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8)

唐朝当时的规矩,皇后下面有四个妃:贵妃、淑妃、德妃和贤妃,再往下就是武则天做的昭仪。这时四个妃的位置都满了,李治就提出一个新方案:扩编。增加一个妃的编制,专门用来安置武则天。妃的名号都想好了,叫‘宸(chén)妃’。

大唐史读后感,轻松读史之大唐(1)

这个方案刚一拿出来,就遭到元老派的抵制。

上欲特置宸妃,以武昭仪为之,韩瑗、来济谏,以为故事无之,乃止。

两个大臣出来讲话,说编制这东西,动不得。真动不得吗?也不是。后来唐玄宗就动了,把四妃改为三妃,还成了唐朝的定制。所以编制是借口,主要为了防武则天。

估计几年下来,元老派看清了一个事实:武则天是个有野心、有手腕的人,而且很懂得怎么利用与皇上的亲密关系。她要得志,决不甘心只在后宫呼风唤雨。皇上本来就看我们这帮老家伙碍事,她要再从中搅和,那不彻底乱了套吗?所以对武则天的态度,元老派基本上是有她无我、有我无她。

当然,他们反对武则天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个原因后面褚遂良会讲。

见大家反对,李治在这个事上没有再坚持。他花那么大功夫想出的方案,一般不可能轻易放弃,估计韩瑗和来济还讲了点更厉害的话。

事情虽然没办成,但影响还是很大的,因为它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现出皇帝和元老派的分歧。

以前武则天在宫内折腾,跟朝廷这帮人没什么关系。这次情况不一样:妃的级别是正一品,和皇后都算后宫领导。它的任命,算国家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要不怎么会闹到宰相办公会上去呢?

这么一个拿到最高国务会议上讨论的大事,皇上和宰相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歧。那么,很自然就有人要从中动脑筋了。

李治当了几年老板,虽然大事基本要听元老派的,但贴心干部总会有那么几个。比如前面替武则天做说客的许敬宗,又比如他的贴身秘书——中书舍人。

中书舍人这官听着怪怪的,其实‘舍人’,是古代对领导身边亲近人员的一个通称,就是现在讲的秘书;叫舍人还有个原因,他每天要在皇城里值夜班的。当然不是一个人,唐朝时编制有六人。

中书舍人这官级别不算高,正五品,也就是个局长,但靠近皇上位置重要,而且他们手里有两样大得吓人的权力:一叫‘分押六曹’,二叫‘五花判事’。

前面说中书令有一项关键职权,就是向皇上汇报。报什么不报什么、哪个先报哪个后报,这里面自由裁量的权力很大。但他也碰到皇上同样的难题:天下事务那么多,他一个人也看不过来呀,怎么知道哪个报哪个不报、哪个先报哪个后报?唯一的办法,还是和皇上一样继续找人分担。他找来的,就是中书舍人。《新唐书·官志》介绍中书舍人:‘以六员分押六曹,佐宰相判案。’尚书省(相当于国务院)有六个部,这六名中书舍人每人分管一个部,部里上来文件他先看,并拿出初步处理意见。换个说法,他们就是六部的上级机关领导。

‘五花判事’是太宗时固定下来一个制度:‘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比较重要的政务,六名中书舍人各自拿出意见,签名汇总上报中书省领导,交门下省复核后,形成最终决策。换个说法,国家政策的最初源头,就在这六个人身上。

这六位局长轮流在皇上身边值班。皇上也是人,每天的时间也不过二十四小时,能见的人很有限,真正熟面孔不多的。而中书舍人,无疑属于其中最熟的几个。可以说,皇上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最先知道的也是他们几个。

这时,中书舍人里有一个叫李义府的,长孙无忌看他不顺眼,上个报告要把他贬到外地去。报告李治已经批了,就等着宣布命令。

李义府其实算李治的老部下,做太子时就在身旁侍从。这人两个特点:一是有才。《旧唐书》称其‘才思精密’,据说太宗曾现场考他作诗,作出来非常满意,另外历史方面学问也不错。二是面善。本身人长得白白净净,态度又一贯谦虚和蔼,与之交谈如沐春风。

既然是这么一名好同志,怎么会弄到贬官呢?具体细节不是很清楚,但有两点应该起了作用:一个他履历有点问题。最早他是刘洎、马周推荐上来的,刘洎大家知道,原属李泰一党,后来被褚遂良搞倒,算长孙无忌他们政治上的对手。中书舍人这么重要的岗位,不是一条线上来的,早晚要给你挤走。第二李义府人品有问题。这人看起来笑眯眯,但面善心狠、背后特别爱算计人,‘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笑里藏刀’这个成语,说的就是他。这么阴搓搓一个人,放在皇上身边。估计长孙无忌不放心——指不定什么时候,给自己也来上一刀。

大唐史读后感,轻松读史之大唐(2)

笑里藏刀

贬官的消息传到李义府耳朵里,他心急如焚,思前想后,跑去找了一个人:同事王德俭。

本篇修订版,可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分钟神思漫游’

,