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职责是保护我不是限制我(规则不是限制你)(1)

1

有次周末,我去深圳的莲花山公园散步,中途想扔个空水瓶却怎么也找不到垃圾桶了。

记得以前道路两旁都散布着不少垃圾桶,怎么这次都失踪了呢?

一问之下,才知道深圳实行了一个“撤桶计划”,在今年内主干道垃圾桶数量都会被削减一半。包括各个公园,也只是在公园出入口设置一个垃圾集中投放箱。

这个“撤桶计划”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不理解啊,但我觉得这“撤桶计划”真好。

我去台湾旅游时,发现台湾当地城市见不到垃圾桶,但却很干净。因为人们会主动减少垃圾,并且把垃圾带回家,进行分类后再定时定点投放。

2

我想起了我们公司,在成立不久的时候,就不在办公室里头设垃圾桶,到现在已经10年了。一开始也有很多同事不理解,说扔个垃圾多不方便啊,这规则简直太不人性化了。

▲《西游记》丨孙悟空画圈保护师父

举些很常见的生活例子,比如交通规则说不要闯红灯,这是在保护行人。很多人就喜欢破坏规则闯红灯,这不就是在增加自己被车撞的几率吗?

还有我们都说要遵守秩序排队,你一插队,其实是在挑战别人的忍耐度,万一刚好遇到个脾气火爆的,一拳过来受伤的是自己。

3

其实,对于个人来说,规则不仅仅是在保护我们,更是在成就我们。

为什么这么讲呢? 回想起我们早在读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叫我们要摆放好自己的桌椅,父母也让我们在吃饭、会客时都要有规矩。

这种外在的教化呢,其实是为了让我们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从而升华为内在的修养。

人,最可怕的不是长大,而是遗忘。很多道理和规则小时候都懂,但最后却视而不见。

后来,我们成年步入职场,却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其实,在这世上活得明白的人,都对规则认知得很明白。

一个守规则的人,一定是个有原则的人。

这样的人并不是胆小,也不是没有个性,相反,他们更懂得怎样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懂得去避免没有必要的冲突,从而去降低自己的人生成本、少走弯路。

你的职责是保护我不是限制我(规则不是限制你)(2)

▲《这个杀手不太冷》丨一个守规则的人,一定是个有原则的人。

4

而对于企业来说,管理上的规则也同样重要。

如果能集结遵守规则的员工和管理者,那么这个企业一定会充满生机,并且会形成独有的企业文化。

就像军队文化一样。 你知道美国最优秀的“商学院”是哪里吗?不是在波士顿的哈佛商学院,也不是在硅谷的斯坦福商学院,而是那著名的“西点军校”。

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有1000多名董事长、2000多名副董事长、5000多名总经理都毕业于西点军校。

在国内,军人出身的企业家也有不少,比如柳传志、王健林、任正非、张瑞敏等等。

他们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商业教育,可是却在商业战场里头运筹帷幄,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有很强的使命感,也有着严格的制度、铁的纪律和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在部队中,谁破坏了规则都要受到军法处置,执行才是硬道理。

就说张瑞敏吧,他在刚刚接手海尔时,曾颁布过著名的“十三条”,其中甚至包括不许在车间大小便。

你的职责是保护我不是限制我(规则不是限制你)(3)

我们可以想象出,曾经海尔人的整体素质水平如何。

你的职责是保护我不是限制我(规则不是限制你)(4)

▲网传的海尔十三条

而现在,海尔人的纪律性非常的强,很少会有人上班迟到,更不会有人凭着关系在公司中胡作非为。

5

在我们公司,也有很多规则。 比如我们进行全员绩效考核,有日清日结、周总结、月总绩效总结。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没有必要的重复,也是一种压力。

这种方式的确能够帮助我们去认知自己,总结和分析优势和不足。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确保考核的透明性和公平性,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

再比如小到离开座位时,要保证“人走椅归位”,并且让桌面清洁无杂物。一来增大可利用的空间,方便他人走动,以及自己办公;二来培养和规范员工在个人工作上的各种习惯。

说到这,我想起了2014年,我们集团公司有几百个小伙伴去湖南韶山旅游。

晚上去看了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演出结束后,所有小伙伴们都把椅子归位,并带走了自己的垃圾。

要走时,没想到剧场的负责人追出来询问我们是哪个公司的,他激动地说他们到现在演出了85场,从没见过一个上百人的旅游团队可以这么井然有序,并且还主动带走了所有垃圾。

说实话,我很感动,也很为小伙伴们感到自豪。

很多职场规则看起来都是约束一些小事,但所有成大事者,一定都是从小事、从细节做起的。正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我相信,通过遵守规则,我们会形成外在的习惯,以及内在的修养。

外在的习惯会保护我们,内在的修养会成就我们,进一步成就我们的企业和社会。

关注shanrenzixun,听我继续讲给你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