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残荷

在我们老家,有种传统习俗,叫“送客饺子迎客面”,无非是说,送人远行的时候请吃饺子,迎人归来的时候款之以面。

送客饺子迎客面,民间流传已久,想必有它的浅显的道理和深刻寓意吧。

上车饺子下车面是哪里的风俗(送客饺子迎客面)(1)

想想古时候,经济落后,交通工具匮乏,来往道路坎坷。民间大众,你来我往主要靠自己的双脚,日行千里自然是天方夜谭。走亲访友,抬脚就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倒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写照。

好一点的会有驴车、马车,吱吱呀呀,咕咕噜噜的,百里的路程,天亮走到天黑。何况更远的路途。马的数量也是有严格的顶级,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二,庶人驾一。不管几匹马,路还是那条路。崎崎岖岖,坎坷不平,那时候的车也没什么减震,一天坐下来,车没散架,人已经散了驾。

当然,还有轿子。会舒服一些,但长途的跋涉,人的脚力总抵不过骡马抗折腾。

最好的莫过于舟船。但我们不是威尼斯,没有那么多水路。

最快的莫过于骑马,也不过日行百里。

上车饺子下车面是哪里的风俗(送客饺子迎客面)(2)

交通不方便,出行的人就越少,沿途的服务自然不会发达,走上三五个时辰也看不见一家茶馆或店家,也就找不到吃饭喝茶的地方。所以,临出门前的那顿饭,就尤为被家人重视。而水饺,皮是死面,又有馅料,吃了抗饿,准备起来也耗时费力,相公临行前,妻子仔细揉面、剁馅,然后,把深深的牵挂包进水饺那密密的褶子里,把不舍得泪水煮进翻滚的锅子里......水饺,成了临行前的首选。

远行的人一路舟车劳顿,饥一顿饱一顿的,好不容易回到家,身疲体乏,肠倦胃怠,面条比较容易消化,又比较容易准备,不必让远行归来的人等太久,那时候就算知道人要回来也只是知道大概时间,绝没有可能早早准备好了酒席等人的道理。所以,接风时款之以面便成了最佳选择。

上车饺子下车面是哪里的风俗(送客饺子迎客面)(3)

古时候,一旦出门动不动就三年五载,通讯又不发达,没有电话报告平安,没有电脑传递思念,所以这出门,也就显得愈发隆而重之。也难怪唐师傅西行,连皇帝老子都亲自送行。既然这么隆重,自然想讨个吉利。饺子有交好运的谐意,面条有体面地意味,所以文人们便给送客饺子接风面赋予了深刻而美妙的寓意:出门好运连连,回家体体面面。

当然,也还有另一次的寓意,就是面是长的,乱的,象征了绵绵的长长的丝丝缕缕的思念,如果以面送客,离人便带了那扯不断的思念出门,一路越理越乱,饱受离别之苦。而在我的家乡,饺子,水饺,又经常被人跟蒸包一起,笼统地称为包子。所以,有时候,送客饺子迎客面这么阳春白雪的话,就被直截了当地说成了“滚蛋包子接风面”,意思说,你快滚吧,别想我,所有的情和义,所有的不舍和惦念,都在默默无言中,可见民风的淳朴和敦厚。

不知道是民间先有了送客饺子接风面的习俗,才有了文人们赋予的寓意,还是先有了这吉利的寓意,再有了民间的习俗,想必又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纠缠。反正这种习俗是在千古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