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7-26 草书释读20

回顾一下课程进度,七级课程分为两大部分,到现在还在讲第一部分,解决对不对的问题。讲草法讲到第三单元「草书释读」,这是识字课程。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

首先讲人体,从头上开始,口齿眼眉、五脏六腑一直讲到手足,这些器官构成了人,这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人分为男女两性,组成家庭,生儿育女,于是有父母、有兄弟姊妹,叔伯姑嫂,这些都属于血缘关系。今天开始讲社会,社会由不同血缘的人组成,于是人和人的关系称为社交,社会活动还有物资的交流。

二 社会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2)

什么是社会,只要看看《清明上河图》就知道了。当然这已经是高度发展的社会,无论城外还是城内,我们看见道路两旁有许多建筑物,一些是民居,一些是店铺,大量的人穿梭于这些建筑物之间,进行社会活动。

2.1 居所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3)

人的居所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建筑物,涉及好几个部首,我们来研究一下。

「宀」部,俗称宝盖头。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4)

「宀」本身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中就有了,《说文》:「宀,交覆深屋也。象形。」

王筠说「宀」是房室形,四面有墙,「宀」字是房子的侧面图,上面是屋顶,两木交覆,下面两直线表示墙,前后当然也有墙,侧面图上画不出来。

至于「深屋」,段玉裁说是有堂有室,故谓之「深」。草书中写宝盖头,常省略左边一竖,读帖时请注意皇象、索靖、智永等人的写法。也有不省的,如王羲之《寒切帖》的「寒」字,写得很规矩,所谓「作草如真」,这都属于宀头势。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5)

我们知道,书法中宀头势和冖头势只差一点,在草书中,原来用宀头势的字,有时改用冖头势,写完冖头后,把上面的一点跟下面的笔画连写,以组成新的笔势,如「安」字常常这样写。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6)

居所提供了一个「家」,「家」属于宀部。《说文》:「家,居也。从宀,豭〔Jia1〕省声。」

豭就是猪,特指公猪,「家」字是房屋下面有豕。许慎解释是「豭」字之省,用来表示读音,但很多学者认为不是形声字,而是会意字,有很多文章探讨这个问题,甲骨文「家」字屋下还有两个豕的写法,显然不是「豭」之省。

我想「家」字表示两个意思:上面的宀,表示有了人造的住宅,这意味着定居而不是游牧,下面的豕,表示驯养家畜,从而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这两件事是人类历史上标志性的事件,至今还是这两个条件,有房子,有食物,就有了稳定的「家」。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7)

皇象写「家」用了四个笔势:第一个宝盖头,这是宀头势,第二个一折一转,曲钩势,第三个两撇,这是向背势,第四个撇捺不交叉,蟹脚势。王羲之写法也是四个笔势:第一个冖头势,第二个从冖头势上面一点开始,钩裹势,第三个向背势,第四个蟹脚势不变。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8)

今草经常有宀头势改用冖头势,如这两个字,王羲之取宀头,孙过庭用冖头。刚才第三、第四两个笔势,在这里合并了,如果理解为三撇,那是贯鱼势,但我看接近于他们写的「心」字,应该属于连波势。

朱达成·家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9)

香港雕塑家朱达成先生有一个作品,就是草书的「家」字。这字跟孙过庭写的非常相似,整个字是不停地顺时针转,内向圈和外向圈连续,而以内向圈为主,形成强烈的动感。这使我们想起虞世南的话:「草即纵心奔放,覆腕转蹙,悬管聚锋,柔毫外拓,左为外,右为内,起伏连卷,收揽吐纳,内转藏锋也。」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0)

「室」字,《说文》:「实也。从宀,从至。至,所止也。」《释名》:「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本义是人和物到达一个建筑物中,可以居住其中生活。「至」字在16课详细讲解过,大家还记得吗?只要把「至」字放在宀头势下面,就是「室」字。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1)

第9课提到过「宫」字,《说文》:「宫,室也。从宀,躳省声。」许慎认为这是一个形声字,下面是「躳」之省,声符;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下面两个口表示室,会意字。今天我要补充一点,在多处出土的楚简上,可以看到把两个「口」都写成节耳化势,无疑这就是草书「宫」的源头,春秋时期已经有了。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2)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3)

「宋」字,《说文》:「宋,居也。从宀,从木。」这是「宋」字的本义,原来「宋」也是居所的意思,草书两个笔势:上面是宀头势,下面是群鹊化势。

有关「宋」字的意义,徐铉等曰:「木者,所以成室以居人也」,房屋材料有草的,有土的,有砖的,「宋」指木结构的房屋。但还有一个可能,「宋」可能指树上的房子,至今世界各地还有各种树屋,中国古代有巢氏就是居于树上。

《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巢居方式的进步,可见浙江余姚七千年前河姆渡杆栏式住屋,它以树枝做为桩木搭起一个平台,在平台上建屋。这等于把树屋移到了桩木上,至今还有不少地区用这种结构。所以「宋」字屋在木上,是真实的居所写照,而饲养的家畜就在房屋之下,这也是「家」字为什么屋下有猪。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4)

还有一个「寡」字,草化结果也很难。

「寡」字金文,上面是宀头,下面是页。12课讲过「页」是人上画一个大头,房子中数我头大,这是至尊者。

「寡」和「众」相对,《后汉书》卷七十九:「寡者为人上者也,众者为人下者也」,所以君王自称寡人。

《广雅·识诂》:「寡,独也」,单独一人也可以称寡。小篆下面繁化加了「分」但秦隶只取「分」之撇捺,这在战国金文中已经有了,其后汉隶把两撇两捺变为四点,真书又把四点简化为三点,这可能是受草书影响。四点也好,三点也好,还可以简化为一横,索靖和智永都是这样写的,宝盖头下看起来好像「直」字,跟左上角现在的正楷字相比,其实就是不写下面的「分」。

广

「广」部,这个字现在内地简体字用作「广」,本来这个字读Yan3,是一个部首,「广」也属于这个部。那么「广」本来是什么意思呢?王筠说「宀」是四面有墙的房子,三面有墙称之为「广」,篆字「宀」去掉一竖,少了一面墙,就成了「广」。三面有墙的建筑物有两种,直到现在都有,一是靠着山壁而建,这样就省掉了一面墙,二是特意少建一面墙,如古时衙门大堂,沿街店铺,等等。有些建筑物甚至四面无墙,四面无墙的堂称为堂皇。在草书中,「广」就是奋笔势两开,或者是奋笔势两开移位。

跟「广」很相近的一个部首是「厂﹝Han3﹞」,金文中经常互用。《说文》:「厂,山石之厓巌,人可居。象形。」高鸿缙《中国字例》:「厂字本象石岸之形,周秦或加干为声符厈,后又或于厈上加山为意符作岸,故厂、厈与岸实为一字。」「厂」不是建筑物,而是天然的、凹下的厓壁,所以说人可居。现在内地简体字把「厂」当作「厂」字用了。「厂」在草书中,就是奋笔势一开,也可能有移位。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5)

「厅」字,「广」字头下一个「听」,通常指正堂。这是个后起字,六朝以前只用「听」,六朝之后才加上一个「广」,变成「厅」。听取的「听」在11课中讲过了,只要加上一个「广」或者「厂」,就是「厅」。金代《草书韵会》收有这个字,下面的「听」写法有些争议,《淳化阁帖》卷六有《定听帖》,其中的「听」,米芾认为是「登」字。所以各位应该照智永、孙过庭写法,最为保险,《草书韵会》和《淳化阁帖》有很多伪迹,不能当字帖用的。

「厨」字,《说文解字》:「庖屋也。从广,尌声。」这个说法只是对小篆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6)

而言,小篆下面是声符「尌」,写起来很麻烦。金文中声符有用「朱」的,甚至只写一个「朱」,或者旁边加块肉。上面的屋顶和墙壁都不要了,这是当时的简写,说句笑话,这位厨师大约是在露天煮饭。「厨」字草书,《急就章》这个字恰巧又损坏了,后人临本元朝邓文原比较清晰,放在这里给各位参考。整个字取势是:奋笔势移位,十字势,奋笔势,戈法。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7)

有时候「厂」「广」和宝盖头「宀」也会混用,如「宅」字,原来是个宀字头,但楚简中有用「厂」或「广」。《说文》记录了两个古文「宅」,其一跟楚简相同,这就是后来成为六国文字的写法,和秦国不一样。秦国文字由籀文来,所以秦篆、秦隶还是用宀头。草书「宅」也没有跟从古文,它是从小篆演变过来,草书来源相当复杂,不可一概而论。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8)

「厚」字,甲骨文从「厂」,金文从「厂」从「广」都有,汉隶也是这样,两种写法同存。皇象章草用「广」,《急就章》这么一写,索靖、王羲之都用「广」,他们都是学章草出身的,但今草还省略了中间的日字形,只写「广」和「子」。草书「厚」用「厂」字头的很少,贺知章《孝经》有一例。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9)

「原」字也是这样,本意是水出厂下,「水泉本也」。到了秦简中,却改为水出广下,当然讲不通,但汉隶都这样写,成为隶书的特色。结果草书都有两种,皇象从广,孙过庭从厂。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20)

这里要讲一下一个难字,「愿」。「愿」字写法非常多,差不多有二十多种异体字,其中有一种是这样的,智永、虞世南、颜真卿都写过。真书是比较晚起的,再早可以在王羲之作品中看到。这不算简单,「愿」字左右都有「贝」,两个「贝」可以省略一个,左边的「贝」不写,右旁「页」王羲之用三次来回,省为两次,这就产生了索靖、智永这样的「愿」字,很难识。

今天就讲这些,下一课继续。谢谢。

本节要点:

· 社会:居所。

· 宀部:安家宋室宫寡。

· 广部和厂部:厅厨宅厚原〔愿〕。

复习思考:

·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第十五讲笔记(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21)

索靖和智永的「愿」字,各取了什么笔势?

· 试用草书写下面词语﹝扩号内不必写﹞:

· 安如泰山,安身立命。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

·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 引狼入室,同室操戈,十室九空。

·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

·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

· 天高地厚,宽厚爱人。

· 情有可原,逐鹿中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