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像我这样的人

小年轻毛不易有一首歌:《像我这样的人》,其中的歌词中有关于自我的多种描述: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

像我这样聪明的人,早就告别了单纯,怎么还是用了一段情,去换一身伤痕;

像我这样迷茫的人,

像我这样寻找的人,

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你还见过多少人

像我这样庸俗的人,从不喜欢装深沉,怎么偶尔听到老歌时忽然也晃了神

像我这样懦弱的人,凡事都要留几分,怎么曾经也会为了谁想过奋不顾身

像我这样迷茫的人,像我这样寻找的人,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你还见过多少人

像我这样孤单的人,

像我这样傻的人,

像我这样不甘平凡的人世界上有多少人。

……

在这首歌里,有10多个词来形容“我”,有自嘲有矛盾,有怀疑有不甘。

《像我这样的人》像不像你?

那么,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我”呢?

二 “我”是谁? 自我概念

有了世界才有了我,有了我才有了我心中的世界。

社会心理学对于主观世界的研究,从自我概念的形成开始。

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

毛不易我是怎样的一个人(05自我概念毛不易像我这样的人唱出了谁的样子)(1)

比如,我们每天照镜子,关注自己的外貌,所以我们对于自己的外貌形成了一个总体的认识,这就是身体自我概念——漂亮,帅气或者一般般。

比如,我们每天学习,关注自己的收获,并且对比他人的成绩,我们对于自己学习的水平和能力有了总体的认识。这是学业自我概念——优生或者差生。

再比如,我们每天做事,关注自己的成败,对比他人的成就,我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总体的认识,并形成了最终的自我效能感——能干或者无能,还有自尊——自信或者自卑。

自我概念是关于自己的一段描述,一些图片,和一些活动场景,另外还要加上一些自己和他人的评价。就像是一个关于自己的年终总结报告。不过,它是图像化的。

用简单的填空,比如5-10个“我是一个------------的人”,就可以简单地反映出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你可以试试。

但是,自我概念并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自己的填空题。关于这个填空题的回答会影响到后来的你。

三 相信的力量

人相信自己是什么,自己就是什么——俄国 契诃夫

自我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相信”。

而相信,是有力量的。

毛不易我是怎样的一个人(05自我概念毛不易像我这样的人唱出了谁的样子)(2)

比如,一个班级里有所谓优等生和差生。我们为什么反对用“差生”这个称谓呢?我是差生——这就是埋在他心中的观念。这个观念是谁给他的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来的影响。一个所谓的差生,做着与差生的身份一致的事情,不是天经地义吗?

我的数学不好,于是,每次数学课之前就已经开始担心,数学老师会不会提问自己。但是,数学课结束后,我却以期待的心情迎接语文课,或者体育课。

是自己真的天生不适合学习数学吗?不,是我觉得自己不适合——数学自我概念。

其实这是普遍现象:很多女生觉得自己不适合学立体几何或者数学,很多男生认为自己不适合学语言类课程比如英语。

于是,大学里的外语系的班级30个人中只有2-3个男生就成了常见的情况。是男生真的不适合学英语吗?

生活经历形成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又像一个参谋,不断地影响我们接下来要做的选择和行动。

于是,我们各自带着自己的“参谋”,去面对所有的事情。

于是,我们带着关于自己“这个行”,“那个不行”的心理判断,以及或自信或自卑的心理状态去行动。

觉得学不好,可能最终变成了真的学不好。

那么,问题来了,一种好的或者不好的自我概念从哪里来?

四 一个数学差生的没落

回到那令人恐惧的数学。为什么我的“数学自我概念”不好呢?

这个首先要自责。

因为自己懒。印象深刻的是,小学有一个阶段要学四则运算,里面大括号套了中括号,中括号套了小括号,括号外面还有加减乘除各种符号,所以自己就觉得特别麻烦,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居心叵测,要把算式故意做的这么繁琐,就是上天派来针对我的吧!

毛不易我是怎样的一个人(05自我概念毛不易像我这样的人唱出了谁的样子)(3)

怕麻烦,也就觉得更麻烦。

其次,当时的数学老师很凶,常常打人。

所以,对于数学老师的怕,逐渐地转化成了对数学的恐惧。这种恐惧居然可能要持续终生。

但是,我是真的不适合学数学吗?现在的我有了反思的能力,回头看,还真不是。

其实,有一段我的数学应用题做得很好,以至于好到如果当时数学老师有事没来,班里同学会邀请我上讲台给大家讲应用题。

这就奇怪了,都是数学,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区别?后来我仔细体会才明白:应用题在我这个后来的文科生眼中看,它更像是一个关于甲车和乙车的故事!

自己的原因和老师的原因都需要考虑。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当时的数学老师不是那么凶,不是那么的让人恐惧,甚至,在我给大家讲题之后能给我一点表扬,顺便鼓励我多做几道四则运算,也许我的数学自我概念会好很多!

这样的假设当然对那个老师也不公平,他哪里能知道一门数学课,几十个学生中还有我这样把数学分成麻烦的“理科数学”和像故事一样的“文科数学”的人!

五 一个文科生的诞生

对于一个数学差生来讲,我的数学自我概念来自于外界反馈——糟糕的数学成绩老师的批评;我并非说我们只有“严厉的数学文化”。我当时语文学得还不错,小学语文老师是一个温柔有耐心的中年妈妈,每次上课都让我们觉得学习课文是在享受阳光的温暖,断然不像那吹来阵阵寒风的数学课堂。

那些好的或不好的反馈,让我们得到成功或者失败的感觉,不断地塑造着我们对于自己的效能感——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对于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某种活动的能力的评价。

自我概念来自于和其他同学数学成绩的对比——社会比较。

毛不易我是怎样的一个人(05自我概念毛不易像我这样的人唱出了谁的样子)(4)

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位置,从而得到关于自己“位置高低”的评价。甚至,不客气地说,我们的幸福感,一部分真的来自于他人的不足。

自我概念也来自于他人评价:因为谈论起语文和数学,周围人和你的互动方式是有细微差别的。他人口中的“我”成为我们衡量自己的参考标准。他人的评价非常重要,好的评价意味着接纳。而作为社会性动物,从进化的一开始,就是那些被群体认同并接纳的个体才更有可能存活下来。被群体排斥的结果是很严重的。

最终,我的自我概念还落定与自己对于“文科生”这样一个身份的认同。对某种社会身份的认同会使自己得到归属感,同时也表现得更像那种社会身份,一个文科生,数学不太好不是很正常吗?

也是因为我们找到了一种身份,也就得到了解释——我是文科生,不要和我谈论数学!

六 结语

生活塑造我们,我们塑造生活。

我们对外界的认识,是在自我概念这个“军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鉴于“自我”的中心地位,以及围绕在自我概念周围的其他心理现象,我们深知自我概念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

在接下来的几期内容里,我们会对与自我概念相关的其它心理现象做讨论,这里有一段话先要送给大家:

要判定自己价值多少,那是别人的事情,重要的是做好你自己。你不比一颗星暗,不比一棵树低。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

毛不易我是怎样的一个人(05自我概念毛不易像我这样的人唱出了谁的样子)(5)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屠格涅夫

我是锋芒,后会有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