。

总是有些这样一群人,他们以“朋友多”作为人生的一种底气,还有在他人面前说话时的自信,张口闭口就是“我有一个朋友是干嘛干嘛的,他有多厉害”。

事实上,总是这样说的人,满足的不过是内心的虚妄而已。

所谓“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种诗意的夸张,就是一种浅薄的自负(2)

所谓缺什么,表面便要炫耀什么。

周国平在书中写,所谓的“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种诗意的夸张,就是一种浅薄的自负。

因为热衷于社交的人往往自诩朋友众多,其实他们心里明白,社交场上的主宰绝不是友谊,而是时尚、利益或无聊。

所以,那些真正的友谊,往往都出乎意外地安静,并不喧嚣。

我有个高中同学,他家境不错,就是那种自诩朋友多的类型,他大方,经常请客,出手阔绰,叫朋友出来吃饭,一个电话过去,一般能够来不少人。

所以,很多人都说他人缘好。

但是,后来他家里生意出了点事,把房子车子抵押了,这个时候,他原先那些经常和他把酒言欢的朋友,一个两个全都不见了。

他说,有一部分直接删除了他,大概是担心他借钱。

所谓“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种诗意的夸张,就是一种浅薄的自负(3)

有一部分在路上看到他都会特意躲起来,实在是避不开的时候,才会上前打个招呼,逃也似地跑了。

甚至还有一个人,他曾经自称哥们的男生,一个结婚时他还去当过伴郎,当时送了对方5000的礼金,直接把他拉黑了。

所谓人走茶凉,他在人生的低谷,猛然就看明白很多事:如果是利益之交,就不要顶着友谊的幌子。

而讽刺的是,留下来的那几个朋友,主动问他需不需要帮助的,多数都是他从小玩到大的伙伴。恰恰他们之间,并不是经常在一起玩,也没有刻意维持关系。

只是偶尔聊会天,空闲一起打游戏,要么就是过年回家才能见到。

真朋友之间,不需要两个人的大张旗鼓,也不需要刻意地维持和炫耀,更不需要装腔作势,在彼此面前不敢暴露出真实的自己。

多数朋友之间的交往,具有价值的往往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

如果,你在世上能够拥有这么一个朋友,你们跳出价值这个范畴,在一起做朋友仅仅是出于各自的开心和默契。

这样的朋友往往可遇不可求,可以说是真正的知己。

所谓“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种诗意的夸张,就是一种浅薄的自负(4)

真正的朋友,首先必然是感到让你放松的,是两个人只要待在一起,哪怕各自都不说话也不会尴尬的默契。

周国平说:“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基本上是一件在他们开始交往之前就决定了的事情,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疏,并不是由愿望决定的,而是由有关的人各自的心性及其契合程度决定的。”

我就有这样一个朋友,我们从小就相识,直到现在依旧是彼此生命中很重要的人。

我们在两个城市,其实彼此之间平时联系得并不多,不是像别人以为的好闺蜜那样,不会每天都聊天或者是讨论一些问题。

最长的时间,我们都忙的时候,能够接近一个月的时间都不说话。

但不管多久不见面,彼此再见的瞬间,心中都不会有陌生感,还是很自然地有说不完的话题。

有时我给她发消息,她没及时回我,我不会多想;她回过来了后,我要是没事看到依旧秒回,不会想着去“惩罚”她的不回复,也等一会儿再回她。

而她给我发消息也是一样。

两个人有时就是说着说着就忘了这茬,都去做自己的事了,我们都不会责怪,可能明天突然想起来,自然就再次回过去了。

要是我有事的话,她都很积极主动。

所谓“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种诗意的夸张,就是一种浅薄的自负(5)

包括借钱,她就是打了个视频确定是我本人以后,下一秒就把钱打到我支付宝了。

我问她:“你就不问问我干嘛?”

她说:“你肯定是有事才找我借的,所以,你是要干嘛?”

当然,如果她需要我帮忙的话,我也是很义不容辞的。

我很庆幸的是,人生中能够拥有这样一个朋友。

我记得小学的时候写作文,老师让我们写最好的朋友,我和她都写了对方。那个时候我们经常一起结伴去上学,她每天早上都会经过我家,然后叫上我一起。

有时我起得晚了,别的同学都走了,只有她还在原地等我一起走,到了学校我们总是罚站。

那个时候说,以后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其实当初没想过那么远,就是小儿的随口一说,只是今年无意中听得她感慨:嘿,我们认识26年了。

越是长大,越是发现自己不想去追求所谓的“朋友遍天下”,以前倒是认为这句话很酷,颇有一种大侠风范。

所谓“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种诗意的夸张,就是一种浅薄的自负(6)

如今却感觉人生在世,如果能够有那么一两个一直伴在身边的朋友,就已然是一种幸运。

毕竟太多的人,都只是生命中来来去去的过客而已。

我在书中看到一段话,颇为赞同,对待友情,最为正确的态度和三观是:诚心相待,尊重他人,亲疏随缘。

如果友情一直不变固然是好事,需要加以珍惜;

如果有些人走了,也不要试图去挽救什么,更不要陷在已经不存在的昔日友谊中,感到忿忿不平。

你要明白,这些东西其实不是你能左右的,跳出这些桎梏和框架,做好自己,顺其自然,人生真的会平静很多。

-END-

和每个来这里的人谈爱说情,但无关风月。点击上方关注,欢迎来到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