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一山里老人的胡琴情缘(临沂一山里老人的胡琴情缘)(1)

李京富试听刚上好的胡琴。

临沂一山里老人的胡琴情缘(临沂一山里老人的胡琴情缘)(2)

试听蒙皮产生的声音,辨别上皮子是否合适。

胡琴,琴类的一种,因为来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古代汉人称谓北方少数民族为“胡”,从北方传过来的琴,因此而得名。在临沂沂水县夏蔚镇葛沟村这个山里村庄,70岁的村民李京富老人制作的胡琴堪称精湛,一把把纯手工制作的胡琴光可鉴人,拉起琴来,琴声悠扬美妙动听。李京富说:“马上春节了,城里剧团在我这订了几把。尤其是到村里旅游的外地人,看着喜欢,临走时都喜欢买上一把作为纪念。这让我看到了老行当的希望。”

一把沙哑的胡琴,让全村人乐了好几年

上世纪五十年代,葛沟村有一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经常演出《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由于村集体缺钱,买不起伴奏乐器,当时只有14岁的李京富便跑到山上打蛇剥皮,到黄瓜地里拔竹竿架子,自己动手做胡琴。

没有弓子用的马尾,李京富就找来牛尾代替,一根不够长就两根接起来用。“后来,我见赶大车给供销社送货的马队,便踅摸上了马队的几匹马。一路小碎步跟在马队后面,担心被马蹄子踢着,就用带楂子的长秫秸隔着老远去戳马尾,一次提五六根,提了十次八次就够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京富笑了,马被提了几根马尾,又捞不着踢人,疼得嗷嗷直叫干着急。

李京富仿照剧团的胡琴模样,做出来的胡琴声音嘶哑、沉闷,声调完全谈不上优美,但是就是这种嘶哑的胡琴声却让全村人乐了好几年。

为了能做一把能拉出动人旋律的胡琴,李京富反复改进制作工艺。五六年后,大队账面宽裕了,村集体买了把胡琴。当时李京富刚摸索出做琴的技巧,结果就无用武之地了,就这样停了25年,“一直痴迷胡琴,到了五十岁的年纪,我又重操旧业,专心钻研胡琴制作工艺。”

村里人不理解,他却上瘾了

李京富说:“为了找一张好蛇皮,我足足找了八年。”最后,“在国外打工的亲戚知道我做胡琴,帮我带了些当地产的蛇皮,这才让我真正做出了一把称心如意的胡琴来。”

为了买做胡琴的毛竹,李京富经常驾驶三轮车跑35公里的路,到县城建材市场挨棵挑拣,就算当场挑到了满意的毛竹,回来加工时发现有瑕疵,他还是不用。经常来来回回七八十公里路的跑,村里不少人觉得李京富太过于执着,不见效益瞎折腾。

由于长时间做琴,李京富的双手被磨的满是茧子,还有一道道被马尾划伤的伤口。

要做好一把胡琴,需要选竹、打皮、烤筒、磨光、蒙皮、钻眼、打箍、挂弦放弓子、试音等十几道工序,尤以蒙皮最讲究个人技巧。聊起制作胡琴,李京富讲的头头是道:烤筒后的冷却处理需要有耐心,一般要放在塑料袋里培上木柴灰,静置四个多小时,以利于筒子干硬紧致,不纹不裂有利于音质清脆悠扬;选琴要看琴杆,琴杆最下面一个节离琴筒要有三个手指宽的长度,否则做出来的胡琴声色一准欠佳。

做琴拉琴,李京富用手艺“征服”了全村人

除了做胡琴,李京富还是位拉胡琴的高手。

早年间,李京富自己起石头盖房子,结果放炮时不小心左眼被崩伤了,需要戴着墨色眼镜保护眼睛,即便如此,他还是买了《京剧名段100首》等音乐书籍,自学名曲,并且拜沂水一些大剧团的名角为师,光是抄写在挂历纸上的曲谱就有近百张。

李京富家的小院里经常萦绕着悠扬的琴声,做琴、拉琴成了他生活的全部。现在,村里的老人只要一听李京富拉胡琴,便会围聚到他家的院子里,老人们纷纷表示,李京富在他们村就是位戴墨镜的时尚达人,不管是平日还是节日,只要有他在,村里就特别热闹。

“老李只要一做胡琴,屋里木屑到处乱飞。他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我经常劝他别做了,可就是不听。”李京富的老伴捂着嘴笑着说,后来她一想,如果不让他做,肯定憋出病来。老李喜欢,干脆也就随着他……

对于李京富而言,为了不让做胡琴的这门手艺随着时间慢慢失传,他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徒弟,让悠扬的胡琴声飘得更远。

记者车少远 通讯员闫方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