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侯卓铠

编辑 |

8月12日,久未“露面”的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出席了宝能集团2021年青年干部座谈会。并针对“如何看待宝能当前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困难”提问给予了回复。

姚振华称,宝能集团发展29年来始终以信誉为先,会坚决兑付每一分钱。并给出了四点具体解决措施:

  1. 加大经营力度,旗下多个业务板块继续做实产业,争创一流业绩;
  2. 坚决履行企业责任,恪守市场底线和原则,确保兑付,维护公司29年积累的信誉;
  3. 采取关键举措持续回笼资金,实现战略合作开发突破;
  4. 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不过,据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以及界面新闻记者对宝能汽车集团旗下观致汽车经营状况进行调查走访后发现,在宝能深陷困难当下,姚振华口中的诸如“信誉为先”、“恪守市场底线和原则”似乎并未能落到实处。

超六成员工已离职

进入到2021年以来,有关宝能“裁员”、“断交员工社保”等相关信息层出不穷。界面新闻记者对相关信息进行梳理后发现,有关针对宝能汽车断交员工社保、公积金等投诉反馈主要集中在今年一季度。

观致品牌已走向末路(观致汽车再次被)(1)

据西安秦汉新城管委会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回复网友针对宝能汽车“断交员工社保、公积金”投诉时称,经秦汉新城人社民政局前往宝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调查核实,网友反映的情况属实。

至此,宝能汽车“断交员工社保、公积金”等传闻得到政府部门官方证实。

“不仅宝能如此,观致也是一样的”。刚刚在今年4月离开观致汽车的小柏在与界面新闻记者交谈中如是说。

从2019年入职加入观致汽车至今年4月离开,小柏在观致汽车工作两年时间。

提及离开的理由,曾位居观致汽车重要岗位的小柏称,主要是受“欠薪和社保断缴”因素影响。

据小柏表示:“观致汽车目前还拖欠员工6月和7月的工资,而6月份的工资仅仅支付了20%,不少员工都已经向有关部门申请了劳动仲裁。”

针对这一信息,界面新闻记者向一位在职的观致汽车内部人员进行求证。得到回复称“网上搜索一下就知道了。”对于近期是否也会选择离开,该人士则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走一步看一步,看看好的机会吧”。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观致汽车目前在职人员已经从4月份的约2000人减少至当前的800人。其中,观致汽车研究院人员流失最为严重,超过50%人员已经离开观致汽车。

据观致汽车总部所在的虹桥绿谷广场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观致汽车最近这几个月确实有许多员工离职。从停车情况也能发现,原先熟悉的一些员工基本都已经离职了”。

2017年年底,宝能集团对外正式宣布战略投资观致汽车。并宣称未来宝能集团将利用其产业板块,为观致带来资金、管理、营销等全方位的帮助。不过,三年来,宝能集团当初给观致汽车许下的这份承诺并未能扭转观致汽车困局。

据小柏告诉记者,正是看到观致汽车背后有宝能集团支持,当初才会放弃其他选择,加入了观致汽车。没想到会发展成今天这幅景象。

常熟基地已停产,员工被抽调协助奇瑞生产

观致汽车总部陷入员工离职潮,那么生产基地运营情况又如何呢?界面新闻记者随后前往位于常熟的观致汽车生产基地调查发现,该基地已经处于停产状态。

观致品牌已走向末路(观致汽车再次被)(2)

记者在观致汽车位于常熟高新开发区通达路1号的生产基地发现,内部停车场停放着几十辆私家车,而在另一侧则整齐摆放着几辆观致7和观致3 REV测试车辆。

观致品牌已走向末路(观致汽车再次被)(3)

其中观致3 REV车身上落在厚厚的一层灰尘,周围也布满杂草。从这几辆测试车仪表台上方的车辆临牌时间来看,这批车型从去年年底就没有再进行过路试。

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工厂东边一侧的通联路上,从这里可以看到观致汽车场内的一些情况。与预想的情况大致相同,空旷的停车场仅停放着十几辆未上牌的观致5测试车。

观致品牌已走向末路(观致汽车再次被)(4)

记者继续沿着道路向北走,发现在一处空地停放着近百辆观致3车型的白车身。车身上覆盖的车衣都已经被风吹落,不少车身上都布满了斑斑锈迹,能够看出这批白车身已经放置有些时间了。

观致品牌已走向末路(观致汽车再次被)(5)

在生产基地北侧的内部小型停车场中,则停放着几十辆观致7新车正在太阳底下暴晒。该新车停车场通向外面道路唯一出口电动闸门也已经锈迹斑斑。不难推测出,该基地应该很久没有对外运输新车了。

据该基地门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目前该基地内还有人员上班。不过,该基地周边商家则表示,从6月份开始基本上很少能看到观致汽车员工身影。

据基地附近一位小吃摊摊主称,“之前午餐时间有很多生产线员工过来吃快餐,现在基本见不到观致员工的身影。”

据观致汽车早前公布的信息显示,常熟基地位于江苏省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厂占地面积1千余亩,生产区域建筑面积183189平方米。配备各种生产、检测设备3000余台套,具备完整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支持多种车型的柔性化混线生产,设计产能15万辆(双班),具备燃油车和电动车双资质。

针对观致汽车生产基地现状,一位熟悉观致汽车的相关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基地已经停产,部分员工被抽调去了奇瑞控股旗下的公司协助生产。

事实上,乘联会统计数据也已经证实了观致汽车常熟基地已经停产的事实。

据乘联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7月份,观致汽车产量数据为0。2021年1-7月份,观致汽车累计产量仅为1927辆。其中,观致3产量为0,观致5 SUV生产了15辆,观致7 SUV生产了1912辆。

命运多舛的观致

历史总是如此相似,5年前的2017年,观致汽车与现在的境况可谓一模一样。各大媒体报端和网络论坛上充斥着员工大量离职、工厂停产停工等信息。只不过这次的观致汽车已经困难到连员工社保、公积金都要拖欠的地步。

作为自主品牌打造的首批向上突破定位“高端”的品牌,观致汽车起点并不低。观致3首发亮相地点就是日内瓦车展,研发设计团队清一色的前宝马、捷豹路虎“大咖”,就连供应商也全都是博世、大陆等世界级主流供应商。

然而,当旗下首款量产车正式上市后,却是迎来“叫好不叫座”的局面。虽然奇瑞汽车随后对观致汽车管理层进行了多次调整,但仍未能盘活这个“高端品牌”。

2017年,被奇瑞汽车甩卖给宝能汽车后,观致汽车似乎看到了“曙光”。至少在当时看来,虽然宝能是个汽车“门外汉”,但钱袋子却是足够饱满。尤其“宝万大战”过后,更是赚的盆满钵满。

观致品牌已走向末路(观致汽车再次被)(6)

接受观致汽车初期,宝能确实也有过“大手笔”。例如,将整个前日产、英菲尼迪高管团队招致麾下,从面子到里子都是世界级汽车企业的标准。

然而,新团队非但未能有效解决观致汽车长期存在的品牌小众、产品少等问题,反而情况进一步恶化。

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观致汽车产品推新不给力,产品老化脱离时代模式是观致汽车被市场抛弃的主因”。

事实上,就连宝能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大谷俊明也早前表示,“观致汽车核心问题就是没有产品”。

虽然宝能集团为观致汽车请来了前日产-雷诺联盟全球新能源总监矢岛和男担任CEO,前日产-雷诺联盟车辆互联互通技术全球总监长原巨树、前英菲尼迪全车系开发总负责人平井敏郎、前日产专家刘强,分别担任观致COO、观致CO-CTO以及副总裁的职务。但在产品出新节奏上并未有所改善。

虽然初期观致汽车销量有所上升,但背后真实情况却是宝能集团的“左手倒右手”操作,销量数据背后是来自于宝能集团旗下联动云的B端采购。随着2019年联动云扩张渐缓,观致汽车再次回归“平静期”。当年销量从上年6.3万辆,垂直降至2.19万辆。

在“日系”管理团队执掌期间,多年未能推新车的观致汽车终于在2020年上市了一款新车观致7。

这款被观致汽车宣称为“方舟级”SUV的车型,被寄希望能够在15万元细分市场获得一席之地。不过,此时此刻的观致汽车早已积重难返。

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观致汽车全年销量仅1.46万辆。2021年1-7月,观致汽车销量为4883辆。其中,7月份销量0辆。

心不在焉的宝能集团

从一年之前大张旗鼓宣称重回市场,到现如今基地停产、陷入员工离职潮,观致汽车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对此,在大成(因为工资及社保原因在今年二季度刚从观致汽车离职)看来,观致汽车再次经历危机最大的原因就是内部管理机制存在众多弊病。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观致汽车管理架构分为S/A/B/C四个层级。其中,S是公司最高管理层(CEO、CTO等);A是VP级别;B则是中层管理团队。

就在今年2月,观致汽车内部针对工资较高且人员基数较大的B级管理层大幅裁员。裁员后果则是对公司运营架构造成沟通缺陷。意味着底层普通员工日常工作需要直接对接部门总监级,甚至A(VP级)级高管。

“中层管理缺失,对项目推进和沟通带来了极大障碍。”大成表示。

此外,另据观致汽车内部人士透露,虽然日方管理团队位居公司各个主要职位。但事实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权限。“公司实际决策权都在宝能集团下派来的副总裁和人力资源中心总监手中。”

作为“涅槃计划”的重要一环,宝能集团邀请日方管理团队加入观致汽车。然而,仅仅两年,日方团队就已经全部退出。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矢岛和男及其团队自去年年底就再也没有回到观致汽车。而按照之前的频率,其团队每个月都会到观致汽车的上海总部。

对此,大成称,不少观致汽车研发团队成员认为,宝能集团聘用矢岛和男只是看中了他和团队之前所指导的日产e-Power技术。今年年初矢岛和男团队已经把日产e-Power技术复刻改进完成,并打造了一款内部代号为C21的轿车车型,该车型分别有燃油和增程式。

观致品牌已走向末路(观致汽车再次被)(7)

据宝能汽车官方公众号在6月29日推送的一篇文章中宣称,今年8月,宝能旗下观致汽车将推出首款搭载宝能新能源汽车集团iREV核心技术的产品——观致REV3,该产品搭载了完全自主研发的高功率锂离子电池与高效整车驱动系统、高效动力增程器,整车在成本、性能和使用便利性上达到了优秀的整体平衡。此外,今年9月将推出首款iREV SUV产品——观致REV5,进一步强化iREV车型。

然而,直至8月最后一天,也未看到观致REV3上市。

事实上,在界面新闻记者与观致汽车多位在职以及刚刚离职的员工交谈中了解到,在员工们看来,宝能集团并未真正重视过观致汽车。

观致品牌已走向末路(观致汽车再次被)(8)

去年年底,宝能集团砍掉了观致汽车销售公司,由宝能旗下销售公司直营销售。然而,记者从一位观致汽车内部人士处获悉,部分批次采购新车款项至今都未兑付给到观致汽车。这也是观致汽车资金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对于宝能造车的真实目的,外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其“借造车名义行圈地之实”的猜测。

以去年刚刚建成投入使用西安基地为例,早在该基地建成交付前,位于基地周边的住宅等相关商业配套早已投放市场售卖变现。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自2017年开始,宝能集团以造车名义相继在广州、昆明、杭州、贵阳、西安、江苏昆山都等城市拿地。目前,宝能汽车旗下用于汽车生产基地及项目的储备用地为9000亩,然而借造车名义拿到的住宅等商业配套用地则超过8万平方米。

地产商以造车名义到处拿地最终也“惊动”了相关监管部门。2020年底,监管部门发布彻查令,要求宝能集团上报从2017年以来在全国各地开展的投资项目,包括生产基地项目进展、建设投资等。随后,宝能集团承认项目涉及虚假宣传,产能有注水情况。

写在最后:

作为国内较早定位高端的自主品牌,观致汽车却从最初的“叫好不叫座”,到如今濒临退市。虽然这其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但本质上来看,初期奇瑞的过于自负(未能认识到品牌溢价能力缺失),到今天的宝能集团心不在焉。均注定了观致汽车无法走得更远。

在整个汽车产业向“新四化”转型关口,客观来看,至今尚未能实现“自食其力”的观致汽车,无论是技术储备,或还是品牌力来说,观致汽车都已经走到了退市边缘。对宝能集团而言,观致汽车的残余价值在于,或许还可以利用新能源汽车这个新故事再多拿几块地。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小柏”、“大成”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