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停车后忘记缴费(移交属地管理后)(1)

习惯了使用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公众号“西安停车服务号”进行缴费的车主,最近一定发现了一些变化。

从去年11月起, “西安停车服务号”陆续发布公告,将停车收费的相关工作移交给了各个区县,开始进行属地化管理。之前可以在该服务号上完成的全市主城区统一停车缴费功能,分散到了各区自己的公众号里。

西安停车后忘记缴费(移交属地管理后)(2)

按照目前的移交情况,也就是说,车主若在航天基地、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灞桥区、莲湖区、碑林区这几个区的所辖范围内停车,缴费环节将在各区不同的系统平台上完成,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不再统一负责。

变化的起因源于2021年9月1日施行的《西安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其总则第五条规定:区县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机动车停车工作,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停车场规划、建设、设置、使用及停车秩序治理。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协助做好辖区内停车管理和服务工作。停车位移交属地管理,缴费也就随之分散到了各区。

西安停车后忘记缴费(移交属地管理后)(3)

根据“西安停车服务号”发布的信息,目前已有航天基地、浐灞生态区、灞桥区、莲湖区、碑林区、曲江新区完成了属地移交工作,按照这个趋势,其他各区的属地移交工作也将陆续开展。

据天眼查显示,西安市机动车停车服务中心为事业单位,于2011年8月成立,主要负责城区和开发区公共停车场的收费服务管理工作,然而稍加搜索,其种种问题便可映入眼帘。早在2020年6月,《华商报》就以《停车收费员的神秘上家 迷雾重重的抽成费》为题,刊发了停车收费员交“抽成费”的报道。

2021年3月30日,高陵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某区管理大队原队长周某,职务犯罪一案。在任职期间,周某利用职务便利分8次收受他人钱款20余万元,并通过“吃空饷”方式套取入职未上班和离职未办手续人员工资30余万元。

西安停车后忘记缴费(移交属地管理后)(4)

■ 图源:陕西法制网

2021年4月6日,莲湖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原副主任、西安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某职务犯罪一案,王某涉嫌玩忽职守和受贿罪,收受停放中心直属大队原队长好处费7.1万元。据华商传媒集团“二三里咨询”统计,2018至2021年间,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有11人涉嫌贪污,数额高达274万余元。

《中国纪检监察报》今年2月22日刊登报道《陕西彻查停车收费“群贪巨腐”问题,“停车难”得到适度缓解》,直指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的一些工作人员把停车收费当“摇钱树”,稽查员与收费员私设收费二维码、收取现金不开票、私收包月停车费,管理员虚开票据、压低任务截留停车费;有的交警、城管以补划车位线、新增站点等方式增加停车位捞好处等等乱象。

下放至属地管理后,各区的停车服务公众号的运营企业均有政府参与的身影,根据天眼查结果,由各区(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作为大股东控股。

陕西省目前拥有机动车保有量903万辆,根据“人民资讯”的消息,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2020年便已达到380万辆,目前已突破400万辆,居全国第7位。全市共有停车位299万个,其中中心城区仅272万个,停车位缺口超过百万。根据《西安市解决“停车难”问题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全市将计划在3年内新建停车位51万个,力求缓解停车难问题。

西安停车后忘记缴费(移交属地管理后)(5)

■ 图源网络

作为有车一族,林芳对于停车难的感受其实并不深,这源于她平日里的活动范围不大,而且总会事先考虑好车位的问题。“停车难最大的问题是配比,而且停车的动态性很强,有的小区和地段停车非常困难,有的可能空着很多车位但没人停。”

2018年印发的《西安市建设项目停车位配建标准的通知》对于各类建筑的停车位设置与配比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但具体实施起来,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还是相当大。

据《陕西日报》报道,受制于经济发展等原因,西安主城区在规划建设时缺少机动车停车预案,早期建设的多数建筑和住宅区只有自行车车棚,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基础十分薄弱,且公共停车场建设工作起步较晚,造成停车需求与车位供给相差巨大。尤其是回民街等老城区在当初设计规划时根本没有考虑到如此繁重的游客停车压力,此外,从车主的使用习惯上来说,大家为了方便,都会优先选择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场的使用率也较低。

实行属地管理后,每个区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设置、管理、筹建、划分停车位,理论上在停车服务方面有了更大的灵活度。以最早划归属地管理的曲江新区为例,从去年11月30日划归属地到现在,公众号“曲江停车”已三次发布新增车位通知,共新增路内停车位416个。但《西安市机动车停车条例》未明确提及的一些内容,也给部分车主带来了一些麻烦。

据“西安发布”2021年4月的消息,从当年4月28日起,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开始对外发售停车月卡,售价200元至400元不等,对于经常在某个区域停车的车主而言,精打细算下来无疑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

西安停车后忘记缴费(移交属地管理后)(6)

以住在雁塔区的林芳为例,她家所在的区域平时一个车位一小时收费3元,她的工作日停车费用每天在12元左右。周末不开车出门的话,需要花费24元,按照手机缴费九折优惠计算。一个月在家门口的停车费为360元左右。购买200元的月票后,可以为她每月省去160元。

然而目前,西安停车服务号上的停车月卡售卖范围已缩减至经开、未央、新城、高新、雁塔五个区,其他各区由于已移交属地管理,将自行定夺月卡发售问题。曲江停车和灞桥停车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西安市机动车停车条例》中没有关于月卡的收费办法和定价标准,属地移交后,此前提供的月卡服务已经作废,后续是否会推出月卡,各区还在具体研究中,若有最新消息,将通过各区自己的停车服务公众号第一时间对外发布。

上周刚刚划归属地管理的浐灞生态区停车服务中心负责人员表示“全市统管的范围太大,管理不灵活,划归属地后,各区只负责自己的地盘,管理灵活一些,车主在打印的停车票据上扫码缴费时即可发现不同,但收费标准仍按照2019年颁布的《西安市城市道路和停车场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实行。”

以车主使用者的角度来看,这无疑少了一项省钱的办法。此外,属地化管理是否会因各区边界模糊而导致相互扯皮,是否会因各区情况不同而私下各行一套收费标准?凡此种种,仍需时间来检验。

实际上,在《西安市机动车停车条例》中有“市政府应当开展智慧交通城市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停车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全市停车泊位一网统管”这样的表述。那么在月卡购买等环节上是否也能实现一网统管,减少车主不必要的麻烦呢?

西安停车后忘记缴费(移交属地管理后)(7)

■ 图源网络

放眼全国,以地方法规的形式直接出台《停车条例》的城市并不多。其中制定较早的《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在2018年起便开始实施。其中也将停车设施规划、设置、使用及停车秩序、服务、收费管理等工作划归区级所有。但app“北京交通”可以查询并满足车辆在不同辖区的道路停车缴费需求。

停车场场地所有权性质较为复杂,包括公共停车场、专用停车场、道路路内停车泊位等,有的为社会民间资本参与建设,有的是市政公共用地建设……牵涉到公安、住建、资源规划、城管、市场监管、发改、财政、大数据、消防救援、税务、人防等部门。

收费服务有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等方式,因此其收费情况和费用分配情况不可同一而论,这实际上也从另一方面为停车收费带来了相当大的权力寻租空间,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这两年里接二连三的案例,已经明明白白地展示了这一事实。

各区的停车服务与管理目前还在逐步移交中,实行属地管理后,相关部门能否对停车收费进行行之有效的约束和监管,各区、各街道能否真正在解决百姓的停车难的问题时有所作为?也许下放属地管理仅仅只是个开始。

■ 文中的“林芳”为化名

作者 | 马三 | 贞观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