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山婆唱山歌(唱着山歌游宜州)(1)

宜州山婆唱山歌(唱着山歌游宜州)(2)

刘三姐故居对山歌迎客 孟萍 摄

刘三姐是传说中的壮族歌仙,她的家乡广西宜州正在打造刘三姐文化旅游名城。探访三姐故里,感受歌仙魅力,要从对山歌开始。

三姐的歌声唱千年

“哎,什么水面打跟斗,嘿了了啰,什么水面起高楼,嘿了了啰,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哩?”电影《刘三姐》的经典对歌旋律响彻河池宜州下枧河刘三姐故居流河寨的码头。春节期间,大量游客乘游船游览下枧河刘三姐故里旅游区,而要想进得三姐的寨子,码头对歌是必过的一关。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是一座拥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相传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出生地。宜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山秀水、独特的壮民族风俗、原生态的刘三姐歌谣和彩调剧、众多的文物古迹及厚重的历史文化,构成了宜州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上世纪60年代,电影《刘三姐》风靡全国乃至东南亚。

“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近年来,宜州区围绕打造“刘三姐文化旅游名城”目标,把旅游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和扶贫攻坚的重要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不断深挖刘三姐文化内涵,培育旅游产品,建设旅游景区,开发旅游线路,打响了“三姐故里,歌海宜州”的旅游品牌。2017年,宜州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16.29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61.97亿元,通过旅游脱贫超过3000人。

三姐的故事大家演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刘三姐文化,宜州区整合相关资源打造了一条充满壮家风情和趣味的旅游线路——刘三姐故里之旅。

游客从冯京公园的码头上游船,在网友评出的“最美的家乡河”下枧河航行。身着壮族服饰的导游阿妹招呼游客,张口就是一首山歌:“昨夜我家灯花开,晓得今天有客来;客来没有好酒菜,唱首山歌表心怀。”自报家门之后,导游便向游客讲解壮家人对歌的传统,还说要去刘三姐的寨子,必须经过对歌的考验才行。于是,船上的游客推选出三位男士,换上古装分别扮演电影《刘三姐》里的莫老爷和陶、李、罗三个蠢秀才。导游给游客每人发一张“秘籍”,上面印着刘三姐经典唱段的歌词。于是,在导游的带领下,全船的游客认真地学起了山歌。由于曲调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上口很快,不一会儿就可以和“老爷”“秀才”们嬉笑对歌了。船上还放映了电影《刘三姐》的经典片段,让人重温当年那些给人们带来欢乐的旋律。

看两岸翠竹青山,不知不觉就来到一处“世外桃源”——刘三姐故居流河寨,寨子里的阿哥阿妹们早就在门口列好阵势。而船上的“莫老爷”和“秀才”们在游客的簇拥下,跃跃欲试地对出阿哥阿妹的山歌,获准进寨。热情的山歌与清冽的米酒相迎是必不可少的,或许还能“赶上”一场壮家婚礼。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来到新娘家的院子里,连游客都在帮忙起哄喊门,然而率先出来的姑娘们可放话了,在刘三姐的故乡,对不上山歌,连新娘的面都别想见上!但唱山歌这等事情,怎么难得住壮家小伙子,再加上经验老道的媒婆“从中周旋”,迎亲顺顺利利。从新娘家出来,迎亲的队伍却没有直奔新郎家,而是需要先去“歌仙庙”祭拜。据说,在这里祈愿好姻缘非常灵验。到达新郎家中,便是婚宴的表演和狂欢环节,独具特色的树叶吹奏、精彩刺激的“抢绣球”,各类表演让人目不暇接。跳竹竿舞时拉好“三姐”“牛哥”的手,心里默默数节奏,即使最后被竹竿夹掉鞋子,也会成为此行美好的回忆。行程最后,游客在壮古佬景区享受传统长桌宴。这是壮族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通常用于接亲嫁女、满月酒,以及村寨联谊宴饮活动。

游客通过亲自体验壮族迎宾酒、对山歌、背新娘、赶歌圩、与歌王互动等壮族风情活动,感受当年刘三姐和阿牛哥生活的年代,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同时,尽情享受别有特色的壮族风情。

2010年以来,宜州区每年举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把地方民俗文化与刘三姐旅游文化深度融合,通过万人山歌会、民族大联欢巡游、“刘三姐歌谣”歌会歌圩、宜州娃仔颂宜州民间民俗文化展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民间美食展示、宜州区旅游商品购物节等精彩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旅游知名度。

三姐的家乡焕新颜

近年来,宜州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步伐,整合龙江、下枧河、流河寨、壮古佬等景区资源打造刘三姐故里旅游区,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开发,聘请专业公司编制了《广西宜州刘三姐故里旅游区总体规划》,按照人与自然有机结合的原则,旅游由过去单一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同时,将刘三姐故里旅游区作为龙头来培育,不断加大景区建设,旅游区硬件质量和接待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成功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行列。

如今刘三姐故里旅游区涵盖自然与人文资源,各个景点魅力加成。船游下枧河,沿途翠竹依依,山歌悠悠,各景点都留下歌仙传说景观:传歌台、定情树、手巾岩、望妹石等。刘三姐故居流河寨中至今仍保留有刘三姐、阿牛哥、锦妹当年居住过的房屋,有壮寨门、壮族图腾、农家劳作工具和茶楼等仿古建筑,曾为电视剧《刘三姐》的拍摄基地,现为刘三姐故乡民族风情游的民俗活动中心景点。而壮古佬景区则是体验壮族山歌文化的好去处,建有对歌台、寨门、厚兰桥、会景亭、表演场、观景长廊、歌王楼等别具风格的民族传统建筑。歌王楼里展示了广西历年来的歌王简介,让歌王与游客更亲密地接触;在歌王楼里展示了广西16块山歌碑刻,16块碑刻收集了宜州山歌精品,时政歌、劳作山歌、礼仪山歌、情趣山歌等等应有尽有,这里是山歌的海洋。现在宜州民间也常常在此举行山歌比赛,让游客见识这座“会唱歌的城市”。

基于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宜州还着力加快建设“1个龙头,8大重点”旅游项目,强力推进中国刘三姐民歌文化产业园龙头项目,以及龙江生态文化旅游区、宜州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城市休闲综合旅游项目、刘三姐文化品牌旅游小镇、怀远古镇商贸旅游小镇暨怀远古镇提质升级项目、德胜红兰酒香工业小镇、易水湾长寿福地旅游区、北牙瑶族风情旅游小镇8大重点项目,以旅游项目建设支撑旅游业发展壮大。

目前,古龙河漂流、怀远古镇、龙洲岛生态田园休闲旅游度假区、拉浪生态休闲区、洛西板栗林生态农庄、古文乡村旅游区、西竺寺等景区景点已建成开放,让到宜州“寻找刘三姐”的人们感受不同的风情。

原题:《山歌开启刘三姐故里之旅》

编辑: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