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孩子必然是要跟爸爸姓的,除非是丢人现眼的“倒插门”,如果孩子不随爸爸姓,就等于说是爸爸在家里毫无地位。
事随时移,现如今人们的思想越发开放,对孩子的姓氏抓得也没那么紧了,别说跟母姓了,既不随父姓也不随母姓、而是直接“创造”个姓氏的例子都不少见。
再加上现在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很多家庭都是生两个孩子,因此不少夫妻会商量着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两无遗憾。
关于随母姓,其实还有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有些妻子的姓氏比较特殊、稀有,出于一种“保护心理”而让孩子随母姓。
雷先生的妻子就是这种情况,她的姓,说出来任谁都不会感到陌生——她姓“爱新觉罗”,清朝皇姓!
大清是亡了,可这“皇家姓氏”也还是足够特殊,恰好雷先生的妻子产下的是一对双胞胎儿子,就想要小儿子随自己姓。
婆婆知道儿媳这个想法后,大度地表示支持:“儿媳妇愿意给咱家生娃,这是多大的情分、贡献啊,而且姓氏又这么特殊,别说一个小儿子,双胞胎两个都随你姓都行!”
之前在贴吧上也有人提出类似的问题:“如果母亲的姓氏很独特,你们会让自己的孩子跟随母亲那边的姓氏吗?”
网友们看法不一,不过还是有很多网友表示支持的,毕竟也是开放、发展的时代了,孩子流的是夫妻双方的血,跟谁姓都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
像是下面这两个个姓氏,就是又少见又独特,如果妈妈是这些姓氏的话,真不妨让孩子跟妈妈姓。
1、郄“郄”字有多个读音,“xi(戏)”,“qie(窃)”,“qi(骑)”都是它,不过作为姓氏通常读“qie”、“qi”,后者主要是山东省青州市、昌乐县、内蒙古、山西等地的读法,而江苏省东海县还有读“ke(课)”的。
郄姓的出处也是很多的,一是出自姬姓,以封地为姓;二是源自苏姓,周武王时大臣忿生受封于苏,以苏为姓,其子受封郄伯,便又以郄为姓;三是源于满族,锡克德氏、锡克特哩氏改姓汉化。
2、禤
禤姓非常少见,事实上,这个字绝大多数人就都不认识,甚至猜都猜不到读音。
“禤”,音“xuan”,一声,这个姓氏来源颇多,一是源于“姬”姓,来自人文始祖黄帝的后代北宫禤,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二是源于“改”姓,是明朝初期军籍之后,属于会意拼字为氏。
“禤”字是为了纪念将军祖先之意,即古代将军的“示”字旗为“禤”字的偏旁,禤字右上角的“四”字代指将军背后的四面令旗,右下角的“羽”字代指将军的铠甲。
诸如此类的姓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又很少见,给孩子取名会很好起,还不容易重名呢~
大家在生活中有见过哪些独特的姓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